-
中欧班列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增长疫情发生以来,国铁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外贸的决策部署,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加强班列开行组织,全力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优先运输国际合作防疫物资,实现中欧班列开行逆势增长,积极为稳外贸抗疫情做贡献。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份,中欧班列总开行数量和去程、回程班列开行列数三项指标,均创单月最高纪录。4月份,中欧班列总开行数量达到979列、运送货物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6%、50%,综合重箱率97.8%。其中,去程589列、5.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5%、68%,重箱率99.9%;回程390列、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29%,重箱率94.7%。今年1至4月份,中欧班列共开行2920列、发送货物2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27%,综合重箱率98%。其中,去程1638列、14.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6%、40%,重箱率99.9%;回程1282列、11.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14%,重箱率95.5%。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开行实现逆势增长。 该负责人强调,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成为疫情防控期间连接中国、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运输纽带,成为特殊时期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与空运、海运相比,中欧班列实行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具有独特优势。疫情发生后,国铁集团全力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加强开行组织,提高保障能力,积极稳定国际供应链。在铁路口岸派驻专门工作组,现场指导口岸站作业,把中欧班列作为日常运输组织的重点,优先装卸、优先挂运、优先交接,保持与沿线各国铁路的密切联系,加强国际合作,与海关部门共同组织便利化通关,确保了战略通道的安全畅通。该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当前,欧洲疫情形势仍比较严峻,当地生活和防疫物资需求比较旺盛,有很多物资选择中欧班列运输。对此,国铁集团高度重视,专门部署将国际合作防疫物资纳入重点保障运输,确保应运尽运。从3月21日首趟搭载出口欧洲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义乌启程以来,至4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发运国际合作防疫物资66万件、3142吨,主要到达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捷克、波兰、匈牙利、荷兰、立陶宛等国家,并以这些国家为节点再分拨到更多欧洲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国际防疫合作。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针对欧洲疫情对班列回程运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强国际联运合作,共同采取稳定中欧班列运输的支持政策,切实保障铁路口岸的运输顺畅,尽可能降低欧洲疫情对中欧班列的影响,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畅通国际防疫物资运输做出积极贡献。来源:(转载)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附件下载
2020-05
02 -
中老铁路项目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项目线路由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磨丁到老挝首都万象,向北连接中国境内玉磨铁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中方企业与老挝国家铁路公司成立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按照中国标准设计、建设、运营。线路全长414公里,单线,电气化,设计速度160公里/小时。2015年11月13日,中老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老两国间铁路基础设施合作开发和中老铁路项目合作协议》。2016年8月24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在老挝完成注册。2016年12月25日,中老铁路在老挝拉勃拉邦举行全线开工仪式,计划2021年12月开通。项目目前正处于全面施工阶段。2019年6月1日,中老铁路全线最长桥梁楠科内河特大桥架梁施工圆满完成。2019年7月13日,孟阿二号隧道顺利贯通。2019年7月28日,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成功合龙。2020年3月27日,中老铁路首根500米长的钢轨在老挝首都万象成功铺设,中老铁路建设进入线上施工关键期。2020年3月31日,中老铁路全线通信信号工程正式开工。2020年4月1日,中老铁路最大跨度桥梁——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主桥实现合龙。2020年4月29日,中老铁路老挝段重点控制工程——空琅村隧道贯通。中老铁路是联通中老两国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泛亚铁路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方便沿线民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区域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快泛亚铁路建设、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施联通、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老铁路楠科内河特大桥墩体成形友谊隧道来源:国铁集团 附件下载
2020-04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