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儿童社交力培养

书      号:9787113310318

丛  书 名:

作      者:周金萍

译      者:

开      本:32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58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针对0-18岁儿童社交能力培养的父母指导手册。书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为父母提供了可以为孩子做的小事,从为孩子创造社交环境,鼓励孩子游戏、运动、旅行等,到帮助孩子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件小事都有故事、有点评、有方法,同时还有当孩子遇到社交难题时该如何处理等,让父母可以轻松了解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边读故事边思考;让孩子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 前言

    当今的孩子天资聪颖,但是家长也应当从小细心培育他们与人、与环境交流的能力,激发和促进他们内在的“社交力”,这将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一帆风顺。
    随着孩子们步入青春期,不少家长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孩子怎么变得这么叛逆?他们为何不愿出门与人交往?为何越来越内向?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家长敞开心扉交流?他们对任何事情似乎都提不起劲,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上进心?还有,为什么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对生活显得如此冷淡?坦白说,这些问题的背后,很可能是孩子们缺乏“社交力”的表现。
    我所强调的“社交力”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培养和锻炼的。然而,最高效的培养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与同龄人的互动,更包括与身边的成年人和外界环境进行积极而深入的交流。
    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学校一名高中生的家长,同时兼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专委会的委员,我有机会深入观察我女儿及周边孩子们的成长。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积极的社交活动对孩子形成稳固的自我感和群体归属感极为关键,而在同龄人中寻找并共同成长是最自然的发展途径。格兰特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一友谊是幸福人生的关键要素。保持与伙伴们良好的关系,对于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一个快乐的童年。因此,家长在指导孩子如何与伙伴们和睦相处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社交能力的过度担忧,有时会产生误解。在公园或游乐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而有些孩子虽然渴望参与,却不知道如何与不熟悉的伙伴交朋友,他们可能会显得害羞、焦虑,甚至有些烦躁。有的孩子遇到熟人会主动打招呼并展露出甜美的笑容,而有的孩子则十分腼腆,即便父母多次催促,也只能轻声地勉强问候。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其他孩子那样善于社交,许多家长便开始焦急,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去建立社交关系。
    实际上,家长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社交”这一概念。狭义上的社交,可能仅仅指的是孩子与他人建立友谊的行为,但广义上的社交能力涉及同理心、价值观,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它关乎我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如何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中的物体进行互动。
    您是否希望孩子更加热情开朗?是否期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无间?想要了解如何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吗?是否想知道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保持顺畅的沟通?那么,您应该阅读这本揭示“隐形情商”培养秘诀的书籍,它能够真诚地指导您在育儿旅程中如沐春风般润物无声。
    这本书是专为0~18岁儿童的家长编写的社交能力培养手册。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特征,提供了众多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如营造有利于社交的环境,鼓励孩子参与游戏、体育活动和旅行,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等。书中不仅分享了真实案例故事,对每个案例进行了点评,还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也提供了当孩子遇到社交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本书强调了除了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外,还提出了与“物”正确交往的观念,即鼓励孩子与动植物交流,与自然和谐相处,帮助他们发现自我价值,从而在科学世界中减轻内在的压力。针对当前孩子们普遍面临的社交痛点,笔者也做了深入分析,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全书分为四个年龄段和五大板块,为不同需求的孩子设计了个性化的“社交力”培养计划。总而言之,本书的宗旨在于帮助父母轻松掌握从小培养孩子“社交力”的方法,促进与孩子的和谐共处,同时提前了解孩子在青春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缓解压力的途径。
  • 目录

    1 轻松养育,为孩子奠定步入社会的基石
    1.1什么是社交力/2
    1.2为孩子培养四种朋友:学友、书友、驴友、仁友 /5
    1.3家长用心陪伴,成就孩子高社交商/9
    1.4运动:培养孩子的“运动社交力”/12
    1.5阅读:培养孩子的“文化社交力”/15
    1.6旅行:培养孩子的“视野社交力”/18
    1.7“非干涉型”教育:帮孩子度过社交低频期21

    2 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从小宝宝做起
    2.1固定的户外活动伙伴;稳定的社交环境,使婴幼儿更欢愉
    :/24
    2.2越早参加户外活动越好: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28
    2.3一起游泳:有助于共同战胜“恐惧情绪”/31

    2.4常去同伴家串门:培养孩子独立相处的能力/35

    2.5一起爬行:充分发挥学习、模仿的作用/38
    2.6一起学走路:磨炼意志,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41
    2.7一起玩沙子: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44
    2.8一同进餐:初步尝试分享,并有利于学说话 /47
    2.9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初步懂得遵守规则 /50
    2.10 亲近动物:培养孩子的亲善性、同理心 /53

    3 让孩子拥有更独立自主的社交空间
    3.1野餐:体验主动分享的乐趣/58
    3.2找小伙伴给孩子过生日:学会当小主人/62
    3.3互相拜访:学会做客的基本礼仪 /65
    3.4一起出游: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71
    3.5自由玩耍:学会帮助他人/75
    3.6自由运动:学会自立、自强 /79
    3.7采摘、爬山:让孩子学会互相鼓励/83
    3.8 参加植树活动:培养劳动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88
    3.9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善心和勇气/91
    3.10去农村体验生活:培养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95

    4 帮助孩子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4.1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大自然、主动帮助他人 /100
    4.2和小伙伴一起劳动:释放压力、开阔胸怀 /104
    4.3 参加学校社团:学会接纳、尊重差异 /107
    4.4参加跳蚤市场:克服害羞和胆小/110
    4.5微信朋友圈里“晒娃”:让孩子体会被关注、认可的感觉 /114
    4.6适当使用电子产品:有利于交友/18
    4.7适度看电视、玩游戏:避免和同伴无话题 121
    4.8远离校外围堵:立刻行动、及时止损/124
    4.9面对孩子的沉默:观察、理解、尊重 /127
    4.10孩子被排挤或排挤别人:找原因、多疏导/ 130

    5 爱要说出口:不可回避的青春期社交痛点
    5.1 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愿意与家长沟通/134
    5.2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谈论“早恋”这个话题/138
    5.3 家长应该怎样帮“易怒型孩子”平和心态/143
    5.4要勇敢对“校园霸凌”说“不”/148
    5.5家长应及时干预“校园软欺凌”事件/154
    5.6很“宅”的孩子对大自然不感兴趣的根源是什么/159
  • 作者介绍

    周金萍,笔名灵山杜鹃,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委会会员,“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关爱留守儿童种爱计划”合作项目项目专员,湖南省作协会员,《少年月刊》专栏点评师。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语文报》,以及《婚姻与家庭》《中华家教》《家庭》《琴童》《家教世界》《学生·家长·社会》《海外文摘》等杂志。
    已出版家庭教育专著《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小学六年,做孩子的成长规划师》。其中,《做距离孩子最近的妈妈》2019年被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推荐为“百部家庭教育指导读物”。
  • 编辑推荐

    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工具。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但现实世界中,孩子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诸多社交问题,不懂礼貌,不懂分享,不爱说话,不合群, 被排挤或霸道无理,等等。同时,社交能力出现问题,会对青春期逆反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轻则不愿与人沟通,沉迷网络,重则自我伤害等。

    那么,如何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以及当孩子出现社交难题时该怎么办,成了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

    这本书则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为父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36个真实的小故事,通俗易懂,让父母感同身受;针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点评,一目了然,让父母知晓正误;方法总结,给予父母切实可行的指导,简洁有效。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