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设置与实操大全(全新升级版)
书 号:9787113262525
丛 书 名:
作 者:张颖
译 者:
开 本:小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99元
-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新颁布的《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财会〔2017〕22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解析176个会计科目的总分类科目以及明细科目的设置,编制284个会计业务核算实例,446幅图表与记账凭证。结合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具体解析会计科目的运用及账务处理。 -
前言
《会计科目设置与实操大全(全图解)》自2015年10月出版之后,多次重印。因涉及工业、商业、房地产、建筑、保险、银行、行政事业单位等行业,具体介绍会计科目设置方法,以图解及案例的形式解析业务处理,会计分录简洁易记,操作方法详细具体,深获读者喜爱。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部分条款,增加会计科目,如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核算方法也与以往不同;另外,根据《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本书部分内容已不符合要求,因此修订再版。
目前,会计准则及制度变化如下:
1.新收入准则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财会〔2017〕22号)(简称“新收入准则”)。在收入时间的认定、交易价格的确定、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会计处理、合同成本的处理、特定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有本质的变化。新收入准则将会影响很多行业的收入确认时点和金额,收入确认的进度可能加快或推迟。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施工、零售、电商、网络游戏、软件、电信、制造业等。
财政部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另外还有《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2018)》《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用指南2018)》《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等。
2.新金融工具准则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主要针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旨在防控金融风险。新修订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同时,将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由“已发生损失法”修改为“预期损失法”,要求考虑金融资产未来预期信用损失情况。
财政部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3.政府会计制度、准则
借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相关规定,2015年以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6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又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制度》构建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财务会计在资产方面,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研发支出等会计科目;在负债方面,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会计科目;在净资产方面,增加累计盈余、权益法调整、无偿调拨净资产等会计科目。预算会计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科目核算。
4.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企业会计科目篇和政府会计科目篇两部分,其中企业会计科目篇根据科目性质分为6章:第1章会计科目概述;第2章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3章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4章所有者权益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5章成本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6章损益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政府会计科目篇共5章:第7章政府会计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8章政府会计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9章政府会计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0章政府会计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1章政府会计费用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2章预算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3章预算支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4章预算结余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
除了以上新增内容,本书对原有内容进行修订,使之与实际业务接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编者《会计科目设置与实操大全(全图解)》自2015年10月出版之后,多次重印。因涉及工业、商业、房地产、建筑、保险、银行、行政事业单位等行业,具体介绍会计科目设置方法,以图解及案例的形式解析业务处理,会计分录简洁易记,操作方法详细具体,深获读者喜爱。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部分条款,增加会计科目,如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等,核算方法也与以往不同;另外,根据《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本书部分内容已不符合要求,因此修订再版。
目前,会计准则及制度变化如下:
1.新收入准则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财会〔2017〕22号)(简称“新收入准则”)。在收入时间的认定、交易价格的确定、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会计处理、合同成本的处理、特定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有本质的变化。新收入准则将会影响很多行业的收入确认时点和金额,收入确认的进度可能加快或推迟。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施工、零售、电商、网络游戏、软件、电信、制造业等。
财政部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另外还有《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2018)》《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用指南2018)》《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等。
2.新金融工具准则
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主要针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旨在防控金融风险。新修订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同时,将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由“已发生损失法”修改为“预期损失法”,要求考虑金融资产未来预期信用损失情况。
财政部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3.政府会计制度、准则
借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相关规定,2015年以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6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又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制度》构建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财务会计在资产方面,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资产、研发支出等会计科目;在负债方面,增加了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会计科目;在净资产方面,增加累计盈余、权益法调整、无偿调拨净资产等会计科目。预算会计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科目核算。
4.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企业会计科目篇和政府会计科目篇两部分,其中企业会计科目篇根据科目性质分为6章:第1章会计科目概述;第2章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3章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4章所有者权益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5章成本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6章损益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政府会计科目篇共5章:第7章政府会计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8章政府会计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9章政府会计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0章政府会计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1章政府会计费用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2章预算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3章预算支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第14章预算结余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
除了以上新增内容,本书对原有内容进行修订,使之与实际业务接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编者 -
目录
目录
上篇 企业会计科目
第1章 会计科目概述 / 002
会计科目的设置 / 002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 003
会计科目设置的方法 / 003
第2章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 / 007
库存现金 / 007
库存现金核算范围 / 007
库存现金科目的设置 / 008
库存现金的日常账务处理 / 008
期末登记现金日记账 / 014
银行存款 / 015
银行存款核算范围 / 015
银行存款科目的设置 / 015
银行存款的日常账务处理 / 016
期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 018
其他货币资金 / 018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 / 018
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设置 / 019
其他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 / 020
交易性金融资产 / 022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范围 / 023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设置 / 023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 024
债权投资 / 029
债权投资入账价格及摊余成本 / 030
债权投资科目的设置 / 031
债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 031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 037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适用范围 / 037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设置 / 038
债权投资减值的账务处理 / 038
其他债权投资 / 041
其他债权投资分类 / 041
其他债权投资账务处理 / 042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04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科目设置 / 044
发行方的账务处理 / 045
投资方的账务处理 / 046
应收票据 / 052
应收票据科目的设置 / 053
应收票据取得的会计处理 / 053
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 055
应收账款 / 057
应收账款科目的设置 / 058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 058
坏账准备 / 059
坏账准备的适用范围 / 059
坏账准备科目的设置 / 060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 060
余额百分比法 / 061
账龄分析法 / 064
销货百分比法 / 064
个别认定法 / 065
合同资产 / 065
合同资产科目的设置 / 066
合同资产的账务处理 / 066
其他应收款 / 068
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设置 / 069
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 069
材料采购 / 070
材料采购科目的设置 / 070
材料采购的账户结构 / 070
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 / 071
在途物资 / 072
在途物资科目的设置 / 073
在途物资的账务处理 / 073
原材料 / 074
原材料科目的设置 / 074
原材料购入的核算 / 075
原材料的发出计价与核算 / 076
原材料发出的汇总核算 / 080
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 081
材料成本差异 / 081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设置 / 082
材料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 082
库存商品 / 086
库存商品的账户结构 / 086
库存商品科目的设置 / 086
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 / 087
开发产品 / 088
开发产品科目的设置 / 089
开发产品增加的核算 / 089
开发产品减少的核算 / 090
商品进销差价 / 092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设置 / 092
商品进销差价的账务处理 / 093
发出商品 / 095
发出商品科目的设置 / 095
发出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 096
委托加工物资 / 097
委托加工物资科目的设置 / 097
发给外单位加工物资的账务处理 / 097
支付加工费、运杂费账务处理 / 098
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物资账务处理 / 098
周转材料 / 099
周转材料科目的设置 / 099
一次转销法账务处理 / 100
五五摊销法账务处理 / 101
存货跌价准备 / 102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设置 / 103
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 103
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 104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 105
长期股权投资 / 107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设置 / 108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 / 108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 / 110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 1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 11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的设置 / 113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账务处理 / 114
投资性房地产 / 115
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设置 / 116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 117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 118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 120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 121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 123
长期应收款 / 124
长期应收款科目的设置 / 125
长期应收款的账务处理 / 125
未实现融资收益 / 128
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设置 / 128
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账务处理 / 129
固定资产 / 134
固定资产确认与分类 / 135
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 / 135
外购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 136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 139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 142
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 / 143
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 145
固定资产的处置 / 145
累计折旧 / 146
累计折旧科目的设置 / 146
累计折旧的适用范围 / 147
累计折旧方法 / 14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15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设置 / 15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减值测试 / 15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 152
固定资产清理 / 153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设置 / 153
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 / 154
在建工程 / 157
在建工程科目的设置 / 157
在建工程的账务处理 / 157
工程物资 / 162
工程物资科目的设置 / 162
工程物资的账务处理 / 163
无形资产 / 165
无形资产科目的设置 / 165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 166
无形资产的处置 / 171
累计摊销 / 174
累计摊销科目的设置 / 175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 / 175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 / 176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176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设置 / 177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账务处理 / 177
长期待摊费用 / 178
长期待摊费用特征与原则 / 178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设置 / 179
长期待摊费用的账务处理 / 179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80
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设置 / 180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 181
待处理财产损溢 / 184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设置 / 184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账务处理 / 184
应收利息 / 186
应收利息科目的设置 / 186
应收利息的账务处理 / 187
应收股利 / 188
应收股利科目的设置 / 188
应收股利的账务处理 / 189
商誉 / 189
商誉科目的设置 / 189
商誉的账务处理 / 19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19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的设置 / 191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账务处理 / 192
存放同业 / 193
存放同业科目的设置 / 193
存放同业的账务处理 / 193
结算备付金 / 194
结算备付金科目的设置 / 194
结算备付金的账务处理 / 194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19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科目的设置 / 19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 196
应收分保账款 / 197
应收分保账款科目的设置 / 197
应收分保账款的账务处理 / 197
贷款 / 199
贷款的分类 / 199
贷款科目的设置 / 200
贷款的账务处理 / 201
贷款损失准备 / 203
贷款损失准备科目的设置 / 203
计提范围和比例 / 204
贷款损失准备的账务处理 / 205
贴现资产 / 206
贴现资产科目的设置 / 206
贴现资产的账务处理 / 207
拆出资金 / 208
什么是拆出资金 / 208
拆出资金科目的设置 / 208
抵债资产 / 208
抵债资产科目的设置 / 209
抵债资产的账务处理 / 209
独立账户资产 / 210
独立账户资产科目的设置 / 210
独立账户资产的账务处理 / 210
临时设施 / 211
临时设施科目的设置 / 211
临时设施的账务处理 / 212
临时设施摊销 / 213
临时设施摊销方法 / 213
临时设施摊销科目的设置 / 214
临时设施摊销的账务处理 / 214
临时设施清理 / 215
临时设施清理科目的设置 / 215
临时设施清理的账务处理 / 215
使用权资产 / 216
使用权资产科目的设置 / 216
使用权资产的账务处理 / 217
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 219
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的设置 / 219
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的账务处理 / 219
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 / 220
融资租赁资产 / 220
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的设置 / 220
融资租赁资产的账务处理 / 221
应收融资租赁款 / 222
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的设置 / 222
应收融资租赁款的账务处理 / 223
第3章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应用 / 225
应付票据 / 225
应付票据科目的设置 / 225
不带息票据的账务处理 / 226
带息票据的账务处理 / 228
应付账款 / 230
应付账款科目的设置 / 230
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 230
合同负债 / 232
合同负债科目的设置 / 233
合同负债的账务处理 / 233
交易性金融负债 / 236
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的设置 / 236
交易性金融负债的账务处理 / 236
应付职工薪酬 / 237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适用范围 / 238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具体运用 / 238
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 / 239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核算 / 242
应交税费 / 242
应交税费明细科目与设置 / 243
增值税账务处理 / 246
消费税账务处理 / 255
城市维护建设税账务处理 / 261
教育费附加账务处理 / 262
土地增值税账务处理 / 263
关税账务处理 / 263
所得税账务处理 / 266
房产税账务处理 / 268
城镇土地使用税账务处理 / 269
资源税账务处理 / 269
短期借款 / 272
短期借款科目的设置 / 272
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 273
长期借款 / 274
长期借款科目的设置 / 275
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 275
其他应付款 / 279
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设置 / 279
其他应付款的账务处理 / 280
应付债券 / 280
应付债券科目的设置 / 280
一般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 28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 283
应付利息 / 285
应付利息科目的设置 / 285
应付利息的账务处理 / 285
应付股利 / 286
应付股利科目的设置 / 286
应付股利的账务处理 / 287
递延收益 / 288
递延收益科目的设置 / 288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 288
长期应付款 / 294
长期应付款科目的设置 / 294
长期应付款的账务处理 / 294
未确认融资费用 / 296
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的设置 / 297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务处理 / 297
预计负债 / 299
预计负债科目的设置 / 299
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 / 300
预计负债的后续计量 / 3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 301
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设置 / 30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务处理 / 302
存入保证金 / 303
存入保证金科目的设置 / 303
存入保证金的账务处理 / 304
拆入资金 / 304
拆入资金科目的设置 / 304
拆入资金科目的账务处理 / 304
向中央银行借款 / 305
向中央银行借款科目的设置 / 305
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账务处理 / 305
吸收存款 / 305
吸收存款科目的设置 / 306
吸收存款的账务处理 / 306
同业存放 / 307
同业存放科目的设置 / 307
同业存放的账务处理 / 307
贴现负债 / 307
贴现负债科目的设置 / 307
贴现负债的账务处理 / 308
应付分保账款 / 309
什么是应付分保账款 / 309
应付分保账款的账务处理 / 310
代理买卖证券款 / 311
代理买卖证券科目的设置 / 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的账务处理 / 311
代理承销证券款 / 313
代理承销证券款科目的设置 / 313
代理承销证券款的账务处理 / 314
代理兑付证券款 / 314
代理兑付证券款科目的设置 / 314
代理兑付证券款的账务处理 / 315
租赁负债 / 316
租赁负债科目的设置 / 316
租赁负债的账务处理 / 316
第4章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 / 319
实收资本 / 319
实收资本科目的具体运用 / 319
接受货币资金投资的核算 / 320
接受实物投资的核算 / 321
接受无形资产投资的核算 / 321
实收资本增加的核算 / 322
实收资本减少的核算 / 322
资本公积 / 323
资本公积的应用范围 / 324
资本公积科目的设置 / 324
资本或股本溢价的核算 / 325
资产评估增值的核算 / 326
接受捐赠资产的核算 / 326
盈余公积 / 327
盈余公积科目的具体运用 / 327
弥补亏损会计处理 / 328
转增资本会计处理 / 329
利润分配 / 329
利润分配科目的设置 / 329
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 330
本年利润 / 332
本年利润科目的设置 / 332
本年利润的账务处理 / 333
库存股 / 335
库存股科目的设置 / 335
库存股的账务处理 / 335
第5章成本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 / 337
生产成本 / 337
生产成本科目的设置 / 337
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 / 338
直接材料费分配方法 / 338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方法 / 340
开发成本 / 342
开发成本科目的设置 / 342
开发成本的账务处理 / 344
制造费用 / 346
制造费用科目的设置 / 346
制造费用的归集 / 347
制造费用的分配 / 348
劳务成本 / 349
劳务成本科目的设置 / 349
劳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 350
研发支出 / 354
研发支出科目的设置 / 354
研发支出的账务处理 / 354
合同履约成本 / 356
合同履约成本科目的设置 / 356
合同履约成本的账务处理 / 357
合同结算 / 359
合同结算科目的设置 / 359
合同结算的账务处理 / 359
合同取得成本 / 362
合同取得成本账户 / 362
合同取得成本账务处理 / 362
应收退货成本 / 363
应收退货成本科目的设置 / 363
应收退货成本账务处理 / 364
机械作业 / 365
机械作业科目的设置 / 365
机械作业的账务处理 / 366
第6章损益类科目的设置与具体运用 / 368
主营业务收入 / 368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设置 / 368
主营业务收入的应用范围 / 369
一般商品销售会计处理 / 369
商业折扣会计处理 / 370
其他业务收入 / 372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设置 / 372
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 372
管理费用 / 373
管理费用科目的设置 / 374
管理费用的账务处理 / 375
销售费用 / 376
销售费用科目的设置 / 377
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 / 379
财务费用 / 379
财务费用科目的设置 / 379
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 38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8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设置 / 38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账务处理 / 382
营业外收入 / 385
营业外收入的应用范围 / 385
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设置 / 386
营业外收入的账务处理 / 387
营业外支出 / 388
营业外支出科目的设置 / 388
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 / 389
主营业务成本 / 390
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设置 / 390
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 391
其他业务成本 / 392
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设置 / 393
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 393
税金及附加 / 394
税金及附加科目的设置 / 394
税金及附加的应用范围 / 395
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 / 396
资产减值损失 / 398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设置 / 398
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 399
信用减值损失 / 400
信用减值损失科目的设置 / 400
信用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 401
所得税费用 / 402
所得税税率 / 403
所得税费用科目的设置 / 404
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 404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406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设置 / 406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账务处理 / 406
其他综合收益 / 408
其他综合收益的来源 / 408
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的设置 / 409
其他综合收益的账务处理 / 409
其他收益 / 410
其他收益科目的设置 / 410
其他收益的账务处理 / 411
资产处置损益 / 413
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设置 / 413
资产处置损益的账务处理 / 414
租赁收入 / 415
租赁收入科目的设置 / 416
租赁收入的账务处理 / 416
下篇政府会计科目
第7章政府资产类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 / 425
库存现金 / 425
库存现金科目的设置 / 425
库存现金主要账务处理 / 425
银行存款 / 427
银行存款科目的设置 / 428
银行存款主要账务处理 / 428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429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设置 / 430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主要账务处理 / 430
财政应返还额度 / 432
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设置 / 432
财政应返还额度主要账务处理 / 433
应收账款 / 434
应收账款科目的设置 / 434
应收账款主要账务处理 / 434
坏账准备 / 435
坏账准备科目的设置 / 435
坏账准备主要账务处理 / 436
库存物品 / 438
库存物品科目的设置 / 438
库存物品主要账务处理 / 439
短期投资 / 440
短期投资科目的设置 / 440
短期投资主要账务处理 / 440
长期债券投资 / 442
长期债券投资科目的设置 / 442
长期债券投资主要账务处理 / 442
长期股权投资 / 444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设置 / 444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 445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 446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 447
固定资产 / 448
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 / 448
固定资产主要账务处理 / 448
政府储备物资 / 449
政府储备物资科目的设置 / 450
政府储备物资主要账务处理 / 450
公共基础设施 / 452
公共基础设施科目的设置 / 452
公共基础设施主要账务处理 / 453
公共基础设施折旧 / 454
文物文化资产 / 454
文物文化资产科目的设置 / 454
文物文化资产主要账务处理 / 455
保障性住房 / 456
保障性住房科目的设置 / 456
保障性住房主要账务处理 / 456
受托代理资产 / 457
受托代理资产科目的设置 / 457
受托代理资产主要账务处理 / 458
第8章政府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运用 / 460
短期借款 / 460
短期借款科目的设置 / 460
短期借款主要账务处理 / 461
应交增值税 / 462
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设置 / 462
应交增值税主要账务处理 / 463
其他应交税费 / 466
其他应交税费科目的设置 / 466
其他应交税费主要账务处理 / 467
应缴财政款 / 469
应缴财政款科目的设置 / 469
应缴财政款主要账务处理 / 469
第9章政府收入类科目设置与运用 / 471
财政拨款收入 / 471
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设置 / 472
财政拨款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72
事业收入 / 473
事业收入科目的设置 / 473
事业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74
上级补助收入 / 475
上级补助收入科目的设置 / 476
上级补助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76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477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设置 / 477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78
其他收入 / 478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设置 / 479
其他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79
经营收入 / 480
经营收入的应用范围 / 480
经营收入科目的设置 / 481
经营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81
第10章政府费用类科目设置与运用 / 483
业务活动费用 / 483
业务活动费用科目的设置 / 483
业务活动费用主要账务处理 / 484
单位管理费用 / 485
单位管理费用科目的设置 / 485
单位管理费用主要账务处理 / 486
经营费用 / 486
经营费用科目的设置 / 486
经营费用主要账务处理 / 487
所得税费用 / 488
所得税费用科目的设置 / 488
所得税费用主要账务处理 / 488
其他费用 / 489
其他费用科目的设置 / 489
其他费用主要账务处理 / 490
第11章政府净资产类科目设置与运用 / 491
本期盈余 / 491
本期盈余科目的设置 / 491
本期盈余主要账务处理 / 491
本年盈余分配 / 493
本年盈余分配科目的设置 / 493
本年盈余分配主要账务处理 / 494
第12章政府预算收入类科目设置与运用 / 495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 495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的设置 / 495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96
事业预算收入 / 497
事业预算收入科目的设置 / 498
事业预算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498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 / 499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科目的设置 / 499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500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 / 500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科目的设置 / 501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501
经营预算收入 / 501
经营预算收入科目的设置 / 502
经营预算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502
其他预算收入 / 502
其他预算收入科目的设置 / 503
其他预算收入主要账务处理 / 503
第13章政府预算支出类科目设置与运用 / 505
行政支出 / 505
行政支出科目的设置 / 505
行政支出主要账务处理 / 506
事业支出 / 507
事业支出科目的设置 / 508
事业支出主要账务处理 / 508
经营支出 / 510
经营支出科目的具体运用 / 510
经营支出主要账务处理 / 511
上缴上级支出 / 512
上缴上级支出科目的设置 / 512
上缴上级支出主要账务处理 / 512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513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的设置 / 513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主要账务处理 / 514
其他支出 / 514
其他支出科目的设置 / 515
其他支出主要账务处理 / 515
第14章政府预算结转结余类科目设置与运用 / 517
财政拨款结转 / 517
财政拨款结转科目的设置 / 517
财政拨款结转主要账务处理 / 518
财政拨款结余 / 520
财政拨款结余科目的设置 / 520
财政拨款结余主要账务处理 / 520
非财政拨款结转 / 521
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的设置 / 522
非财政拨款结转主要账务处理 / 522
非财政拨款结余 / 525
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的设置 / 526
非财政拨款结余主要账务处理 / 526
资金结存 / 527
资金结存科目的设置 / 527
资金结存主要账务处理 / 528
参 考 文 献 -
作者介绍
张颖,财务会计专业,高级会计师。任职于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经验。出版多部会计类图书,在我社出版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真账实操全图解》《会计科目设置与实操大全(图解版)》《财务公式运用大全:不可不知的180个公式(图解版)》等。 -
编辑推荐
简洁解析176个科目企业会计科目和政府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应用,涉及建筑施工、房地产、商业、制造业、酒店、餐饮、外贸、金融、保险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以日常业务为蓝本,结合准则和税法诠解账务处理。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