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做管理会计
书 号:9787113267506
丛 书 名:
作 者:邵永为,许建德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55元
-
内容简介
近年来,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会计界的新宠,为了帮助更多的会计朋友了解管理会计的思维方式,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初步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管理会计的入门读物。
本书清晰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共十章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基础概念、预测与决策、管理与评价和发展前沿。本书的特色是将理论、方法和案例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管理会计的分析决策功能,每一章节的最后都有具体的案例解析,使前述的理论知识在案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相统一。
本书适合从事会计工作,或者学习会计专业的人士阅读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初步学习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念和各类工具的初步运用。 -
前言
清晰界定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
融会贯通各大税种的全新规定
财务数据指引解读企业运营
聚焦职责岗位,解决实务问题 -
目录
近年来,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热潮”正在逐步形成,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进入“最佳机遇期”;而且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带来的商业活动新业态、管理新模式以及价值创造新需求,使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财务转型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管理会计成为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财务转型的强烈需求下,更多的会计人员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迷茫。转型,要怎么转?管理会计,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把自己的这些思考记录下来,形成了本书,希望能够为管理会计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总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紧扣“管理”和“会计”两个维度
管理会计从“管理”和“会计”两个维度出发,有效地将管理问题通过会计数据和分析进行展示,同时又将会计问题以管理的多元化视角进行呈现,充分体现了企业各个职能之间需要进行充分合作和协同,以全面的思维解决企业问题的重要性。这对于现在学习会计的读者和企业从事会计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财务核算、熟悉税务业务,还需要熟练掌握管理会计来对企业经营和管理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竞争力,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型人才。
二、着眼于运用和解决实务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管理会计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我们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请教了相关的会计实务界工作者,在各部分内容中均配备了丰富的案例示范,期待能帮助会计人员从业务层面加深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理解,精准把握管理会计的实质和精髓,熟练掌握和运用常见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与许多管理会计著作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要用管理思维思考会计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惯常的会计思维,要用会计方法解决管理问题,而不是就会计论会计。
三、立足于提升会计人员“分析、决策、管理”的能力
毋庸置疑,管理会计是会计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通过纷繁芜杂的经济和商业现象,寻找到正确的规律和方法,并有效地应用到企业中去,是广大会计人员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会计职业教育应当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积极接纳管理会计,努力学好管理会计,充分用好管理会计,这不仅要求会计职能进行充分地转变,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持续拓展自身的能力水平。会计人员必须“长分析、懂决策、会管理”,有效地利用管理会计各项工具和技能,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服务和财务决策。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够真正实现在职场的价值提升。
四、致力于引领管理会计学习者从入门走向精通
关于本书的读者对象,首先,是各类会计人员,尤其是希望自己未来的专业生涯能有所发展的会计人员;其次,是企业里的各类管理人员,管理会计要解决的是管理问题,各类管理人员都需要了解会计可以帮助其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最后,是在校的会计专业和管理专业的读者。本书介绍了各种管理会计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这些读者更快地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运用管理会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以及相关专家的观点,并加以借鉴,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乃至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作者介绍
第 1 章 管理会计入门——你需要了解的管理会计
1.1 管理会计定义 …………………………………………………………… 2
1.2 管理会计的职能 ………………………………………………………… 2
1.3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3
1.3.1 管理会计的萌芽期 ………………………………………………… 4
1.3.2 管理会计的形成期 ………………………………………………… 4
1.3.3 管理会计的发展期 ………………………………………………… 5
1.4 管理会计的内容和目标 ………………………………………………… 6
1.4.1 管理会计的内容 …………………………………………………… 6
1.4.2 管理会计的目标 …………………………………………………… 7
1.5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 8
1.5.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 8
1.5.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 9
第 2 章 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1 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与发展 …………………………………………… 12
2.2 会计师为什么需要参与企业战略规划 ………………………………… 14
2.3 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职责 …………………………………… 15
2.4 战略管理与经济绩效之间的一般考虑 ………………………………… 16
2.5 行业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16
2.5.1 企业现有竞争格局决定企业当前经济绩效 ……………………… 17
2.5.2 企业未来竞争格局决定企业未来绩效 …………………………… 19
2.5.3 替代品的威胁 ……………………………………………………… 20
2.5.4 大客户好还是小客户好 …………………………………………… 22
2.5.5 供应商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 …………………………………… 23
2.6 案例解析 ………………………………………………………………… 24
第 3 章 预算管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1 预算管理的概念 ………………………………………………………… 28
3.2 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 28
3.2.1 经营预算 …………………………………………………………… 28
3.2.2 专门决策预算 ……………………………………………………… 29
3.2.3 财务预算 …………………………………………………………… 29
3.3 预算的编制 ……………………………………………………………… 30
3.3.1 以销定产下预算编制的逻辑顺序 ………………………………… 30
3.3.2 经营预算中各个子预算的编制要点 ……………………………… 30
3.4 预算类型 ………………………………………………………………… 32
3.4.1 固定预算 …………………………………………………………… 32
3.4.2 弹性预算 …………………………………………………………… 35
3.4.3 零基预算 …………………………………………………………… 35
3.4.4 滚动预算 …………………………………………………………… 37
3.4.5 作业预算 …………………………………………………………… 38
第 4 章 成本管理——层层分解,贯穿始终
4.1 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 41
4.1.1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 41
4.1.2 成本按性态分类 …………………………………………………… 42
4.1.3 其他成本概念及分类 ……………………………………………… 50
4.1.4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 52
4.2 成本管理的框架 ………………………………………………………… 53
4.2.1 成本管理的含义 …………………………………………………… 53
4.2.2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 53
4.2.3 成本管理的基本工具及其应用 …………………………………… 54
4.2.4 成本管理的应用环境 ……………………………………………… 54
4.2.5 成本管理工具方法的应用程序 …………………………………… 54
4.3 目标成本法 ……………………………………………………………… 54
4.3.1 目标成本法的含义 ………………………………………………… 54
4.3.2 目标成本法的应用程序 …………………………………………… 55
4.3.4 目标成本法的优缺点 ……………………………………………… 55
4.4 标准成本法 ……………………………………………………………… 55
4.4.1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 ………………………………………………… 55
4.4.2 标准成本法的应用程序 …………………………………………… 56
4.4.3 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 ……………………………………………… 56
4.4.4 标准成本的制定 …………………………………………………… 56
4.5 变动成本法 ……………………………………………………………… 62
4.5.1 变动成本法的含义 ………………………………………………… 62
4.5.2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 62
4.6 作业成本法 ……………………………………………………………… 62
4.6.1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 62
4.6.2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 63
4.6.3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程序 ……………………………………… 65
4.7 案例解析 ………………………………………………………………… 66
第 5 章 本量利分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5.1 本量利分析 ……………………………………………………………… 72
5.1.1 本量利分析概述 …………………………………………………… 72
5.1.2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 73
5.1.3 本量利基本公式 …………………………………………………… 74
5.2 盈亏临界点与目标经营净利润 ………………………………………… 75
5.2.1 盈亏临界点 ………………………………………………………… 75
5.2.2 目标经营净利润 …………………………………………………… 77
5.3 敏感性分析 ……………………………………………………………… 79
5.4 边际分析 ………………………………………………………………… 85
5.4.1 边际分析的概念 …………………………………………………… 85
5.4.2 边际分析的表现形式 ……………………………………………… 85
5.4.3 安全边际 …………………………………………………………… 87
5.5 案例解析 ………………………………………………………………… 88
第 6 章 经营预测——独具慧眼,深谋远虑
6.1 经营预测分析概述 ……………………………………………………… 90
6.1.1 预测分析的概念 …………………………………………………… 90
6.1.2 预测分析的程序 …………………………………………………… 90
6.1.3 预测分析的方法 …………………………………………………… 91
6.1.4 经营预测分析的主要内容 ………………………………………… 91
6.2 销售预测 ………………………………………………………………… 92
6.2.1 销售预测的定义 …………………………………………………… 92
6.2.2 影响销售预测的因素 ……………………………………………… 92
6.2.3 销售的定性预测 …………………………………………………… 92
6.2.4 销售的定量预测 …………………………………………………… 93
6.2.5 两种预测分析法的比较 …………………………………………… 97
6.3 成本预测 ………………………………………………………………… 97
6.3.1 成本预测的定义 …………………………………………………… 97
6.3.2 成本预测的程序 …………………………………………………… 97
6.3.3 成本预测的方法 …………………………………………………… 98
6.4 利润预测 ………………………………………………………………… 98
6.4.1 利润预测的定义 …………………………………………………… 98
6.4.2 利润预测的意义 …………………………………………………… 99
6.4.3 目标利润的预测步骤 ……………………………………………… 99
6.4.4 利润预测方法 ……………………………………………………… 99
6.5 案例解析 ………………………………………………………………… 102
第 7 章 经营决策——权衡利弊,能谋善断
7.1 决策分析概述 …………………………………………………………… 104
7.2 生产决策 ………………………………………………………………… 104
7.2.1 新产品投产的决策分析 …………………………………………… 104
7.2.2 是否停产或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分析 …………………………… 105
7.2.3 产品是否转产的决策分析 ………………………………………… 106
7.2.4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 106
7.2.5 是直接出售半成品,还是进一步加工半成品的决策 …………… 106
7.2.6 是否进一步加工联产品的决策分析 ……………………………… 106
7.2.7 是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 107
7.2.8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分析 …………………………………… 108
7.2.9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产品最优组合决策 …………………………… 108
7.3 定价决策 ………………………………………………………………… 109
7.3.1 影响定价的因素 …………………………………………………… 109
7.3.2 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原理 ………………………………………… 110
7.3.3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 112
7.3.4 其他定价策略 ……………………………………………………… 113
7.4 存货决策 ………………………………………………………………… 115
7.4.1 存货决策的目标 …………………………………………………… 115
7.4.2 存货决策的有关成本 ……………………………………………… 115
7.4.3 存货决策模型 ……………………………………………………… 117
7.5 案例解析 ………………………………………………………………… 122
第 8 章 绩效管理与评价——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8.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133
8.1.1 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含义 …………………………………………… 133
8.1.2 制订以关键绩效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计划 ………………………… 133
8.1.3 关键绩效指标法的优缺点 ………………………………………… 137
8.2 经济增加值法 …………………………………………………………… 137
8.2.1 经济增加值法的含义 ……………………………………………… 137
8.2.2 经济增加值法的应用程序 ………………………………………… 138
8.2.3 经济增加值法的优缺点 …………………………………………… 141
8.3 平衡计分卡法 …………………………………………………………… 141
8.3.1 平衡计分卡的含义 ………………………………………………… 141
8.3.2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程序 …………………………………………… 143
8.3.3 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 ……………………………………………… 145
8.4 案例解析 ………………………………………………………………… 146
第 9 章 责任会计——权责分明,奖惩合理
9.1 责任会计概述 …………………………………………………………… 150
9.1.1 责任会计与分权管理模式 ………………………………………… 150
9.1.2 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 ……………………………………………… 151
9.1.3 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 ……………………………………………… 153
9.2 责任中心的类型 ………………………………………………………… 154
9.2.1 成本中心 …………………………………………………………… 154
9.2.2 利润中心 …………………………………………………………… 155
9.2.3 投资中心 …………………………………………………………… 155
9.3 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 156
9.3.1 成本中心 …………………………………………………………… 156
9.3.2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 157
9.4 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 …………………………………………………… 158
9.4.1 利润中心 …………………………………………………………… 158
9.4.2 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 159
9.4.3 部门利润的计算 …………………………………………………… 160
9.5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 160
9.5.1 投资中心 …………………………………………………………… 160
9.5.2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 160
9.6 案例解析 ………………………………………………………………… 163
第 10 章 管理会计的未来——渐入佳境,不可限量
10.1 管理会计发展的驱动力 ……………………………………………… 167
10.1.1 价值量……………………………………………………………… 167
10.1.2 信息化……………………………………………………………… 168
10.1.3 智能化……………………………………………………………… 168
10.1.4 全球化……………………………………………………………… 169
10.1.5 新常态……………………………………………………………… 170
10.2 管理会计的未来趋势…………………………………………………… 170
10.2.1 从关注结果到重视过程…………………………………………… 170
10.2.2 从“书写历史”到“塑造未来” ………………………………… 171
10.2.3 从依赖人工到依靠技术…………………………………………… 171
10.2.4 从聚焦内部到统筹内外…………………………………………… 172
10.2.5 从规范制度到注重发现…………………………………………… 172
10.3 会计会消失,还是会计师的岗位会消失……………………………… 173
10.4 会计师未来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174
10.5 管理会计实践的法则和会计师的软技能……………………………… 175
10.6 管理会计为什么“火”起来了? ……………………………………… 178
10.6.1 政府的强大推动力………………………………………………… 178
10.6.2 管理会计本身的巨大价值………………………………………… 178
10.6.3 我国现实上对管理会计的需求…………………………………… 178
10.7 管理会计四大体系……………………………………………………… 179
10.8 人工智能对未来会计的影响 ………………………………………… 180
10.8.1 人工智能对未来会计的积极影响 ……………………………… 180
10.8.2 人工智能对未来会计的消极影响 ……………………………… 180
10.8.3 会计应对人工智能的建议 ……………………………………… 181 -
编辑推荐
清晰界定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
融会贯通各大税种的全新规定
财务数据指引解读企业运营
聚焦职责岗位,解决实务问题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