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itImage.title$
$itImage.title$

明智家长们必懂的500个孩子心理学常识(3~8岁)

书      号:9787113253707

丛  书 名:

作      者:汇智书源

译      者:

开      本:小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9

  • 内容简介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这与父母的教
    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本书从孩子的各个方面出发,结合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典
    型问题,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
    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要想孩子拥有完美的性格,
    家长就必须学点儿童心理学,对孩子多加引导,帮助孩子发挥性格优势,弥补
    性格缺陷。
    本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家长们了解和解决孩子的心
    理问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前言

    在我们的认知中,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纯洁而美丽的,他们拥有甜美的笑
    容、稚嫩的嗓音、活泼的身影……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一切都变
    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可理喻”,变得越来越难“对付”。尽管父母一直在
    孩子身边,陪着孩子成长,但真正能够读懂孩子的却寥寥无几。
    为何父母很难读懂孩子?他们的小脑袋瓜里究竟在想什么?
    其实,不是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口婆心,而是因为父母不懂他们的心理需
    要。孩子心理上的对峙就表现为行动上的抗拒,即便是你软硬兼施,如果不
    能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永远得不到他们的真正认同,再好的理念、想法
    也没有用,花再多的钱、说再多的话也是白费。
    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
    你必须了解孩子那些看起来奇怪的心理,才能够从根本上打开那扇沟通
    的门,让孩子接受你的教育改造。其实,我们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
    育实际上就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
    育效果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孩子们正常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孩子调
    皮过了头;有些孩子成了小霸王;有些孩子出现怪异行为……这都是孩子的
    心理出现了问题,而且有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伤害也远远超过我们的
    预测。
    因此,父母应该知晓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的成因、伤害程度等。这
    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以及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原
    因。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健康成长。
    《明智家长们必懂的500 个孩子心理学常识(3~8 岁)》通过对孩子常见
    的言行进行深入剖析,详细分析了孩子这些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上的原
    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指导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并引导孩
    子去纠正。
    全书分为三篇,首先带家长入门,对孩子心理进行简单了解,然后帮助
    父母进行实战以及经验指导。在体例上设置了三大版块。第一个版块为案例
    部分,引出孩子的不良行为,具有引导情境的作用;第二个版块为解读心理
    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孩子某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第三个版块为
    儿童心理专家经验指导,涵盖心理专家提供的许多宝贵建议。
    本书介绍了大量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寓深刻于浅显,让所有的父母
    都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另外,书中精选了大量真实的生活案例,以给
    父母提供更具体的参考。汇聚种种,本书旨在让所有的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
    孩子,更轻松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使亲子关系更融洽,让读者的家庭生活
    更美满。
    为了给读者更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本书添加了二维码以供读者阅读更多
    内容,使读者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吸收知识。
    最后,祝愿所有的父母和孩子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幸福和快乐!
    编 者
    2018 年8 月
  • 目录

    入门篇
    第一章 做最明智的家长——爱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一、确定孩子的性格类型:因材施教 / 3
    二、熟悉孩子的常见心理:有的放矢 / 5
    三、父母不可不知的“潮湿的水泥期”/ 8
    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空间:适度关注 / 9
    五、尊重孩子的安全边际:平等原则 / 11
    六、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细心原则 / 13
    第二章 从不理解到知道怎么办——父母不苦恼的
    心理学常识
    一、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听话:禁果效应 / 16
    二、孩子为什么不耐烦:超限效应 / 17
    三、孩子为什么爱说谎:心理畸变 / 19
    四、孩子为什么不专注:过多干涉 / 21
    五、孩子为什么喜欢搞破坏:探索与发现 / 22
    六、孩子为什么喜欢重复:学习的最好方式 / 24
    第三章 言为心声——孩子那样说,父母这样听
    一、“我就是要那个!”:警惕孩子的占有欲 / 28
    二、“妈妈,我做了一个有趣的梦!”:孩子渴望沟通 / 30
    三、“不用你们帮,我自己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 31
    四、“妈妈,抱抱!”:拒绝孩子的依赖心理 / 33
    五、“妈妈,你不要走!”:警惕孩子的分离性焦虑 / 35
    六、“妈妈,你太霸道了”:请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 37
    第四章 孩子有怪行——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一、生人面前不说话:社交恐惧在作祟 / 41
    二、不敢尝试第一次:极度缺乏自信心 / 43
    三、奇怪的恋物癖:他在寻求情感寄托 / 45
    四、大声尖叫情绪失控:他渴望你更多的关注 / 46
    五、喜欢虐待小动物:找准心理原因培养爱心 / 48
    六、坐不住的他:不可忽视的多动障碍 / 50
    第五章 正确解读信号——小嘴里有大乾坤
    一、水杯不是我打碎的:正确处理孩子的防御性撒谎 / 54
    二、小顽童爱说大人话:小心孩子童心早失 / 56
    三、出口成脏:孩子的心理要“清污”/ 57
    四、就是要顶嘴:独立期孩子的逆反 / 59
    五、孩子爱吹牛: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 61
    六、爱说狠话:他有一颗无法摆平的心 / 63
    第六章 “雕刻”孩子有技巧——善用心理学法则培养
    孩子
    一、狐狸法则:爱他,就让他独立 / 67
    二、蝴蝶效应: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入手 / 69
    三、鱼缸法则: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 71
    四、洛克定律:有专一的目标,才有专注的行动 / 73
    五、甘地夫人法则:“挫折教育”必不可少 / 74
    六、标签效应:请给孩子贴上积极正向的标签 / 76
    实战篇
    第七章 孩子“胆小”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
    畏缩心理
    一、不想去幼儿园:是害怕分离还是缺乏安全感 / 81
    二、一考试就怯场:詹森效应造成的怪现象 / 82
    三、紧张时就会吃手:他的心中很不安 / 84
    四、害怕一个人去洗手间:刺激型胆小 / 86
    五、一见水就怕:不敢尝试的畏缩心理 / 88
    六、一出门就退缩:警惕孩子退缩性行为 / 89
    第八章 孩子易怒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暴力
    心理
    一、不让玩就打人:正确疏导孩子的焦虑 / 93
    二、喜欢欺负小朋友:孩子的敌意型攻击要纠正 / 94
    三、不给买就哭个不停:如何应对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哭闹 / 96
    四、我就不,我就不:孩子的倔强心理要理解 / 98
    五、我骂人是因为他随便碰我:教孩子正确处理与他人的
    摩擦 / 100
    六、热衷于攻击性战斗游戏:合理引导孩子宣泄情绪 / 101
    第九章 孩子难缠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任性
    心理
    一、穿衣爱磨蹭:纠正孩子的拖延症 / 105
    二、做事三分钟热度: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106
    三、家有“马大哈”:让粗心、马虎的孩子细心点儿 / 108
    四、就是不起床:纠正孩子赖床的坏习惯 / 110
    五、孩子是个“冒失鬼”:这样让“冒失”的孩子慢下来 / 111
    六、做事敷衍:孩子缺乏责任心 / 113
    第十章 孩子霸道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自私
    心理
    一、不给我,我就抢:纠正“儿童独占症”/ 116
    二、我就是要看动画片:令人头疼的第二“反抗期”/ 117
    三、就是不给你吃: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 119
    四、这不是我的错:引导孩子勇于承认错误 / 120
    五、家有超级“小霸王”:消灭孩子的“放纵溺爱型”霸道
    行为 / 122
    第十一章 孩子不自信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
    自卑心理
    一、容易自暴自弃:如何引导孩子走出习得性自暴自弃 / 125
    二、上课不敢举手:胆小型自卑心理 / 126
    三、总是说“我不行”:孩子的自我不认同心理 / 128
    四、总是掩饰自己的缺点:“甜柠檬效应”帮助孩子提高自信 / 130
    五、一受批评就自卑:小心孩子在批评中失去自信 / 131
    六、总是嫌自己胖:帮孩子远离缺陷型自卑心理 / 133
    第十二章 孩子孤僻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
    自闭心理
    一、捣乱分子:孩子的捣乱行为要合理引导 / 137
    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警惕孩子的自闭型孤僻 / 139
    三、一个人的世界:独生子女的孤僻症 / 141
    四、担心别人说她的坏话:怎样应对猜疑型的孩子 / 142
    五、我不和幼稚的小伙伴玩:巧妙克服孩子的狂傲心理 / 144
    第十三章 孩子淘气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
    逆反心理
    一、墙壁是他的涂画板:孩子为什么喜欢涂鸦 / 148
    二、爱玩脏东西:孩子独特的创造力与感知力 / 150
    三、爱拆东西:孩子的探索心理要呵护 / 152
    四、孩子的超级模仿秀:他正在实践中学习 / 154
    五、喜欢往高处爬:正确认识孩子的“攀高心理”/ 155
    六、喜欢上蹿下跳:别盲目扼杀孩子的好动因子 / 157
    第十四章 孩子好胜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
    嫉妒心理
    一、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引导孩子走出酸葡萄心理 / 161
    二、我的妈妈不许抱别人:霸道型嫉妒不可有 / 163
    三、有了妹妹,妈妈不疼我了:孩子爱吃醋,怎么办 / 164
    四、我必须要得第一:孩子的好胜心需要正确引导 / 166
    第十五章 孩子娇气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处理
    依赖心理
    一、承受不住批评:易碎的“蛋壳”心理 / 170
    二、不能受半点委屈:孩子的耐挫力要提高 / 172
    三、遇到困难就哭:溺爱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坚强 / 173
    四、输了就哭:孩子需要经历更多的风雨 / 175
    五、别人一碰就哭:正确引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 / 178
    六、从来不自己洗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 180
    第十六章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心理学教父母
    因势利导
    一、兴趣心理:让孩子爱上学习 / 184
    二、成就动机: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 / 186
    三、椰壳效应:用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提高他的成绩 / 187
    四、罗森塔尔效应:用积极的期望激励孩子 / 189
    五、感官协同效应:教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 190
    六、德西效应:避免不当的奖励机制削减孩子的学习兴趣 / 193
    七、高原现象:有效克服学习中的停滞不前 / 195
    八、7±2法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适量 / 197
    经验指导篇
    第十七章 “坏孩子”父母造——父母不可不知的心理
    教育误区
    一、父母过于溺爱,造成孩子的任性 / 202
    二、父母常开“空头支票”,让孩子习惯撒谎 / 204
    三、父母常吵架,导致孩子心理畸变 / 206
    四、父母使用冷暴力,小心孩子患上心理疾病 / 207
    五、父母期望过高,孩子容易在高压力下自我否定 / 209
    六、父母爱唠叨,违反了超限效应 / 210
    第十八章 明星也是人——教育专家讲讲明星父母
    育儿那些事儿
    一、林志颖 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 / 214
    二、王艳 不强求孩子听大人的:换位思考 / 215
    三、黄磊 共同树立家长权威:立场一致 / 217
    四、贾静雯 发现女儿的潜台词:体谅 / 218
    五、吴镇宇 严父如山,大爱无言:恩威并施 / 220
    六、曹格 慈爸如水,温柔相待:耐心 / 222
    七、张亮 和天天是好哥们:沟通 / 223
  • 作者介绍

    社科类图书品牌,始于2008年,汇集许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构建一流图书创作团队,致力于口才、心理、投资、金融、管理等方向的图书创作。经过多年的出版策划和图书创作方面的经验积累,依托自身强大的创作实力,已经出版了大量精品图书,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大量儿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寓深刻于浅显,让所有的父母
    都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另外,书中精选了大量真实的生活案例,以给
    父母提供更具体的参考。
    本书旨在让所有的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
    孩子,更轻松地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使亲子关系更融洽,让读者的家庭生活
    更美满。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