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书 号:9787113134402
丛 书 名: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 者:姚琳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8元
-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0章,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基础、文字处理Word2007、Excel2007的使用、PowerPoint2007的使用、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应用等。本书的后4章对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基础知识部分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对于考级的人员很有参考价值。 -
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与科学教育体系第一层次中的第一门课程。它承担着中学与大学计算机信息教育承上启下和为大学计算机教育奠定基础的任务。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同时,通过与课程配套的上机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本课程属于入门性质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书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经验编写而成。本书组织结构合理、内容新颖、实践性强,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实用性。主教材的作用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实验教材通过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主线清晰、重点明确、内容恰当、概念通俗、表述简洁、举例适当等特点。全书共分10章,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 Windows XP基础、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7、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7、第5章 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07、第6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第7章 程序设计基础、第8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第9章 软件工程概论和第10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本书的后4章对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基础知识部分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对于考级的人员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由姚琳任主编、张琦任副主编,其中第1章和第5章由顾鸿虹编写;第2章和第9章由姚琳编写;第3章和第7章由张琦编写;第4章和第10章由顾玲芳编写;第6章和第8章由黄宝贞编写。
由于本书涉及计算机的多方面知识,加上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疏漏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6月 -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1.1 计算机概述 1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
1.1.2 计算机的特点 3
1.1.3 计算机的分类 4
1.1.4 计算机的应用 6
1.2 计算机系统组成 7
1.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8
1.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8
1.2.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0
1.2.4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0
1.3 计算机中的数据 14
1.3.1 数制的基本概念 14
1.3.2 数制转换 15
1.3.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17
1.3.4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 17
1.4 计算机安全 18
1.4.1 计算机病毒 18
1.4.2 网络黑客 20
1.4.3 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防范 20
习题 21
第2章 Windows XP基础 22
2.1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简介 22
2.2 Windows XP界面基本元素和基本操作 25
2.2.1 鼠标操作 25
2.2.2 Windows XP窗口 26
2.2.3 菜单栏和菜单 27
2.2.4 工具栏 28
2.2.5 对话框 29
2.3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 31
2.3.1 Windows XP的启动 31
2.3.2 Windows XP的退出 31
2.4 Windows XP桌面 32
2.4.1 “开始”按钮和“开始”菜单 33
2.4.2 任务栏 34
2.5 在Windows XP环境运行程序 35
2.5.1 快捷方式 35
2.5.2 运行应用程序 37
2.6 Windows XP的文件管理 39
2.6.1 文件和文件名 39
2.6.2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41
2.7 资源管理器及“我的电脑” 44
2.7.1 资源管理器及其启动 44
2.7.2 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44
2.8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48
2.8.1 新建文件夹和文档 48
2.8.2 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 49
2.8.3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 49
2.8.4 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 51
2.8.5 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 52
2.8.6 观察和修改文件和文件夹属性 52
2.9 回收站及其使用 54
2.9.1 设置回收站属性 54
2.9.2 回收站的使用 54
习题 55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7 56
3.1 Word 2007概述 56
3.1.1 Word 2007新特点 56
3.1.2 Word 2007的启动和退出 57
3.1.3 Word 2007的工作窗口 58
3.1.4 文档的基本操作 61
3.2 文本的录入和编辑 66
3.2.1 输入文本 66
3.2.2 文本的编辑 69
3.3 图文混排 81
3.3.1 插入与设置形状 81
3.3.2 插入与设置图片 81
3.3.3 插入与设置艺术字 82
3.3.4 插入与设置SmartArt图形 83
3.3.5 插入与设置图表 84
3.3.6 插入公式 85
3.4 表格处理 87
3.4.1 创建表格 87
3.4.2 编辑表格 89
3.4.3 设置表格 93
3.5 页面设置及输出 96
3.5.1 使用节 96
3.5.2 页边距 97
3.5.3 设置纸张方大小和方向 98
3.5.4 使用行号 99
3.5.5 插入分页符 99
3.5.6 插入封面 100
3.5.7 页眉和页脚 100
3.5.7 应用水印 101
3.5.8 应用页面背景和边框 102
3.5.9 设置多栏 103
3.5.10 打印文档 103
3.6 Word高级排版 104
3.6.1 特殊格式 104
3.6.2 构建基块 107
3.6.3 文本框 109
3.7 邮件合并 109
3.7.1 邮件合并的工作原理 109
3.7.2 邮件合并的具体过程 110
习题 111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7 112
4.1 Excel 2007简介 112
4.2 Excel 2007的基本操作 114
4.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14
4.2.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15
4.2.3 单元格的常用操作 118
4.2.4 行列的常用操作 120
4.3 数据录入 123
4.3.1 不同类型的数据录入 123
4.3.2 自动填充 124
4.3.3 数据的完整性 127
4.4 单元格的编辑 130
4.4.1 单元格数据的修改与清除 130
4.4.2 单元格的复制与移动 131
4.4.3 选择性粘贴 131
4.4.4 为单元格添加批注 133
4.5 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133
4.5.1 数字格式 133
4.5.2 对齐方式 135
4.5.3 字体格式 136
4.5.4 单元格边框 136
4.5.5 填充底纹/图案 137
4.5.6 条件格式的设置 137
4.6 数据处理 140
4.6.1 公式的使用 140
4.6.2 单元格的引用 143
4.6.3 名称定义与管理 146
4.6.4 函数的使用 147
4.6.5 排序 151
4.6.6 数据筛选 154
4.6.7 分类汇总 156
4.7 图表处理 158
4.7.1 图表类型及组成 159
4.7.2 创建图表 160
4.7.3 编辑图表 160
习题 163
第5章 演示文稿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07 164
5.1 PowerPoint 2007概述 164
5.1.1 PowerPoint 2007的基本概念 164
5.1.2 PowerPoint 2007的新特性 165
5.1.3 PowerPoint 2007的窗口组成 167
5.1.4 PowerPoint 2007的视图模式 167
5.2 PowerPoint 2007的基础操作 168
5.2.1 创建与保存演示文稿 169
5.2.2 管理幻灯片对象 169
5.3 幻灯片编辑 170
5.3.1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 170
5.3.2 插入编辑图片与图形 171
5.3.3 插入编辑表格与图表 172
5.3.4 插入编辑多媒体对象 172
5.4 幻灯片的美化 173
5.4.1 幻灯片版式 173
5.4.2 幻灯片主题 173
5.4.3 幻灯片背景 173
5.4.4 幻灯片母版的应用 174
5.5 设置动画效果 175
5.5.1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175
5.5.2 自定义动画 175
5.6 幻灯片放映 176
5.6.1 设置放映方式 177
5.6.2 自定义放映 179
5.7 演示文稿的打印和输出 180
5.7.1 演示文稿的输出 180
5.7.2 演示文稿的打印 181
5.7.3 演示文稿的审阅与保护 182
习题 183
第6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184
6.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84
6.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84
6.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85
6.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85
6.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86
6.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86
6.1.6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87
6.1.7 网络分层结构与通信协议 188
6.2 Internet的基本知识 189
6.2.1 Internet的发展 189
6.2.2 Internet层次结构与TCP/IP协议簇 190
6.2.3 IP地址与域名服务系统 192
6.3 Internet的应用 194
6.3.1 万维网概述 194
6.3.2 典型Web浏览器与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195
6.3.3 搜索引擎 197
6.3.4 E-mail(电子邮件)与应用 198
6.3.5 Telnet(远程登录)及应用 200
6.3.6 文件传输 202
6.4 计算机网络安全 202
6.4.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203
6.4.2 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203
6.4.3 网络安全控制措施 204
习题 206
第7章 程序设计基础 207
7.1 程序设计的步骤 207
7.2 程序设计的设计方法和风格 208
7.3 结构化程序设计 209
7.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10
第8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 213
8.1 算法 213
8.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213
8.1.2 算法复杂度 216
8.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17
8.2.1 数据结构的定义 218
8.2.2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219
8.2.3 线性结构 220
8.3 线性表 220
8.3.1 线性表的定义 220
8.3.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21
8.3.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222
8.4 栈和队列 223
8.4.1 栈 223
8.4.2 队列 224
8.5 树 225
8.5.1 树的基本概念 225
8.5.2 二叉树 225
8.5.3 遍历二叉树 226
8.6 查找技术 227
8.6.1 顺序查找 227
8.6.2 二分法查找 227
8.7 排序技术 228
8.7.1 交换类排序法 228
8.7.2 插入类排序法 229
8.7.3 选择类排序法 230
习题 232
第9章 软件工程概论 233
9.1 软件与软件工程 233
9.1.1 软件及软件的特点 233
9.1.2 软件危机 235
9.1.3 软件工程意义 236
9.2 软件生命周期 237
9.2.1 软件过程与软件生命周期 238
9.2.2 软件开发模型 241
9.3 软件工程方法与软件工具 242
9.3.1 软件工程方法 242
9.3.2 软件工具 242
9.4 软件测试方法 245
9.4.1 黑盒测试 245
9.4.2 白盒测试 246
9.4.3 程序的调试 247
习题 249
第10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250
10.1 数据库系统 250
10.1.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250
10.1.2 数据管理的发展 253
10.1.3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254
10.1.4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 254
10.2 数据模型 256
10.2.1 基本概念 256
10.2.2 E-R模型 256
10.2.3 层次模型 259
10.2.4 网状模型 260
10.2.5 关系模型 260
10.3 关系代数 262
10.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264
10.4.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64
10.4.2 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 264
10.4.3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265
10.4.4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265
10.4.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266
10.4.6 数据库管理 266
习题 267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 姚琳 本科副教授 计算机基础教育 工作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邮政编码 电话13661206225 2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本书组织结构合理、内容新颖、实践性强,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实用性。主教材的作用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实验教程通过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