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
书 号:9787113133382
丛 书 名: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作 者:斯桃枝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3元
-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路由与交换中最常用的技术 -
前言
本教材以锐捷网络互联设备为具体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各种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并根据交换机和路由器在实际网络中的具体应用,给出了模拟的拓扑环境,形成一个个案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网络配置,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重要的知识点。
对网络专业应用型本科学生来说,不仅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熟练掌握网络方面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园区网交换技术、网络互联中的路由技术、远程访问Internet技术等作为网络最主要的支撑技术,是“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的重要基础。牢固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配置,把这些技术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网络应用环境中,是每个应用型本科网络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也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收集了路由与交换中最常用的技术,介绍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三层交换技术、生成树技术、IP路由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RIP和OSPF的工作过程、广域网技术、NAT技术、ACL技术、端口安全性、防火墙的配置、VPN技术、VoIP技术、WLAN技术、路由重分布、网络设备管理等。根据交换机与路由器在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大量网络配置实例,给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实验环境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具体配置步骤和方法。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案例,重点突出了路由和交换技术中的关键知识点,并给出检测结果及对其结果的详细说明。
本书参考了大量CCNA、CCNP中路由与交换的相关资料和配置案例,集理论知识、应用技术与配置案例于一身,可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型本科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或工具书。
本书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斯桃枝主编和统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姚驰甫、刘琰任副主编,其中第1、2、3、4、5、6、10、13、14、15章由斯桃枝编写,第7、8、9、11、12章由姚驰甫编写,第16章由刘琰编写,书中的练习与思考题全部由刘琰编写。
本书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余粟副教授主审。余老师审阅了全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编者向余粟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锐捷网络的技术资料和培训教材,收集了CCNA、CCNP中的知识点和配置案例,汲取了很多网络同仁的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在线资源网址为http://27.115.65.226:8001/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 29746。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妥和错误在所难免,诚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6月 -
目录
第1章 交换机配置基础 1
1.1 交换机的硬件及选购 1
1.1.1 交换机的面板 1
1.1.2 交换机的选购和参数指标 2
1.1.3 交换机的内部结构 4
1.1.4 交换机的加电启动 4
1.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4
1.2.1 交换机配置环境 4
1.2.2 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6
1.2.3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 7
1.3 交换机端口配置 10
1.3.1 交换机的端口类型 10
1.3.2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 14
1.4 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15
1.4.1 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15
1.4.2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16
第2章 路由器配置基础 19
2.1 路由器基础知识 19
2.1.1 路由器的面板 19
2.1.2 路由器的组成 19
2.1.3 可选配的路由器接口类型及应用 21
2.1.4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23
2.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4
2.3 路由器配置基础 25
2.3.1 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25
2.3.2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26
第3章 IP路由原理 29
3.1 IP路由概述 29
3.1.1 IP路由 29
3.1.2 IP路由选择协议 31
3.1.3 路由决策原则 33
3.1.4 路由器中的路由表 34
3.1.5 Windows系统中IP路由表 35
3.2 直连路由和静态路由 37
3.2.1 直连路由 37
3.2.2 静态路由 38
3.2.3 默认路由 40
第4章 虚拟局域网 45
4.1 虚拟局域网概述 45
4.1.1 虚拟局域网的产生 45
4.1.2 VLAN的工作机制 46
4.2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48
4.3 虚拟局域网的基本配置 49
4.3.1 VLAN的基本配置和常规命令 49
4.3.2 跨交换机配置VLAN 51
4.4 虚拟局域网中数据的转发 53
4.4.1 同一VLAN、不同交换机之间的数据转发 53
4.4.2 不同的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 53
4.5 三层交换技术 55
4.5.1 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 55
4.5.2 三层交换技术的基本配置 58
4.6 单臂路由在虚拟局域网中的应用 59
4.7 虚拟局域网的综合配置 61
4.7.1 多层交换结构中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61
4.7.2 多层交换结构中路由器的配置 63
4.7.3 多层网络结构中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综合配置 65
第5章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RIP 70
5.1 RIP基础 70
5.1.1 RIP概述 70
5.1.2 RIP的工作机制 71
5.2 路由自环 73
5.2.1 路由自环的产生 73
5.2.2 解决路由自环 74
5.2.3 RIP中的计时器 77
5.3 RIP的配置 78
5.3.1 RIP的配置步骤和常用命令 78
5.3.2 RIP基本配置实例 80
5.3.3 被动接口与单播更新 82
5.3.4 浮动静态路由 88
5.3.5 RIPv2认证和触发更新 90
第6章 OSPF路由协议 97
6.1 OSPF基本概念 97
6.2 OSPF的工作流程 100
6.2.1 建立路由器的邻居关系 101
6.2.2 选举DR和BDR 101
6.2.3 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102
6.2.4 路由表的产生 103
6.2.5 维护路由信息 104
6.2.6 OSPF运行状态和协议包 105
6.3 OSPF中的计时器 107
6.4 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108
6.4.1 点到点网络的OSPF配置 109
6.4.2 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的OSPF配置 112
6.4.5 基于区域的OSPF认证配置 117
6.4.6 基于链路的OSPF认证配置 119
6.5 多区域OSPF基础 121
6.5.1 多区域OSPF概述 121
6.5.2 多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123
6.5.3 远离区域0的OSPF的虚链路 126
6.5.4 验证OSPF在不同区域间的路由选路 128
6.6 多区域OSPF的高级配置 132
6.6.1 OSPF末节区域 132
6.6.2 完全末节区域 135
6.6.3 OSPF NSSA区域 136
第7章 广域网连接配置技术 140
7.1 广域网协议简介 140
7.2 HDLC协议 141
7.2.1 特点与格式 141
7.2.2 帧信息的分段 141
7.2.3 实际应用时的两个技术问题 142
7.2.4 HDLC配置实例 142
7.3 PPP协议 143
7.3.1 PPP协议简介 143
7.3.2 PPP协议配置实例 144
7.4 帧中继 146
7.4.1 帧中继概述 146
7.4.2 配置帧中继交换机 148
7.4.3 帧中继Frame-Relay静动态映射 149
7.4.4 帧中继和OSPF 在非广播型网络中的综合配置 151
7.4.5 帧中继和OSPF在广播多路访问网络中的综合配置 152
7.4.6 帧中继和OSPF在点到点网络中的综合配置 153
7.4.7 帧中继和OSPF在点到多点网络中的综合配置 154
7.5 数字数据网DDN 155
7.5.1 DDN概述 155
7.5.2 DDN配置实例 156
第8章 NAT技术 159
8.1 NAT基础 159
8.1.1 NAT的概念 159
8.1.2 NAT的分类 160
8.2 NAT的配置 162
8.2.1 NAT的配置步骤 162
8.2.2 静态NAT的配置实例 165
8.2.3 动态NAT配置实例 167
8.2.4 园区网中的NAT配置举例 168
8.3 NAT排错 173
8.3.1 验证NAT 173
8.3.2 NAT排错 174
8.3.3 清除NAT转换表中的条目 174
8.3.4 NAT限速 175
第9章 ACL访问控制技术 177
9.1 ACL概述 177
9.1.1 什么是ACL 177
9.1.2 ACL的访问顺序 178
9.1.3 ACL的分类 179
9.2 ACL的配置 184
9.2.1 标准ACL配置举例 184
9.2.2 扩展ACL配置举例 188
9.2.3 ACL综合配置举例 190
第10章 网络安全 203
10.1 网络安全概述 203
10.2 交换机端口安全 205
10.2.1 端口安全概述 205
10.2.2 端口安全的配置 206
10.2.3 端口安全的应用举例 208
10.3 防火墙技术 211
10.3.1 防火墙主要技术 211
10.3.2 锐捷防火墙的配置 212
10.3.3 思科防火墙的基本配置 220
10.4 VPN配置 223
10.4.1 VPN主要技术 223
10.4.2 锐捷防火墙VPN配置 225
10.4.3 思科路由器VPN配置 230
第11章 VoIP 235
11.1 VoIP概述 235
11.2 VoIP的原理、架构及要求 237
11.3 VoIP的协议 238
11.3.1 H.323 238
11.3.2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239
11.3.3 MGCP 239
11.3.4 其他重要协议及技术 239
11.4 常见的VoIP产品 240
11.4.1 VoIP软件 240
11.4.2 VoIP网络电话 240
11.4.3 VoIP网关器 241
11.4.4 VoIP PBX 241
11.5 VoIP穿越NAT和防火墙的方法 242
11.5.1 NAT/ALG 方式 242
11.5.2 MIDCOM 方式 242
11.5.3 STUN 方式 242
11.5.4 TURN方式 243
11.5.5 VPDN方式 243
11.6 VoIP应用需求分析 244
11.6.1 需求分析 244
11.6.2 解决方案特点分析 244
11.7 VoIP 配置实例 245
11.7.1 路由器上VoIP模块应用实例 245
11.7.2 设置拨号属性 247
11.7.3 网络电话配置及应用实例 248
11.7.4 语音网关设置及应用实例 249
第12章 无线网络 252
12.1 无线局域网标准 252
12.2 无线网络设置的要点 254
12.3 各种无线网络技术比较 255
12.4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服务 256
12.5 用SSID、MAC、WEP和VPN保障WLAN安全 257
12.6 无线路由器的安装和配置 258
12.6.1 无线路由器、AP的硬件安装与连接 258
12.6.2 无线路由器、AP的设置要点 259
12.6.3 无线路由器、AP网络工作不正常的解决方法 259
12.7 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实例 260
12.7.1 查看和设置路由器内口(LAN)地址 260
12.7.2 设置广域接口参数 261
12.7.3 MAC地址克隆 262
12.7.4 无线网络基本参数和安全认证的设置 262
12.7.5 无线网络MAC地址过滤设置 263
12.7.6 查看无线网络主机状态 263
12.7.7 DHCP服务的配置 264
12.7.8 指定对外提供服务的端口访问绑定 264
12.7.9 防火墙设置 265
12.7.10 路由器在外网远程访问的配置 266
12.7.11 高级选项设置 266
12.8 无线AP的管理与配置 267
12.8.1 瘦AP的配置 267
12.8.2 胖AP的配置 271
第13章 冗余交换链路与生成树协议 273
13.1 交换机中的冗余链路 273
13.1.1 冗余备份链路 273
13.1.2 二层聚合链路 275
13.1.3 三层聚合链路 276
13.2 生成树协议概述 276
13.2.1 生成树协议的种类 276
13.2.2 生成树协议的基本概念 277
13.3 STP 278
13.3.1 STP中的选择原则 278
13.3.2 STP端口的状态 280
13.3.3 生成树的重新计算 280
13.3.4 生成树的配置命令 281
13.4 PVST 281
13.5 快速生成树协议 284
13.6 MSTP多实例生成树协议 285
13.6.1 MSTP快速生成树协议综述 285
13.6.2 MSTP的配置 286
第14章 路由重分布 292
14.1 路由重分布概述 292
14.1.1 路由重分布的基本概念 292
14.1.2 路由重分布的命令 293
14.1.3 在多路由协议中选择最佳路径 294
14.2 静态路由、RIP或OSPF、EIGRP路由重分布举例 297
第15章 综合案例 304
15.1 功能概述 304
15.2 各设备配置清单 308
15.2.1 各路由器的主要配置 308
15.2.2 各交换机的主要配置 316
15.3 全网段连通性测试及服务验证 320
15.3.1 在PC1上测试全网段的连通性 320
15.3.2 配置内外服务器 321
15.4 访问控制列表的设置 323
15.5 NAT地址转换 324
15.6 VoIP测试过程 325
15.7 生成树测试 326
第16章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28
16.1 Telnet的使用 328
16.1.1 交换机的Telnet使用 328
16.1.2 路由器的Telnet使用 329
16.2 交换机的管理与维护 329
16.2.1 为交换机配置一个tftp服务器 329
16.2.2 利用tfpt备份还原交换机配置文件 330
16.2.3 交换机操作系统的升级 331
16.2.4 交换机密码丢失处理方法 331
16.2.5 删除交换机的配置 332
16.3 路由器的管理与维护 332
16.3.1 为路由器配置一个tftp服务器 332
16.3.2 利用tfpt服务器备份还原路由器配置文件 332
16.3.3 路由器的升级 333
16.3.4 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333
16.3.5 删除路由器的配置 334
16.4 RCMS的管理 334
16.4.1 RCMS的拓扑结构 334
16.4.2 RCMS常用的管理命令 336
16.4.3 “一键清”功能 336
参考文献 339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斯桃枝 硕士 副教授 工作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邮政编码200060 电话15021331758 2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结合锐捷网络环境,综合思科认证教材的优势,集中CCNA、CCNP中的知识点,完善锐捷多本教材的配置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地介绍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机制和协议执行过程,配有大量练习题(理论与上机)及配置实例,循序渐进地展开网络综合实验(在后面的内容加入前面已学的知识内容,类比、综合、总结)。最后使学生能配置各类园区网络及运营商级的网络环境。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