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煤气安全作业

书      号:9787113134068

丛  书 名:

作      者:高永刚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8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冶金企业煤气工程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冶金企业副产的煤气,主要被作为燃料在由工业窑炉和城市煤气用户使用。因其存在易中毒、着火、爆炸的危险性,为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回收、储存、输送、使用以及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有必要对煤气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加强专业管理和培训。
  • 前言

    煤气是由多种可燃成分组成的一种气体燃料。煤气的种类繁多,成分也很复杂, 一般可分为天然煤气和人工煤气两大类。天然煤气是通过钻井从地层中开采出来的,如天然气、煤层气。人工煤气则是利用固体或液体含碳燃料热分解或汽化后获得的,常见的有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油煤气等。高炉是钢铁企业冶炼生铁的设备。高炉冶炼生铁的炉料是以铁矿——原矿或烧结矿为主要原料,冶金焦炭作燃料和还原剂,还有石灰石等附加物料组成的。在冶炼过程中,由于焦炭中的碳素在炉缸内与风口鼓入的热风相遇燃烧,并由开始空气过剩而逐渐变成空气不足的燃烧,结果产生了高炉煤气。净化的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剧毒的易燃易爆气体。当今世界的转炉炼钢生产,都是氧气顶吹或顶、底复合吹炼转炉。氧气顶吹转炉在吹炼过程中,由于铁水中碳的氧化产生了炉气,其炉气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吹氧量及铁水含碳量的多少。因为炉内温度很高,所以碳的主要氧化物是CO,也就是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净化的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炼焦生产工艺就是煤的干馏过程,即煤在隔绝空气加热时,其中的有机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变化,结果形成数量和组成不同的气态、固态产物。在炼焦末期形成了焦炭,炼焦过程中副产了大量的焦炉煤气。净化的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任何一种副产煤气都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和其他气态碳氢化合物以及H2S。不可燃的气体成分有CO2、N2和少量的O2。除此之外,在气体燃料中还含有水蒸气、焦油蒸气以及粉尘固体微粒。主要组成副产煤气的单一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下:(1)甲烷:化学式CH4,无色、无味气体,质量密度0.715 kg/m3,难溶于水。热值为35 671 kJ/m3,着火温度为650~750℃。与空气混合可引起剧烈爆炸,爆炸范围为5.4%~15%。当空气中甲烷浓度高达25%时才有毒性,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2)乙烷:化学式C2H6,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热值63 690 kJ/m3,着火温度为520~630 ℃,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5%~12%。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空气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亡。(3)氢气:化学式H2,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热值为10 747.5 kJ/m3,着火温度为580~590 ℃,爆炸范围为4.2%~74%。(4)一氧化碳:化学式CO,无色、无味气体,质量密度为1.25kg/m3,热值为16 269 kJ/m3,着火温度为644~658 ℃,火焰呈蓝色。爆炸范围为12.4%~75%。CO毒性极强,空气中含有0.06%即有害于人体,含0.2%时可使人失去知觉,含0.4%时可使人迅速死亡。空气中允许CO的最高质量浓度为30 mg/m3。(5)硫化氢:化学式H2S,无色、具有浓厚的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易溶于水,质量密度为1.539 kg/m3,热值为23 669 kJ/m3,着火温度为364℃,火焰呈蓝色。当浓度为0.04%时即有害于人体,0.1%时可致命。室内气体最大允许质量浓度为10 mg/m3。(6)二氧化碳:化学式CO2,为略有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质量密度为1.977 kg/m3,空气中CO2浓度达25 mg/L时,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呼吸加快、困难,并有窒息、中毒的危险,浓度为163 mg/L时可致命。(7)氧气:化学式O2,无色、无味气体。助燃,空气中约含有21%,质量密度为1.429 kg/m3。冶金企业副产的煤气,主要被作为燃料由工业窑炉和城市煤气用户使用。因其存在易中毒、着火、爆炸的危险性,为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回收、储存、输送、使用以及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有必要对煤气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加强专业管理。本书由高永刚任主编,魏三伦、李积虎任副主编。本书于2005年完成初稿,先以内部教材形式使用,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为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我们编写组进行了审核和校订。但因经验不足,时间仓促,水平有限,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
  • 目录

    第一章 高炉煤气
    第一节 高炉煤气的产生概述
    第二节 高炉煤气回收的意义
    第三节 高炉煤气除尘原理与设备
    第四节 高炉煤气生产、净化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五节 高炉煤气的安全操作
    第二章 转炉煤气
    第一节 转炉煤气的生产
    第二节 转炉煤气回收工艺
    第三节 转炉煤气除尘及煤气系统的使用
    第四节 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操作
    第三章 焦炉煤气
    第一节 焦炉概述
    第二节 焦炉生产工艺设备
    第三节 焦炉煤气生产工艺
    第四节 焦炉煤气生产安全操作
    第五节 焦炉煤气回收
    第六节 焦炉煤气回收主要设备及其安全操作
    第七节 焦炉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八节 冷凝鼓风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九节 终冷洗苯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十节 粗苯回收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十一节 终脱萘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十二节 脱硫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十三节 硫铵系统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第四章 煤气柜
    第一节 钢铁企业煤气柜的设置
    第二节 煤气柜容量的确定
    第三节 煤气柜置换及其安全要求
    第四节 煤气柜异常情况及处理

    第五章 煤气管道
    第一节 管网的分布及敷设要求
    第二节 冶金企业煤气管道
    第三节 煤气管道试验
    第四节 煤气管道气体置换作业
    第五节 煤气管道的动火作业
    第六章 煤气管道附属装置
    第一节 燃烧装置
    第二节 隔断装置
    第三节 排水器
    第四节 放散装置
    第五节 补偿器
    第六节 其他附属装置
    第七章 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煤气中毒
    第二节 煤气着火
    第三节 煤气的爆炸
    第四节 煤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八章 煤气管网操作、维护和检修
    第一节 煤气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第二节 煤气设施的操作
    第三节 煤气设施的检修
    第四节 煤气管网维护
    第九章 煤气安全防护技术
    第一节 煤气防护一般知识
    第二节 煤气安全仪器
    第十章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附 录
    附录A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附录C 有关概念解释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高永刚 本科副教授 工作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电话 2魏三伦 本科 工作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电话 3李积虎本科 工作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本书强调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