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原理
书 号:9787113133054
丛 书 名: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作 者:侯纯 武红羽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32元
-
内容简介
法学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理论框架 -
前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学原理》教材系由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集体编写,以注重基础,梳理通说为目标,以期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导入法学理论之门,为系统理解法律职业、学习法律技能、掌握法律思维、运用法律方法作好准备。
法属于人类自由、自治和自律的领域,是人类为适用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重要规则。法学就是关于法的起源和发展、现象和本质的理解和解释。为了解答让人困惑不已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各种法学理论。法学自发韧于古希腊、罗马以来的几千年中,先后形成了开始从人的眼光来探究法律的自然法学,基于历史实证主义立场的历史法学,以及严格地以实在法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法学等一些重要的学派。
拉丁语中称谓“法学”的Jurisprudentia,在公元前3世纪末的罗马共和国时代即已出现,德文、法文、英文以及西班牙文等,都在Jurisprudentia的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指称“法学”的语汇,并在其中愈益厚重地积淀了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寄托。中国的法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关于法律问题的学问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我国的“法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其含义接近于始于汉代的“律学”——对现行律例作出的注释。现代意义上的“法学”一词则来自日语。1868年,日本法学家津田真道首次用“法学”移译英文Jurisprudence, Science of Law以及德文 Rechtswissenschaft等词,并对之作了详细说明。“戊戌变法”运动前后,该词传入我国。
法学一般可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理论法学,又称基础法学,是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中国法律院系为这个学科开设的课程称为法学基础理论,简称法理学。而与法理学非常接近又有微妙差别的法哲学,英国《哲学百科全书》中对此给出了一个精当的诠释,即“法哲学是关于法律的普遍本质的思考”,它所关心的不是法律的知识(knowledge),而是法律的思想(thought)。应用法学,通常是指研究现行法律,法规并注重将研究成果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法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法律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材料,比之理论法学更具实践性,是理论法学的具体化,也是理论法学的资料渊源。
我们编写的这本《法学原理》力图简明扼要地介绍法理学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同时兼顾法学的实践品格,旨在引导学生步入法学理论体系的门径,并注意营造倡导多元化的学习和思考的氛围,以使学生在接受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熏陶的同时,也保持一份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向一切学问和知识开放的心态。
本书的具体分工如下:
侯 纯: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理论;
武红羽:第二章 法的概念;
马 向:第三章 法的要素;
陈 胜:第四章 法律体系;
扈春海:第五章 权利与义务;
王秀玲:第六章 人权;
曹艳春、李兴涛:第七章 法律责任;
陈海平:第八章 法律程序;
李明芳:第九章 法的发展;
钱洪良:第十章 法的运行;
司景辉:第十一章 法律方法;
刘立霞、吕剑钊:第十二章 法的价值;
张 明:第十三章 法治与法治国家;
王建洲:第十四章 法与社会。
以上参编人员,大多结合了各自的教学与科研,在编写的章节中融入了自己的心得,虽然已经尽量按照编写的要求组织统稿,也没能使全书在逻辑结构上自洽无碍,这固然是因为法学理论界原本就充满了学术争鸣,在学派林立的观点中对通说作出毫无偏差的取舍,并将其融会贯通于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已经远远超出了编者的学识,这一点敬请采用、阅读本教材的师生留意,并希望对其中的疏忽与讹误给予严厉的批评。
该教材编写得到中国铁道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同志以及燕山大学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该教材是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规划项目“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文社科通识课程教材建设与研究”(主持人:刘邦凡)的成果之一。
编 者
2011-05-27 -
目录
第1章法学研究与法学理论
11法学理论概述
12法学的历史
13法学的研究对象
14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2章法的概念
21法的定义
22法的本质
23法的特征
24法的作用
第3章法的要素
31法的要素概述
32法律规则
33法律原则
34法律概念
第4章法律体系
41法律体系概述
42法律部门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5章权利与义务
51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中的地位
52权利与义务释义
5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6章人权
61人权基本内涵的理论阐释
62人权的制度表达
第7章法律责任
71法律责任释义
72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73法律制裁
第8章法律程序
81法律程序的概念
82法律程序的特征
83法律程序的分类
84法律程序的作用
85法律程序的价值
86正当法律程序
第9章法的发展
91法律发展释义
92法律发展的途径
93法律发展的主体
94法律发展的资源
第10章法的运行
101立法
102守法
103司法
104执法
第11章法律方法
111法律方法释义
112法律思维方式
113法律解释
114法律推理
第12章法的价值
121法的价值释义
122秩序
123自由
124正义
第13章法治与法治国家
131法治概说
132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133现代法治的社会基础
134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
第14章法与社会
141法与道德
142法与市场经济
143法与科技
144法与宗教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 侯纯博士 教授 法学系主任 工作单位燕山大学 邮政编码 电话 2刘立霞 博士 教授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曹艳春 博士 教授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注重基础、突出实用、深入浅出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