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列车牵引计算(第三版)

书      号:9787113311940

丛  书 名:

作      者:张中央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52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铁路局铁道行业标准《列车牵引计算第1部分:机车牵引式列车》(TB/T1407.1-2018)和教育部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等有关内容,同时结合有关动车组牵引计算方面相关文献资料、植入教材数字资源编写而成的新形态教材。全书系统地阐述了电力、内燃机车、主型动车组牵引力及其牵引特性、列车阻力和列车制动力计算、列车运动方程式及其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重点介绍运用列车牵引计算基本理论解决铁路运输关键运营指标的专题解算方法及有关规定,诸如牵引重量、列车运行速度和时间、机车能量消耗、列车制动距离与紧急制动限速等重要应用专题。此外还介绍了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制动模式曲线参数选择、设计应用以及牵引电算的基本内容。
  • 前言

    随着我国铁路高速发展,铁路牵引动力、客货车辆及列车制动技术装备得到了很大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更为迅速、广泛,为列车牵引计算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资料。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交流传动重载机车的运用,又给列车牵引计算提出了新的课题,原有的资料、数据、线图等已不能满足列车牵引计算的实际需要。为了适应铁路牵引动力的发展,满足新形势下职业技术教育的需要,我们依据列车牵引计算课程教学标准、铁道行业标准《列车牵引计算第1部分:机车牵引式列车》(TB/T 14071—2018)(本书按习惯仍称为《牵规》)内容,参考有关技术文献和生产厂商提供的资料并根据铁路目前牵引动力、动车组运用发展情况,对第二版《列车牵引计算》进行修订再版。
    列车牵引计算
    第三版前言
    “列车牵引计算”是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现阶段铁路牵引动力运用实际情况和需要,选定教材内容。从打好基础出发,注意联系实际,注重学习者能力培养,反映新技术、新方法在牵引计算中的应用。特别是牵引电算内容的引入,既反映了新形势下计算技术的发展,又符合行业标准规定。本书采取手算与电算并重的原则,手算是牵引计算的基本功,需要掌握其基本要领和方法。为了保证教材的规范性,本书尽可能与《牵规》保持一致,尽可能反映《牵规》修订内容和新的研究成果。本书在保持第二版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章节中插入数字资源二维码,提供配套视频、动画等课程资源,帮助学习者更好学习本课程。
    2在每章的导读部分为学习者明确指出其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等,形成以应用导向的课程内容组织方法;在重点关注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了蕴含素质教育的素材线索和关注点。
    3增加了17种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和部分交—直传动机车的有关图表和牵引计算相关数据;删除了6K等10余种机车的有关图表和牵引计算相关数据。
    4增加了粉末冶金闸瓦摩擦系数公式;调整了机车、货车高摩合成闸瓦和盘形制动合成闸片的摩擦系数公式。
    5增加了有防滑装置的制动黏着系数。
    6增加了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再生制动发电量的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修改了直流传动电力机车耗电量计算公式。
    7修改了列车在平直道上以最高速度运行时仍有的加速度取值。
    8修改了机车、车辆换算闸瓦压力表,机车闸瓦压力表增加了等效为别种闸瓦换算压力的数据,便于和不同品种的车辆闸瓦压力合并计算。
    9删除了电力机车耗电量及内燃机车燃油消耗量计算公式中的机车牵引力使用系数09。
    10根据最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以下简称《技规(普速铁路部分)》)内容修改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制动限速等相关数据。
    11在涉及机车重量、牵引重量、黏着重量的地方,本书依然以P表示机车重量,以G表示牵引重量。
    12每章后增加了多类型的练习题目,便于读者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所学内容。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至第四章是列车牵引计算的基础部分,揭示作用在列车上的外力对列车运动的影响和运动规律;第五章解决列车制动有关问题,特别是列车有效制动距离的一次简化计算法,高速动车组制动距离计算是对列车制动距离计算的创新和贡献;第六章解决列车运行速度、时间计算问题,重在掌握作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七章介绍机车能耗量计算方法;第八章介绍牵引重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为确定牵引定数提供依据;第九章介绍列车监控装置模式曲线设计应用,是扩展应用内容,也是列车牵引计算应用的又一个课题;第十章介绍牵引电算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为了贯彻实施《牵规》,适应新形势下机务运用实际需要,如果学校教学计划设有课程设计,建议把课程设计改为牵引电算上机演练。演练课题的选取应围绕牵引计算的主要课题进行,尽量结合本地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实际运营线路,突出解算实际应用问题。因各个学校可能选取不同的牵引电算软件,无法编写统一的电算演练指导书,各学校可根据所选软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编写《牵引电算演练指导书》,供学习者上机演练使用。
    本书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积极探索新形态教材建设,开发配套数字资源,实现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助力“三教改革”;按照铁路行业和列车牵引计算理论应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以及列车牵引计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创新主线,呈现教材育人内容,在绪论和每章导读中设置特别关注提示。
    本书提供了大量数据表和机车特性曲线图等,既可作为学习者在校学习内容,也可作为其今后从事机务运用工作的工具资料。书中有关于这些数据图表使用的简要指导和说明等,在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学习者学会如何查用。
    本书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张中央任主编,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金晶任副主编,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孙中央任主审。编写分工为:绪论、第一章、第十章由张中央编写;第二章由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部楚伟炎编写;第三章由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付娟编写;第四章、第六章由金晶编写;第五章由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徐永胜编写;第七章由齐齐哈尔技师学院迟卓刚编写;第八章由太原铁路机械学校苏桃编写;第九章由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何成才编写。参加审稿的有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李益民、太原铁路机械学校武学功、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张秀平等。
    本书在编写中得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张琼洁、单绍平、俎以宏、毛乾亚的支持与帮助,他们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级铁道机车专业教学资源库之《列车牵引计算》课程资源建设。另外,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部杨勇、朱军、闫超、赵永锋等同志为本书提供了一些重要试验数据和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资料收集不全,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和同仁提出批评及改进意见,以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铁路牵引动力事业服务。
  • 目录

    绪论1第一章机车牵引力与牵引特性6第一节概述6第二节机车黏着牵引力7第三节电力机车牵引力及牵引特性10第四节内燃机车牵引力及牵引特性27第五节机车牵引力的计算标准和取值规定37第六节机车功率特性50第七节动车组发展概况及性能简介53小结57巩固与自测57第二章列车阻力60第一节概述60第二节基本阻力61第三节附加阻力64第四节加算坡道阻力、加算坡度千分数及列车长度对附加阻力计算的影响67第五节线路纵断面的化简69第六节列车阻力计算74第七节动车组运行阻力计算75小结76巩固与自测76第三章列车制动力79第一节概述79第二节闸瓦摩擦系数82第三节闸瓦压力84第四节列车制动力计算的实算法87第五节换算摩擦系数88第六节换算闸瓦压力91第七节列车制动力计算的换算法92第八节列车换算制动率的取值97第九节机车动力制动力和制动特性99小结124巩固与自测124
  • 作者介绍

    张中央,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原英才计划中原教学名师、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河南省优秀党员,入选全国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主编出版了《列车牵引计算》、《机车新技术概论》、《电力机车检修》等多种专业教材。在中国铁路、机车电传动、职教论坛等刊物上发表专业、教研论文30多篇。
  • 编辑推荐

    本书为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河南省规划教材,各版本均重印多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直好评,此次根据教育部职业教材管理办法规定,以第二版内容为基础,进行修订再版。本次修订贯彻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注重理论结合铁路机务运用实际,及时对接铁路行业最新标准,体现新技术、新方法、新规程、新型牵引动力技术装备的应用,并积极探索新形态教材建设,开发了配套数字资源,实现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另外,按照时间顺序,阐述铁路行业和列车牵引计算理论应用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和列车牵引计算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这是本书的课程思政内容主线,在绪论部分和每章导读中特别关注提示。这也是本书的亮点。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