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HR必知的工伤应急解决方案大全集

书      号:9787113212773

丛  书 名:

作      者:沙燕飞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9

  • 内容简介

    本书将涉及工伤业务的问题分为基本政策、送医救治、休养疗伤、申报认定、伤残鉴定、理赔谈判、风险管理、通勤事故、认定思路、职业病共十个部分。
  • 前言

    ◎ 写作缘起
    11年的工伤处理历程,从一无所知到熟悉法条,从茫然无绪到应对自如。从
    本地到外地,关于工伤的咨询多了起来,在指导同行处理的过程中,我深感咨询
    者业务欠缺的苦恼,更觉谋略缺失的无奈。不断有同行建议我整理工伤实务操作
    的经验技巧,从而萌生了编著一本工伤实务操作方面书籍的想法,以便于更多的
    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在处理工伤业务时作为参考。
    ◎ 写作目的
    本书的宗旨在于让同行熟悉相应的工伤法律法规及实务操作的关键环节。无
    论是你在工伤业务处理时遇到的头痛问题,还是工伤业务适用的法律法规,基本
    都能找到,意在使初入行或从未操作过工伤业务的HR借助此书也能快速入门。
    在工伤业务处理中,既有职工方拔刀相向的困境,也有职工真心感谢的肺腑
    之言;11年的历程,有辛酸,更有成就感。诚如一名资深的人社系统专家笑言:
    一个没有处理过工伤的HR不是一个入门的HR,一个不能妥善处理工伤业务的
    HR 不是一个优秀的HR。
    ◎ 写作方法
    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也有建议以案例解读的方式,这也是目前已经出版的
    工伤业务书籍喜欢采用的方式,我考虑工伤案例众多,解读也不尽相同。从关注
    工伤处理的关键细节着手更为合适。故而采用细节切入,把握工伤业务处理整体
    思路的办法。
    ◎ 本书内容
    为便于读者查阅方便,本书将涉及工伤业务的问题分为基本政策、送医救
    治、休养疗伤、申报认定、伤残鉴定、理赔谈判、风险管理、通勤事故、认定思
    路、职业病共十个部分。
    前 言FOREWORD
    文前.indd 1 2016-1-12 15:02:18
    — 2 —
    HR必知的工伤应急解决方案大全集
    对于以上十个部分的内容,工伤申报认定环节中关于工伤认定的内容只是做
    了概略性的描述,皆因工伤认定的争议较多,情形千变万化,各地的解读差异较
    大,因而不做详细论。
    ◎ 适用范围
    考虑全国性的通用因素,本书的解读以《工伤保险条例》(2011版)及其释
    义为基准。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将已经深入脑海的“江苏情结”压缩到zui小。应
    该说,对其他省市的工伤实务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由于各地对于法律法规的解读有所不同,即使江苏省内,各地区、各县
    (区)也可能有不同的倾向,建议读者务必结合当地的司法实践,考虑司法氛
    围,以便更好地处理工伤业务。需要提醒读者的是:事情千变万化,案例层出不
    穷,本书提供的是处理工伤实务操作的一种思路,而非标准答案。其中的疏忽错
    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书涉及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机关颁布的为准(含
    简写者)。
    ◎ 致谢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广东华途律师事务所冼武杰律师、启东市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陈建辉副局长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感谢齐涛、赵暄、
    赵颖、曹峰、赵秀荣等众多HR专家以及三茅人力资源网宋文老师的鼎力支持,
    同时也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为此所做的工作。
    让交流成为一种渠道,让分析成为一种常态;
    让思考成为一种标配,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沙燕飞
    写于2015年11月26日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HR必知的工伤应急解决方案大全集》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简单地说,教
    会你在工伤业务处理中做四件事:
    做——遇到突发工伤,你是否毫无准备?
    面对工伤认定,你是否思路全无?
    面对赔偿谈判,你是否毫无底气?
    面对无理取闹,你是否束手无策?
    侧重于遇到一个问题时,告诉你怎么做?
    关注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有几种?每一种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得出zui终的
    结论?即在告诉你如何做的同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写——教你学会如何写工伤业务处理报告、工伤和解协议等工伤业务基本的
    文书规范格式。
    说——教你在处理工伤业务时如何表述?既热情有加,又有理有节、进退
    有据。
    查——在书中,工伤业务适用的法律法规基本都能查到。
    总之,这是一本从HR的视角出发,全面系统讲述整个工伤业务处理流程的
    书,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完全实务操作的工伤类书籍。即使是新入门的HR或遇
    到工伤业务的新手也能从容应对。
    买到的是一本书,获得的是一种职场智慧。
    文 
  • 目录

    前言 / 3
    第一部分 工伤实务操作百问百答
    第一章 基本政策 / 1
    1.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上的权利是什么? / 2
    2.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上的义务是什么? / 2
    3.职工在工伤保险上的权利是什么? / 2
    4.职工在工伤保险上的义务是什么? / 2
    5.处理工伤业务需要涉猎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 3
    6.工伤保险的费率是如何确定的? / 3
    7.行业差别费率是如何确定的? / 3
    8.如何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的缴费费率? / 4
    9.影响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4
    10.如何确立处理工伤业务的总体思路? / 4
    11.什么是工伤实务操作的三重层级? / 5
    第二章 送医救治 / 6
    12.如何选择工伤救治医院?要注意什么问题? / 7
    13.如何确定治疗方案?什么是zui佳的治疗方案? / 7
    14.对于检查项目应注意什么? / 7
    15.如何合理采用内固定术? / 8
    16.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护理由谁负责?如何确定护理的天数和护理费的标准? / 9
    17.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照什么标准执行? / 11
    18.涉及工伤职工的交通费按照什么标准执行? / 12
    19.如何控制工伤治疗中医疗费的自费部分? / 13
    20. 工伤医疗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报支余下的费用由谁承担?如果用人单位对此有异议,如何
    处理? / 13
    21.如何解决工伤职工住院治疗期间购买与治疗无关的个人物品? / 16
    22.门诊病历能否替代诊断证明作为申报工伤的材料? / 16
    第三章 休养疗伤 / 18
    23.如何理解停工留薪期? 实践中如何规范操作? / 19
    24.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待遇? / 22
    25.在工伤职工休养疗伤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注意什么? / 23
    26.休养疗伤期能否主张护理费? / 23
    第四章 申报认定 / 24
    27.工伤材料由谁保管?申报工伤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 25
    28.用人单位在申报时效内,如材料不全怎么办? / 26
    29.如何尽早锁定上下班路上交通事故的责任? / 27
    30.如何对工伤类别进行分类? / 28
    31.对确认工伤是否申报工伤的依据有哪些? / 28
    32.如何掌握申报时效? / 29
    33. 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职工担心单位不申报,未与单位沟通的前
    提下,抢先于单位申报工伤?是否意味着用人单位自动丧失申报权及不能享受应当享受的
    待遇? / 29
    34.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盖章,工伤职工能否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30
    35.用人单位接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要求提供举证材料,如何处理? / 31
    36.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的,如何处理? / 32
    37.对有碰瓷嫌疑的工伤案例,如何应对? / 33
    38.如何界定工伤认定的时限起算点? / 34
    39.采用列举式条款规定工伤认定适用的弊端? / 36
    40.什么是工伤认定中的“三工要素”,如何界定这三个要素? / 37
    41.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如何把握“三工要素”? / 37
    42.工伤认定的期限能否中止? / 38
    附【案例】确认劳动关系期间不应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内 / 40
    第五章 伤残鉴定 / 42
    43.工伤职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条件? / 43
    44.劳动者拒绝劳动能力鉴定怎么办? / 43
    45.劳动能力鉴定由哪个部门负责? / 44
    46.劳动能力鉴定的鉴定流程是怎么样的? / 45
    47.生活护理费的三个等级是如何设定的? / 47
    48.如何保证劳动能力鉴定的公正性? / 48
    49.如果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有异议的怎么办? / 48
    50.对于鉴定结论不服的是否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49
    51.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如何处理? / 50
    52.工伤职工伤残等级发生变化的待遇如何处理? / 51
    53.劳动能力鉴定方面一些时限的规定? / 52
    54.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注意点? / 52
    第六章 理赔谈判 / 54
    55.理赔谈判第一关——确认劳动关系是否解除? / 55
    56.工伤理赔谈判的难点有哪些? / 56
    57.如何确定工伤理赔项目及金额? / 57
    58.如何做出周详的理赔方案?如何避免连带其他劳动争议? / 58
    59.工伤理赔谈判的核心能力有哪些? / 59
    60.如何进行工伤理赔的协商谈判?其中的技巧有哪些? / 60
    61.如何进行工伤理赔谈判中巧妙利用司法资源? / 61
    62.如何把握政策的时间节点? / 62
    63.如何制作工伤和解协议书? / 62
    64.如何申请和制作工伤赔偿的仲裁调解书? / 63
    65.和解协议书和仲裁调解书的区别? / 64
    66.如果申请了仲裁调解,还需要制作和解协议书吗? / 66
    67.工伤赔偿待遇是否可以协商?法律依据是什么? / 66
    68.工伤赔偿待遇的争议通过调解处理有什么好处? / 67
    69.工伤赔偿待遇私了一般会有哪些问题? / 68
    70.用人单位非按照职工本人工资作为缴纳基数,由此产生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如何主张? / 70
    71.在工伤赔偿中,职工能否主张精神损失费? / 72
    附:工伤职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 / 75
    72.工伤赔偿谈判中,遇到无理取闹的职工怎么办? / 79
    73.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竞合,能否双重赔偿? / 80
    第七章 风险管理 / 82
    74.工伤风险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 83
    75.如何加强工伤风险预防管理? / 83
    76.如何预防工伤碰瓷行为的发生? / 84
    77.用人单位在工伤风险管理中的两大误区? / 85
    78.工伤职工不能从事原工作怎么办?工资待遇降低是否合法? / 86
    79.如何降低工伤理赔风险? / 88
    80.如何解决工伤保险缴纳的空档期? / 88
    81.工伤保险、雇主责任险和意外险三者的区别? / 90
    82.选择商业险,什么险种zui为适宜?选择什么样的组合zui为适用? / 91
    83.如果工伤发生在用人单位申报前,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工伤待遇?如何应对? / 91
    84.对于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如何规避工伤风险? / 92
    第八章 通勤事故 / 94
    85.关于将通勤事故纳入工伤认定的理解? / 95
    86.通勤事故类工伤的构成要素? / 95
    87.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中交通事故的范畴? / 96
    88.非本人主要责任包括哪些情形? / 96
    89.发生交通事故后,受伤职工如何要求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 97
    90.如果通勤事故,公安交通部门没有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如何办? / 98
    91.通勤事故类工伤与其他工伤的差异? / 98
    92.通勤事故类工伤的理赔政策? / 99
    93.用人单位如何提高对通勤事故类工伤的敏感性? / 100
    94.通勤途中猝死能否认定为工伤? / 100
    95.职工发生的通勤事故都是工伤吗? / 101
    96.通勤事故类工伤在实务操作中的三大问题点? / 102
    第九章 认定思路 / 103
    97.如何理解48 小时的时间限制? / 104
    98. 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排除视
    同工伤的情形? / 104
    99.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受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如何界定个体工商户? / 106
    100.如何确定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三个因素在工伤认定标准中的地位问题? / 107
    101.如何界定工作时间的范围? / 107
    102.如何合理界定工作场所的标准? / 107
    103.如何正确理解工作原因? / 107
    104.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 108
    105.一些特殊情况的工伤认定思路? / 109
    第十章 职业病 / 111
    106.什么是职业病?和工伤及视同工伤的认定有什么不同? / 112
    107.如何认定职业病? / 112
    108.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 112
    109.什么是职业病的三级预防? / 113
    110.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 113
    111.职业病诊断应考虑的因素? / 115
    112.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如何处理? / 115
    第二部分 工伤实务操作总结
    第十一章 工伤实务操作指南 / 117
    1.工伤业务适用的法律法规 / 118
    2.送医救治环节:跟踪跟进,冷静处理 / 118
    3.工伤申报环节:事无巨细,避免疏漏 / 119
    4.工伤理赔环节:考虑周密,顾全利益 / 120
    5.制作协议书或调解书:逐字逐句,谨慎斟酌 / 121
    6.工伤中的保险管理 / 122
    第十二章 工伤理赔谈判指南 / 123
    1.第一部分 工伤理赔谈判的难点 / 124
    2.第二部分 工伤理赔的核心能力 / 124
    3.第三部分 谈判策略 / 125
    4.第四部分 收官阶段 / 125
    第十三章 交通事故类工伤处理案例 / 127
    第十四章 一起工伤事故的蝴蝶效应 / 132
    1.工伤事故不期而遇 / 133
    2.事故处理有条不紊 / 133
    3.巧手下药沉疴痼疾 / 133
    4.事故裹带蝴蝶效应 / 134
    第十五章 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工伤认定的探讨 / 136
    1.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法律依据 / 137
    2.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工伤认定案例展示 / 137
    3.争议焦点分析 / 146
    4.结论 / 148
    第三部分 相关文书范本
    第十六章 工伤实务操作指南 / 151
    1.工伤申报类 / 152
    工伤认定申请表 / 152
    道路交通事故路线图 / 156
    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 / 157
    工伤认定补充材料通知书 / 158
    工伤认定申请告知书 / 159
    2.南通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初次(复查)鉴定申请表 / 160
    3.工伤业务处理申请报告 / 162
    通勤事故版 / 162
    一般工伤版 / 164
    未缴社保版 / 165
    4.工伤处理协议书 / 167
    和解协议书 / 167
    仲裁调解书 / 168
    第四部分 工伤业务中的语言表达
    第十七章 工伤业务中的语言表达 / 171
    1.确定是工伤的情形 / 172
    2.不能确认是工伤的情形 / 172
    3.对于通勤事故不属于工伤但受伤职工坚持是工伤的情形 / 172
    4.对于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 / 173
    5.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 / 173
    6.关于护理费 / 173
    7.关于医药费 / 174
    8.关于交通费 / 174
    9.工伤职工在经治疗伤情稳定后个人主张转外地治疗的 / 174
    10.关于参加劳动能力鉴定 / 175
    11.如果工伤职工拒绝劳动能力鉴定 / 175
    12.当职工受伤的情形属于工伤,但不上级且药费不多,用人单位不想申报工伤认定时 / 176
    13.工伤已经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已出,与工伤职工谈及是否解除合同 / 176
    14.当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的赔付底线相差较多,无法达成一致时 / 176
    第五部分 常用资料
    第十八章 常用资料 / 179
    申请工伤认定操作示意图 / 180
    劳动能力鉴定操作指南示意图 / 1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表(2005 ~ 2014 年) / 181
    附件 工伤常用法律、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汇编
    附件A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 183
    1.工伤保险条例 / 184
    2.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195
    3.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 196
    4.工伤认定办法 / 198
    5.《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 / 202
    6.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 225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227
    8.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 243
    9.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 253
    10.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 258
    附件B zui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及规定 / 260
    1.司法解释 / 261
    zui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 261
    zui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 264
    zui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 267
    zui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 269
    2.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272
    附件C 地方性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276
    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 277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 283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指南2012(节录) / 286
    关于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申报工伤的处理意见 / 289
    关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 291
  • 作者介绍

    沙燕飞,毕业于扬州大学,中韩合资企业人事行政经理。三茅人力资源网专栏作家,《人力资源》杂志撰稿人,苏州仁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法务师讲师。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业务技能竞赛(调解员)冠军。信奉:研正方以明病理,擅偏方只求实效。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体系设计与风险管控,擅长工伤业务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指导。
  • 编辑推荐

    *遇到突发工伤,你是否毫无准备?
    *面对工伤认定,你是否思路全无?
    *面对赔偿谈判,你是否毫无底气?
    *面对无理取闹,你是否束手无策?
    资深劳动关系专家一一为您解答
    *一书在手,处理工伤不用愁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