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创新

书      号:9787113313746

丛  书 名:

作      者:徐爱新,赵素华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45

  •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怎么管等落地实施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辨析,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系统梳理,整体设计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保障等,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本书共分七章,包括劳动教育的基本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形式与路径、模式与方法、考核与评价、制度与保障,构建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
  •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劳动者的劳动素养既关系到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力供给的质量,还关系到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进程。2018 年以来,劳动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劳动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进行了规范设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迅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研究迅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
    教学体系是学校实施教学行为的规范体系,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总体,是教育者主动建构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教学保障等关键要素,是基于特定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面向特定教学对象,针对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等核心问题的顶层设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赋予了劳动教育“五育”之中“一育”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之前的劳动教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处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劳动教育急需破解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不同的教育类型,是培养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岗位劳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加职业或岗位劳动的职业准备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劳动教育,没有必要再额外加强劳动教育;也有人认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只需要在实践教学或实习实训中强调一下劳动教育的要求即可。认知决定行动,职业院校在落实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如何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本书力图回应和破解上述问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对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认识问题进行思考和辨析,针对教育实践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以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化、系统化、体系化建构,并基于实践探索给出成熟经验和典型案例,以供同行切磋借鉴。希望以教学体系研究为突破口,引发同行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思考,共同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因为著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目录

    第一章劳动教育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节劳动教育的发展演进第三节劳动与教育的关系第四节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关系第五节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第二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与任务第一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第二节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任务第三章劳动教育的理念与思路第一节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第二节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教学观第三节劳动教育的课程化建设思路第四节劳动教育的“五进”实施路径第四章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一节劳动教育的“三维三阶”教学目标 第二节劳动教育的“五大模块”教学内容 第六章劳动教育的模式与方法第一节劳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第二节劳动教育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第三节探索实践数字化劳动教育第四节劳动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第七章劳动教育的考核与评价第一节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的困境第二节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的理念与工具第三节“五维三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第四节“多元三度五维”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模式第八章劳动教育的保障与机制第一节劳
  • 作者介绍

    徐爱新,教授,教育学博士,河北省教学名师,1970年2月出生,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计算机装调技师资格证,中共党员,计算机高级操作考评员,河北省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讲课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于2009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精品课。近几年主持或参与了12项省、厅、院级研究项目、参编计算机专业教材8部、发表论文2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3篇)。2008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1项,2013年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1项,2017年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1项。赵素华,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宣化科技职业学院讲师。担任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汉语言教学、劳动教育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和主研课题6项,在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2022年获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2年参与建设(第三作者)“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该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曾获河北省“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张家口市优秀教师、新长征突击手、科研先进个人、张家口市冬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
  • 编辑推荐

    本书对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认识问题进行思考和辨析,以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化、系统化、体系化建构,并基于实践探索给出成熟经验和典型案例,以供同行切磋借鉴。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