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互联网+”微媒体: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媒体营销密码

书      号:9787113213183

丛  书 名:

作      者:刘兴隆 康咏铧 程子桉 董绍春

译      者:

开      本:小16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2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移动“互联网+”媒体营销领域的新著作,在传统媒体营销式微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焕发出来了勃勃生机,本书是从事多年传统营销的人士接触互联网后的转型之作,它不但深刻揭示了两者的不同,也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首次为纷繁复杂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快速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和升级提供了科学指导。几位作者是中国资深的实践派营销专家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杰出贡献者。第1-2章从认知层面介绍了传统营销、互联网营销和“互联网+”媒体营销之间的区别,以及营销的4个重要关键词和3个重要事件;第3-5章从思维层面讲解了移动互联网营销与互联网思维和粉丝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移动互联网营销的传播特征和模型、5大定位等内容,第6~9章从实际运作角度来系统讲解了互联网营销成交系统的建立、推广的策略;最后还讲解了移动互联网媒体营销与O2O;涵盖餐饮、百货、教育、服装、婚庆、传统媒体、地产、酒店等多个领域内容。
  • 前言

    法国科幻动作大片《超体》中结局的一句“I AM EVERY WHERE(我无处不在)”令人印象深刻。在女主角的脑域开发度达到100%之后,她便进化到了普通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由于她当下的身体已经没办法承受大脑活动需求的能量,于是将身体数据化,最后只留下一张U盘,只要有一台连上互联网的电脑,她就无处不在了。
    电影中人的身体可以数据化,那么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呢?
    如果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那么其中具有能动性的核心主体便是“人”。互联网为我们个体提供相关的技术平台支持。与此相联系的愿景就是实现人与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万物互联”的联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广告、APP等各种正在爆发的微媒体汹涌而来。我们已经感受到微媒体细菌一样无处不在的超强渗透力。
    1.究竟何为微媒体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媒体的使命是传递信息,其价值在于影响力。
    而这种影响可以应用在商业,引导某种趋势或潮流,让市场关注某种产品;可以应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制造舆论……当媒体成为传播的渠道时,其中被传递的信息就叫做广告。
    微媒体(Micro Media)是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例如微博等。其赢利点有三个方向:广告收入、传播费用和增值服务。
    2.微媒体有4个特征
    (1)增值性:
    信息源是指任何产生信息增值的发布。必须有信息的源头参与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微媒体网络,例如写一篇文章是信息源,对信息做一次有价值的修改、或者发布一条评论,都是信息源。

    (2)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是指微媒体整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由于都是微小的个体所发布的内容,风格、导向性、内容都会不同,很容易理解。
    (3)传播性:
    这种传播指的是自发的传播而不是通过报亭这样的发布渠道,通常需要两个条件:① 信息源对信息公开;② 传递路径上没有障碍。
    (4)选择性:
    由被关注到被谈论,再到被传播,这是用户筛选的必然结果,信息的优胜劣汰在此自然形成。
    而在Web 2.0时代,很多人开始把博客叫做媒体,现在很多人把微博、微信叫做微媒体。其实这不准确,应该把许多个微小的博客、微博等平台所组成的整个信息传播网络看做一种媒体,而且这种媒体的规模已经达到所有人不容忽视的程度,并与所有传统媒体不同。以后会出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微媒体形式。
    基于微媒体创造出的内容简单易懂。内容的制造者和接收信息的阅读者是面对面的强关系,阅读者可以通过关注、取消关注、订阅、加粉等具体操作,有选择性地阅读。二者的互动性比传统媒体强百倍。
    我们习惯把类似新浪这些大型门户网站称为媒体,这些网站由大型企业运作。相对门户网站而言,个人运营的网站就是一个微媒体,这也意味着用户与网络和企业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与智能。微媒体帮助无数制造商和消费者迅速找到彼此,帮助创业者找到“天使投资人”。作为新生力量,微媒体还在成长,它将具备更强大的渠道、营销匹配能力。
    微媒体时代,我们的知识形态发生了改变,信息传播的模式也在改变,相应的,我们所处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都在改变。
    第一,知识形态,包括我们知识的交流和储存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互联网上一天的信息量,相当于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信息。如今,出门绝对不能忘记的三件事基本是:钥匙、钱包和手机。
    随着智能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手机从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工具。通过手机每天获取的信息相当于刻录几百万张光盘。这些新事物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和知识形态。曾经很多我们自认为难以接受的事物,如今也能平淡看待。例如,在几年前你问别人“吐槽”是什么意思,对方一定会睁大眼睛看着你这个“怪物”,而今天即便上了年纪的用户也可以透过手机等众多微媒体形式,更容易地接触并理解“吐槽”这个词。
    第二,信息传播方式,不只是单纯的改变,更多的是在转型、升级。从前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传递的。如今报业的影响力和销售额越来越低,电视的使用频率也开始逐年下降。而全球广告额的深入开始超越传统媒体,这意味着我们未来接受信息的方式会发生重大改变。
    有了更方便的微媒体之后,我们对信息的解读也发生了变化。几年前的两会期间,有那么多的信息可以报道,但偏偏有人选择了去爆料代表们身上的各大名牌。当这些信息通过更多微媒体传播开来,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超乎想象。渐渐地,某个事件的舆论场所也在发生变化。
    3.凭什么相信你说的
    从哲学内涵的角度而言,新事物的发展势必要经历一个坎坷而曲折的过程。
    新事物产生之初,总是不完善的、弱小的,但它在与暂时强大的旧事物的斗争中,最终会取得胜利。
    微媒体伴随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应运而生,同样属于新生事物,需要我们慢慢吸收、消化其中精髓。
    你或许会问,既然是新事物,我凭什么相信你说的?
    你可以不信网络新闻媒体洋洋洒洒的报道,但你有必要相信本书作者刘兴隆对微媒体的诠释。
    作者对微媒体这一新事物的理解并非空穴来风。刘兴隆老师是微赢新微商引领者、中国著名企业家、中国著名实战微营销专家,微商界实战培训殿堂级讲师,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行业积累。
    2014年11月,投身于微商行业,短短半年内受到了众多微商从业者和媒体好评;
    2015年,独创了“微商团队化管理”、“微商企业化经营”课程,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全新的营销课程。
    微媒体驾临,当一系列变化不请自来,对企业而言必然危与机并存。本书作者将以最精准的方式带你拥抱互联网+时代的微媒体,化危为机。
    微媒体颠覆了我们接触、交互信息的方式,其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我们对它的认知与思考。从纸质媒体的衰落到互联网的兴起,再到移动设备成为社会化的主流媒体平台,微媒体不会是一个终点。迭代是永恒的主题。
    可以肯定的是,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传播品牌的需要,我们该如何看待微媒体,企业如何花最少的钱进行最有效的传播?如何利用微媒体与时代“共舞”、共赢?怎样将微媒体变成有利的营销工具?怎样克服互联网+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对用户的冲刷?怎样从微媒体平台中脱颖而出?是随波逐流,还是原创为王?如何正确使用微媒体,怎样成为主动的信息使用者和传播者?
    诸如此类问题作者都将在本书中为您一一呈现。帮助读者朋友认知微媒体的必然性,在大趋势中拓宽视野、打开思路。让所有企业人和渴望与互联网+时代“共舞”的读者朋友,不仅仅关注信息本身,更了解信息的全新载体——微媒体。
    PART1揭秘了微媒体驾临,各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种种现状。举例并阐述了这些企业是如何利用微媒体和传统企业抗衡的,例如爱屋及乌若不是借着互联网和微媒体的东风,根本没有机会活下来,更别说和链家分庭抗礼了。可见,传统企业没有和微媒体结合很容易就落后了。
    PART2说明新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是1+1等于几这种简单的问题,微媒体不是想做就做,本章总结了做微媒体之前应该完成的三场革命,即在微媒体趋势下的全新营销革命;互联网+浪潮下的5种思维革命;改变传播方式的传播革命。
    PART3从实际出发,总结了做微媒体的具体落地方法,分别从品牌、内容、视频、APP、终端微媒体几个方面诠释了互联网+时代的微媒体战略。
    《圣经》里的第一句话是“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世界有了光,世界就存在了。微媒体时代到来,如同上帝第二次创造世界,第二次为世界带来光。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利用微媒体,成为一个信息使用或传播的主动者,让光芒永远照耀我们所处的、越来越进步的世界。

  • 目录


    PART1 微媒体驾临,各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第1章 互联网+微媒体成新贵 / 001
    第1节 互联网+房地产:未来社区商业模式 / 003
    第2节 互联网+通信业:开启移动互联世界 / 005
    第3节 互联网+出版业:话语权转移给读者 / 008
    第4节 互联网+教育业:个性化的在线教育 / 011
    第5节 互联网+餐饮业:外卖服务提升品质 / 012
    第6节 互联网+新闻业:新闻业务物联网化 / 014
    第7节 互联网+物流业:助力物流行业升级 / 016
    【结论】传统媒体败给微媒体的症结——微媒体可以无孔不入 / 020

    第2章 互联网+环境下,微媒体是一种机遇 / 022
    第1节 “互联网+”,全球所有企业在同一个市场厮杀 / 023
    第2节 麦肯锡报告:互联网使我国中小企业成为“小微跨国企业”/ 025
    第3节 “烂”大街的苹果:敢革自己的命 / 027
    第4节 亚马逊的贝佐斯哲学:GradatimFerocite 31(稳步勇进)/ 030
    第5节 问道马云:每次变革都是一次机会 / 031
    【结论】微媒体是大势所趋,它见证了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适应能力…… / 033

    第3章 新互联网企业PK传统型企业:微媒体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 035
    第1节 “美拍PK微视”:一场关于短视频的鏖战 / 036
    第2节 “爱屋吉乌PK链家”:新老房产中介的对决 / 042
    第3节 “叮当送药PK好药师”:医疗界的“生死时速”/ 043
    第4节 “饿了么PK美团外卖”:外卖引发圈地大战 / 045
    第5节 “悠先点菜PK外婆家”:刮起APP点菜风 / 047
    【结论】互联网+环境下,微媒体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 049
    PART2 微媒体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做微媒体前,先革自己的命
    第4章 营销革命:微媒体趋势下的全新营销 / 052
    第1节 微媒体让你不砸钱也可以做广告 / 053
    第2节 微媒体+创意:凉茶领导者加多宝 / 055
    第3节 微媒体+整合:资源整合出的专车 / 057
    第4节 微媒体+移动:边看电视边买周边 / 059
    第5节 微媒体+电子商务:淘宝也能购房 / 061
    第6节 微媒体+大数据:“实时票房”之谜 / 063
    【结论】互联网+新形势下,传统营销没落是必然 / 066

    第5章 思维革命:做微媒体,你需要4种思维 / 068
    第1节 数据思维:若不掌握大数据,企业就如同盲人上战场 / 069
    第2节 互联思维:孤岛型企业下沉,和用户互联是生存王道 / 071
    第3节 内容思维:得痛点者得天下,企业能否戳中用户痛点 / 072
    第4节 平台思维:成为收门票的人,懂得借力才能活得长久 / 074
    【结论】关于微媒体思维的几个误解 / 076

    第6章 传播革命:传播率有多高,看企业有多大的“舍得” / 078
    第1节 舍得研究:微媒体让每个人有15分钟的成名商机 / 079
    第2节 舍得学习:做一家有互联网思维的“学习型”企业 / 083
    第3节 舍得下本:尝试性地探索、实验新产品,不怕试错 / 088
    第4节 舍得转型:当外部环境变化时,第一时间迅速反应 / 090
    【结论】身处“特殊时期”,既不能盲人摸象,也不能做温水青蛙 / 092
    PART3 互联网+时代,微媒体怎么做
    第7章 无孔不入:用微媒体打造你的品牌 / 095
    第1节 微媒体给品牌带来什么 / 096
    第2节 品牌三要素:价值、声音、故事 / 097
    第3节 品牌衍生品的蝴蝶效应 / 100
    第4节 迪士尼:潜藏在你周围的全球性品牌 / 101
    第5节 “中国好声音”的品牌延伸策略 / 103
    【结论】微媒体让品牌走向世界 / 105

    第8章 微媒体360°营销:左手盲点,右手痛点 / 108
    第1节 内容重塑看脸的时代也看“芯”/ 109
    第2节 打造多元化内容的十大要点 / 111
    第3节 博客:把伊利牛奶给最爱的人 / 114
    第4节 微博:满屏尽是“凡客体”/ 115
    第5节 事件:最吸引人的昆士兰旅游局招聘 / 118
    第6节 自制:屌丝男士与万万没想到的逆袭 / 120
    第7节 微电影:NewBalance的流行秘语 / 123
    【结论】有品质的内容是让用户记住你的王道 / 125

    第9章 动态吸引力:再不做微视频就晚了 / 127
    第1节 当Dior都开始发视频小广告,我们还矜持什么?/ 128
    第2节 微视频,品牌推广的前沿阵地 / 130
    第3节 微电影,让营销“可口化”、“可乐化”、“软性化”/ 132
    第4节 手机视频,吸引视频消费大户的眼球 / 134
    【结论】人类原始本能决定动态更吸引眼球 / 137

    第10章 创造你的企业APP:成败在此一举 / 139
    第1节 APP购物,传统电商的革命 / 140
    第2节 王国的诞生:APP魔力究竟有多大 / 142
    第3节 选对类型,有的放矢出成效 / 144
    第4节 参与感,让APP先声夺人 / 145
    第5节 判断优劣,让营销水到渠成 / 146
    【结论】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总结和迭代 / 147

    第11章 决战终端微媒体:移动掌控营销 / 150
    第1节 势不可挡的移动消费群 / 151
    第2节 iPhone王朝与iPad诱惑 / 152
    第3节 手机“云”存储,让信息从实时到随时 / 153
    第4节 让用户随时找到你的二维码平台 / 156
    第5节 移动支付,微媒体的助推器 / 158
    【结论】现在开始做移动营销还不晚 / 160

    第12章 微媒体新势力:从万物互联到万众狂欢 / 162
    第1节 社交媒体:微媒体平台,人人都是自媒体 / 163
    第2节 网络媒体:随波逐流是最失败的创意 / 164
    第3节 移动媒体:创造移动互联网新生态的微信 / 168
    第4节 数字媒体:新旧媒体共赴转型的盛宴 / 170
    第5节 户外媒体:开启人屏互动掘金新时代 / 172
    【结论】若不能拒绝,就拥抱吧 / 173

    附录1:关于本书中出现的名词解释 / 176
    附录2:中国互联网公司最新阵亡名单 / 179
    附录3:作者“微商团队化管理”课程一览 / 189
    后记:《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45.53亿总票房之思 / 191
  • 作者介绍

  • 编辑推荐

    互联网+环境下,微媒体是一种机遇;“互联网+”微媒体,让更多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