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itImage.title$
$itImage.title$

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专家案例版)

书      号:9787113229887

丛  书 名:

作      者:九天科技

译      者:

开      本:小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55

  •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多位知乎人气红人的精彩评论及文章,不仅保留了关于肢体语言揭秘、微表情心理学等深受读者喜爱的精华内容,还新增加了思维认知心理学等当下广受关注的热点内容,并根据当前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新调整。本书将为您创造一个通俗易懂的心理学世界,助您成就自己,读懂他人,在商场、职场、情场中无往不利!
  • 前言

    前 言
    PREFACE

    你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看不透,想不通,放不下,改不了,忍不住……”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它们会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制造痛点,如果不加以疏导,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纠结,越来越困惑。
    朋友之间的态度转换、恋爱男女的心理感受、职场交际的进退往来、谈判场上的攻防战守……他们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对方是善意,还是另有图谋?
    为什么悲观、生气的情绪总会时不时地充满我们的脑袋?为什么我们总是显得浮躁而焦虑?难道是我们的情绪出了问题?
    为什么我们相对于别人既内向又孤僻?为什么我们会有自卑而又偏执的倾向?难道是我们的性格不完善?
    为什么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会存在侥幸心理?为什么我们总是一边发牢骚一边羡慕别人的成功?我们的行为究竟透露出怎样的一种心理?我们又该如何解救自己?
    不必烦恼!本书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本书将全面解析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助您快速提高沟通谈判和人际交往能力,让您在商场、职场、情场中无往不利!
    本书中还列举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例,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为您进行解析和探讨。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会为自己的各种行为与情绪找到根本的来源,进而为它们找到释放的出口,让您不再饱受不良情绪的折磨。
    为了满足读者对心理学知识日益迫切的需求,我们特别组织了心理学专家编写了《人人都要用到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上一版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认可,销量也是节节攀升。本着时时出新的原则,我们再次精心推出了全新升级的《人人都要用到的心理学常识(专家案例版)》。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书汇集了十几位知乎人气红人的精彩评论文章,通过数万知乎用户的投票认同与支持,与读者一起分享知乎红人更多的经验、知识和专业见解。
    本书不仅保留了上一版关于肢体语言揭秘、微表情心理学以及重口味心理学等深受读者喜爱的精华内容,还新增加了思维认知心理学等深受读者关注的热点内容,并根据当前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新调整,使其更具实用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并非深奥难懂的科学理论,心理问题也并非只有付费咨询这一条解决途径。学会心理学常识,应用心理学技巧,就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烦恼和难题。本书将为你创造一个通俗易懂的心理学世界,在列举常见问题的基础上辅以专业的心理分析,以知乎红人的专业视角带领你轻轻松松学会心理学常识,有条不紊地处理情绪和压力。
    生活本不复杂,只要你懂自己的心,顺便懂点儿别人的心。学会心理学,你就拥有了实用的智慧,找到了通往幸福和成功的捷径。愿本书助您一臂之力!

    编 者
    2017年3月
  • 目录

    第一章 掌控情绪才能掌握自我——情绪自控力
    一、坏情绪是身体健康的蛀虫 / 2
    二、愤怒: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好处 / 2
    三、胃是能表现情绪的器官 / 3
    四、阑尾炎的发作也会看心情 / 5
    五、导致皮肤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你的不良情绪 / 6
    六、情绪性疾病不会因智商高而豁免 / 8
    七、提升自控力从此不再是难题 / 9

    第二章 定格在1/25秒的瞬间——微表情
    一、你的脸泄露了你的秘密 / 21
    二、面部表情帮你辨别真话与谎言 / 23
    三、转动的眼球是在表达什么 / 24
    四、眨眼频率泄露出的秘密 / 26
    五、七十二变的嘴唇 / 28
    六、不甘寂寞的下巴 / 31
    七、丝丝秀发表露真性情 / 35
    八、双手是内心的一面镜子 / 36
    九、涨红的脸代表了什么 / 37
    十、笑容里暗藏的“杀机” / 40
    十一、皱起的眉头代表什么意思 / 41

    第三章 走进内心的通道——无意识行为
    一、“告诉你个秘密” / 44
    二、“我是为你好”更是为了自己 / 44
    三、相亲时女性表现无奈的真实心理 / 45
    四、合影时总喜欢站在中间的人,是容易感到寂寞的人 / 46
    五、总是说“绝对”是因为缺乏自信 / 47
    六、认真的人,喝醉后容易“剧变” / 48
    七、看日程簿解读人的性格 / 49
    八、走路匆忙的人容易犯低级性错误 / 50
    九、赞美别人是为了让别人赞美自己 / 51
    十、双腿张开和双腿并拢各是什么心理 / 52

    第四章 人人都是贪心不足——欲求不满
    一、失落时喜欢购物和酗酒是出于什么心理 / 54
    二、暴饮暴食背后的秘密 / 54
    三、为什么权贵更容易让人产生忌妒心理 / 55
    四、金钱是衡量人类价值的标尺吗 / 56
    五、学着享受消费的过程 / 58
    六、追求长寿是因为害怕死亡 / 59
    七、人类物质成瘾的起因 / 59

    第五章 人们习惯“对号”入座——归属心理
    一、“圈子”带给人们安全感 / 68
    二、球迷疯狂的原因 / 69
    三、老乡在异地相见也喜欢说家乡话 / 70
    四、自杀也会有“集体” / 71
    五、离开“圈子”我们会怎样 / 72
    六、如何在职场中建立自己的圈子 / 74
    七、“赖”班的人没有归属感,容易心理崩溃 / 78
    八、怀旧:从共同的记忆中寻找归属感 / 80

    第六章 隐藏在深处的心灵地图——特殊癖好
    一、人为什么对自己的臭袜子“情有独钟” / 82
    二、为什么赌博让人欲罢不能 / 82
    三、喜爱浓妆的女性其实内心拘谨 / 84
    四、只有实心眼的人才会用力捻灭烟头 / 85
    五、挠头代表什么 / 85
    六、毛茸茸的东西为什么让人有触摸的欲望 / 86
    七、喜欢追求时尚的人真有时尚触觉吗 / 87
    八、折叠伞不离身是在担心什么 / 88
    九、“V”字手势解读未知的性情 / 89
    十、经常改变形象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 90

    第七章 探索人性隐秘的空间——重口味心理
    一、被多个灵魂瓜分的身体 / 94
    二、都市白领的克星——强迫症 / 98
    三、特定对象恐惧症 / 99
    四、健康的“刽子手”——抑郁症 / 102
    五、让人不齿的性取向——恋童癖 / 105
    六、导致肥胖的祸根——贪食症 / 106
    七、特殊情结——恋物癖 / 108

    第八章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抓住心理软肋
    一、“烟圈”刻画出了你的内心 / 111
    二、双手叉腰是在做进攻的准备 / 112
    三、低头耸肩:微妙的表达 / 114
    四、双腿交缠代表顺从的意味 / 116
    五、压低下巴是对你的否定 / 118
    六、起跑者的姿势代表他想离开 / 120
    七、眼镜是拖延抗争的工具 / 122
    八、注意到了吗:他的手在做无用功 / 123

    第九章 揭秘客户的潜在心理——商务活动中的小动作
    一、点头像鸡啄米一样是什么心理 / 127
    二、说话时摸鼻子可能是说谎的信号 / 128
    三、对方突然整理领带是什么意思 / 128
    四、闭上眼睛听人说话是因为不想继续听吗 / 129
    五、不停地晃腿是内心焦躁的外在表现 / 130
    六、常常用手转笔的上司是因为无聊吗 / 131
    七、伸出双手与人握手的人是很热情吗 / 132
    八、下属靠近时跷起二郎腿的上司是什么心理 / 133
    九、从安排工作的行为破译上司的心理 / 134
    十、过分的深度鞠躬可能是因为拒绝接受 / 135
    十一、看下属的座位位置来判断他的工作热情 / 136
    十二、道歉张口就来是因为心里毫无歉意 / 137
    十三、常使用专业术语的人是什么心理 / 138
    十四、为什么有些同事不喜欢接电话 / 139
    十五、总喜欢半路插话做总结的人是想表达什么 / 140

    第十章 洞悉行为背后的动机——日常行为
    一、爱照镜子是因为臭美吗 / 143
    二、选择靠边座位是为了防止别人进入自己的空间 / 144
    三、在自动扶梯上还要自己上楼的人是什么心理 / 145
    四、点餐时为什么会“先来一杯啤酒” / 146
    五、男性失恋后更容易为情所伤 / 147
    六、如何平衡工作和“另一半”的关系 / 148
    七、自我妨碍:“我只是没努力而已” / 150
    八、看到队伍就想加入其中的心理 / 152
    九、自我中心主义者总是喜欢讲述自己的不幸 / 152

    第十一章 解读男人和女人的真心——交往习惯
    一、忌妒是因为爱情吗 / 156
    二、戒指是束缚的意思吗 / 156
    三、根据食量判断对方对你的感觉 / 157
    四、不太熟悉的女性找你商量事情,她的意图是什么 / 158
    五、口头上总是贬低自己的女性是什么心理 / 159
    六、女朋友舔嘴唇是在发出诱惑的信号吗 / 160
    七、女性接触男性的身体,说明有戏 / 160
    八、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为什么总是难以开口 / 161
    九、她说话的声调为什么突然提高 / 162

    第十二章 建立彼此信任的捷径——心理策略
    一、识破对方心理,赢得信任 / 166
    二、自己人效应——赢得信任的秘密 / 171
    三、走进他人内心的捷径:有效倾听 / 175

    第十三章 伪装的情绪下隐藏的是什么——沉静或动荡
    一、紧握的双手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你的心 / 181
    二、借助脚部抖动缓和紧张情绪 / 182
    三、隐藏的手肘是为了什么 / 184
    四、了解抓挠后颈的含义 / 186
    五、摆弄衣袖:内心不安的表达 / 188
    六、脚踝相扣:掩饰内心的惊慌 / 190
    七、抓握式的双臂交叉姿势——需要安全感 / 192
    八、自我拥抱式的抱臂方式:紧张情绪的宣泄 / 194

    第十四章 姿势决定气势——强势或弱势
    一、“圈地”姿势,划定自己的主权范围 / 197
    二、借助强势的目光增强内心的自信 / 198
    三、传达支配意味的动作:双腿叉开 / 200
    四、争取主动的方式——握手时将手掌翻转 / 202
    五、尖塔形手势带给你自信 / 204
    六、留在口袋外的拇指在告诉你什么 / 206

    第十五章 揭开人性的神秘面纱——兴趣爱好识人心
    一、开车习惯暴露真性情 / 210
    二、拍照姿势更能表露你的性格特点 / 212
    三、服饰折射出人的内心 / 213
    四、见字如见人:字迹暴露内心所思 / 216
    五、背包姿势反映你的职场性格 / 218
    六、站姿是性格的一面镜子 / 219
    七、走路姿势揭开众生相 / 221
    八、从睡姿看一个人的性格 / 223

    第十六章 拓宽幸福的梯度——轻松减压
    一、放弃疑心,建立信任 / 226
    二、学会爱自己的工作 / 227
    三、健康的兴趣爱好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 228
    四、体会别人的优点 / 231
    五、拥有乐观的心态才能活得更好 / 233
    六、不做圣人,允许自己犯一些错误 / 236
    七、现在很火的填色书,真的能减压么? / 238

    第十七章 延长爱的保质期——感情维系
    一、爱情初期的激情无法保持长久的原因 / 240
    二、为什么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 241
    三、异性密友为什么不被人接受 / 245
    四、如果分手,如何做到好聚好散 / 247

    第十八章 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思维认知心理学
    一、“kiss心理学”——为什么接吻时要闭上眼睛 / 253
    二、下意识仰看电梯楼层数,是什么在作怪 / 254
    三、“有始有终”的背后——趋合心理 / 255
    四、“登门槛效应”与“留面子效应”为何让人无法招架 / 258
    五、选择恐惧症,我该怎么办? / 260
    六、整形上瘾?幻丑症导致的强迫行为 / 263
    七、冷热水效应:职场中人不可不知的“心招” / 265
    八、冒充者综合征:“我的优秀,只是因为运气好?” / 268
    九、你真的是“社交形象焦虑症”吗? / 269

    第十九章 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选择
    一、退休焦虑症的成因 / 275
    二、工作的热情需要被鼓励和赞赏 / 277
    三、“拿手绝活”让你充满自信 / 279
    四、“好为人师”的人为什么被讨厌 / 280

    第二十章 让你的潜意识开口说话——绘画心理学
    一、对图画的整体分析 / 282
    二、整体线条和其他情况分析 / 287
    三、解析“房”里隐藏着的秘密 / 288
    四、破解“树”的奥秘 / 295
    五、挖掘自画像的秘密 / 304
    六、《房树人》绘画作品案例心理分析 / 310
  • 作者介绍

    九天科技,致力于精品图书的创作,拥有多位资深经济学者、心理咨询师和相关方向的创作人员,是一支以自主创新为特点的优秀团队。
  • 编辑推荐

    多位知乎人气红人倾力打造;
    多年丰富心理学常识经验与您分享;
    筛选并提炼读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轻松并严谨地做自己的心理学顾问。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