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互联网+时代的7个引爆点

书      号:9787113207328

丛  书 名:

作      者:新浪科技

译      者:

开      本:小16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9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关注的是互联网时代种种现象的底层逻辑。书中先是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分离的宏观视角描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根本特征,接下来又从打造产品的模式、经营社群的方法、技术的发展脉络、竞争方法的改变、文化上的影响等具体的视角来进一步分析和验证这些特征。虽然这一过程中牵涉到的具体业务领域非常多,从社交网络到电商再到转车等都有涉及,但因为根本目的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使用了基本统一的分析方法,都是先尽可能的尝试打造清晰的概念边界,并依靠必然逻辑和某些相当于不变量的假设进行综合与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是可以避免随性的发挥,并且逻辑森严。
    公司起落,成败过手虽然万众瞩目,但确实如上所说只是一种偶然与机巧。只有透过这些偶然现象才可能发现主导成败的本质力量和必然性,这才是本书所要关注的底层逻辑。从这个角度看,本书适合关注互联网,对互联网时代究竟带来了怎么样的改变存有困惑并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
  • 前言


    前 言
    FOREWORD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购物、出行、学习、教育、娱乐、阅读等,随便哪里都有互联网的影子。但如果《奇点临近》里的观点是对的,那我们事实上身处在一场巨大变革的前夜,而不是尾声。这样一来,在这个时间点,偶尔把视角拉高,超然地看看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有意义的。
    在这本书里探讨偶然与必然,本质与细节时,我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本质上的趋势决定大尺度时间上的走势和必然性,而细节则决定具体差异(包括短期成败),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比如说:人的本质特征是能思考,有一个头,会衰老,寿命有限等,这是人的本质特征,但区别不同的人的特征却不是这些,而是性格、肤色、发色等细节。
    再比如说:软件本质上是只有人才能处理的东西,因此公司中程序员群体的衰落一定会导致软件自身的衰落,只有优秀的程序员群体,才能保证软件的持久成功,这是必然性。但优秀的程序员却不一定确保当前项目成功,任何人在细节上的小疏忽,都可能导致软件在市场上崩溃、死锁、进而导致灾难性后果,这就是偶然,是细节决定成败。
    所以成败本身虽然万众瞩目,但对个体而言却只是一种偶然和机巧。当事人可以很努力地平衡本质上的追求(长期视点)和细节上的追求(短期视点),但变更的始终是一种成败可能性。
    公司起落,成败得失虽然万众瞩目,但确实是一种偶然与机巧,这本书里的文章关注的其实不是成败本身,而是主导成败的本质力量和拥有历史必然性的契机。
    本书中部分文章也曾发表在“新浪科技[创事记]专栏”,这里并不是要求大家毫无保留地相信我所讲的观点,我是想要提醒大家认真思考目前已经即将形成的体系,在互联网+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是我的目的。
    编者
    2015年7月

    序 言
    PREFACE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可以“+”什么呢?这是每一个创业者甚至是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都该去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只是机械的将一些公司的成功案例罗列出来,显然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公司的成败,与其发展过程中的市场背景以及机遇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些背景和机遇,妄图通过复制这些企业的经验来取得成功,显然就落入了“刻舟求剑”的滑稽境地。但可惜的是,热衷于“总结经验+复制”式发展理论的互联网公司,在如今的时代并不罕见。
    这些公司中,一部分是将海外企业的模式复制到国内而不经本地化改造,也就是所谓的C2C(Copy to China)。尽管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提到,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条捷径,但其实走这条路的成功率并不高。即便是海外的互联网公司亲自将其模式搬入中国,也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易贝以及雅虎中国。
    另一部分公司我们可以称为潮流追随者,他们看到电商赚钱就一窝蜂的做电商,看到社交火了就做社交,看到游戏利润高就扎堆做游戏。结果就会如团购最火年代的“千团百团”,绝大多数成为了商战中的炮灰。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中,我们无法通过总结经验来得到万能的钥匙。但正如在运气至上的赌局中,仍然会有胜多负少的高手出现,同样在互联网+这场时代的大赌局中,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技巧来提升自己的获胜概率。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种种现象中的底层逻辑,窥探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让互联网从业者在时代的风口形成之前,便占据有利的位置。
    本书作者先是从宏观视角描述了互联网时代的根本特征,接下来又从打造产品的模式、经营社群的方法、技术的发展脉络、竞争方法的改变、文化上的影响等具体的视角来进一步分析和验证这些特征。虽然这一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业务领域非常多,从社交网络到电商再到专车等都有涉及,但因为根本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且使用了基本统一的分析方法,所以可以让读者在一个严密而有序的逻辑中,逐步抓住时代发展的脉络。
    随大势而行,成功就容易了许多。而在如今这个机遇风险并存的时代中,保守或许不会有损失,却将错失这个巨大的时代风口,作为对成功有野心的创业者,应该要号准时代脉搏,在恰当的时机就应该敢于showhand。
    新浪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个比较严肃的新闻门户网站,绝大多数的人对我们的定位是一个新闻资讯的提供者。但是我们也在尝试对时代的发展趋势做出解读,进而在自己的内部做出变革。
    从新浪大平台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孵化出了微博这样的国民级产品。在财经科技事业部内部,我们紧跟时代风口,开辟了创业频道,力图通过我们的媒体渠道,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我们也和南方基金一起,推出了i100、i300指数基金,这是一条用大数据改造金融、理财产品的道路,我们希望把投资者在新浪财经上阅读点击率和情绪行为反映在产品上。随后,我们即将正式推出的理财师产品,也算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尝试。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虽不敢言必胜,但我们走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上,就必然不会输。坚信自己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互联网+时代,与诸位共勉。


    新浪财经科技事业部总经理,新浪网副总编辑
    邓庆旭
    2015年8月




  •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篇 在众创时代找风口
    抢占意识空间制高点 / 2
    互联网带给我们什么 / 3
    一种新的玩法 / 7
    现实中的互联网思维与非互联网思维 / 9
    互联网思维的模式与产品开发 / 11
    互联网思维下需规避的坑 / 13
    互联网思维下的狂热、浅陋、荣光与思辨 / 14

    风口淘金术 / 18
    请在风口淘金 / 19
    敢问路在何方 / 21
    用“+模式”颠覆原有形态 / 23
    摸准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脉络 / 25
    颠覆式创新:在巨头的獠牙下另立山头 / 27
    加法不是人人都会做的:请当心“雄狮效应” / 31

    错维竞争 / 35
    为什么容易僵持在红海中 / 36
    什么是错维竞争 / 38
    为什么错维竞争得以存在 / 39

    正合奇胜 / 42
    免费时代的价格战,一个不得不做的游戏 / 43
    这是一次基于场的竞争 / 45
    以正合以奇胜 / 46
    注意力,注意力,还是注意力 / 47

    得粉丝者得天下 / 49
    粉丝这事的边界 / 50
    社群的种类与起航的动力 / 54
    社群的培育 / 57

    起于产品成于平台 / 60
    产品、运营与平台的关系 / 61
    平台思维的先与后 / 63
    创业的两种活法与死法 / 65

    跨界与转型,寻找合适的转身契机 / 70
    历史到底是包袱还是财富 / 71
    三千年未变的组织结构 / 73
    从转型和跨界的角度再看组织形式 / 75

    第二篇 互联网企业深度剖析
    给中国的互联网大佬排排座次 / 78
    下一代“BAT”公司会出自哪里 / 82
    雷军到底想带小米干点什么 / 89
    手机江湖事:华为、联想与小米的三种突围思路 / 94
    2015年会不会是微信由盛而衰之年 / 98
    剖视微商:人际关系能产生多大的利润空间 / 102
    Windows会不会变成另一个Android / 106
    为什么微信做企业号必然失败 / 110
    谁是手机江湖里的王者,小米、华为还是它们 / 114
    零毛利率视角下的手机大厂 / 120
    肉搏的时候请不要耍流氓 / 125
    SNS 2.0:用归属感打败微信 / 129
    从《参与感》看小米模式的创新与隐忧 / 136
    锤子手机降价与其用户定位严重冲突 / 142
    马云说的到底对不对,京东到底行不行 / 146
    如果互联网推倒商业银行,谁是金融界的阿里巴巴 / 151
    任正非的开明专制能否促进华为创新 / 156
    凯文?凯利到底哪里错了 / 162





  • 作者介绍

    新浪科技:新浪科技是新浪网最重要频道之一,为您带来24小时滚动新闻报道;
    李智勇:新浪科技频道创事记资深专栏作家
    最及时权威的TMT产业及事件报道平台;
    专注于互联网、创业、IT业界、电信、手机和科普等新闻资讯;
    新浪科技报道创新趋势、采访科技之星,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新浪科技关注科技新品、行业会议、重要展会;
    新浪创业依靠创业路演、创业沙龙、公开课等形式搭建投资者与创业公司的桥梁;
    截至目前,新浪科技官方微博粉丝已逾千万。
  • 编辑推荐

    ※ 新浪科技频道官方出品
    ※ 创事纪栏目最具人气作者李智勇倾力之作
    ※ 看懂互联网思维、抓准创业最佳时机
    ※ 深度剖析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战略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