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突袭苏联

书      号:9787113204624

丛  书 名:时刻关注

作      者: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0

  • 内容简介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入侵,此次行动使用了公元12世纪著名的十字军东征领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的名字作为代号,这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行动。实质上,这场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激烈的冲突,是希特勒的贪婪欲望——向东方扩展德意志帝国的版图,为日耳曼民族夺取所谓的“生存空间”——长期恶性发展的巅峰。德军兵分三路进军苏联:北方集团军群受命占领波罗的海诸国和“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朝着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心脏莫斯科推进,南方集团军群进军粮食和石油产区乌克兰。在短短6天之内,纳粹国防军就占领了里加、明斯克和利沃夫。中央集团军群更是长驱直入,突入苏联国境纵深达200英里。
  • 前言

    1939年至1941年,当法西斯德国的钢铁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时,苏联这个东方的巨人正在默默地进行着战争的准备。然而苏联顾虑远东日本的威胁,不愿意过早地卷入战争。德国在实现侵略野心的蓝图上,选择波兰作为最初的目标,其后就是通过闪电般的大规模袭击,一举摧毁法国,再乘胜追击,横扫整个欧洲,甚至打通英吉利海峡。要实现这一冒险计划,就必须稳定自己的后方,使苏联不会加入战局,并能向德国提供开动战争机器所必需的能源和物资。就这样,德国和苏联这两个原本不共戴天之敌为了共同的利益达成了暂时的友好妥协。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国际外交史上最为复杂、也最富戏剧性的事件之一,这个外交场上的“双赢”,既为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保障,也为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争取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但希特勒却是一个根本无法与之做交易的人,何况这个阴谋家时刻没有忘记他进军东方的“理想”。因此,虽然斯大林作出了当时看来唯一明智的选择,却还是没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1940年,当希特勒的跨海征英的“海狮”计划遭到挫折后,他又将目光重新对准了了东方。经过一年多秘密而详尽的准备,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终于由一纸方案变成了几百万军队的庞大行动。
    1941年6月22日,当300万德国军队从15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突然袭击时,苏联部队几乎毫无准备,大量指战员在睡梦中就牺牲了。德军的突然行动给了一直执迷不悟的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当头一棒,以至他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恢复冷静清醒的判断。这种突然袭击也使苏军的高级将领们陷入非常困难的局面,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很多苏联部队可以说是被己方混乱的指挥推到了德军的炮口之下。德军闪电般的快速进攻的势头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大量苏军主力野战军还没有展开作战就已经被合围。在此后的两个月里,苏军仍处于下风,在北方列宁格勒被包围,在中央莫斯科已经失去了屏障,在南方更是大批部队被德军围歼……
    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的规模最大的闪击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成功的闪击。这次闪击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想的目的,却也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面对一个势均力敌的强大对手,在很短的时间内侵占了对方大片领土,歼灭了上百万的苏军,几乎直捣苏联首都;而拥有庞大陆军部队和巨大战争潜力的苏联,在德军的钢铁洪流面前,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个巨人在德国密集的重拳打击之下,晕头转向、摇摇摆摆,跌倒后险些爬不起来。
    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到白俄罗斯斯摩棱斯克,从乌克兰基辅到俄罗斯维亚济马—布良斯克,苏军的主力兵团一次又一次地被德军的铁翼包抄装入口袋,进而被全歼。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首府相继陷落,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也陷入重围,莫斯科直接面临敌军的威胁。这场战争可以被写成一本经典的军事学教科书。因为在战争中,德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几近完美的歼灭战,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冯·博克等一系列军事指挥天才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立足于世界军事家的人物长廊。在他们出色的指挥下,德军充分展示了“闪击战”理论的优势和装甲部队的强大战斗力。然而这又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因为就是这一系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役,实质上却是在为未来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德军一次次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同时,也在一次次丧失取得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机会。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力,而德军最迫切需要的却是时间,可以说德军的胜利,是在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苏联的人口。在以小侵大的战争格局中,这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因此在接连不断的胜利之下,巨大的阴影笼罩过来。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战役胜利,都在战略上失去了重要的砝码。经过这场战争,德军从“二战”初期的精锐之师变成了疲惫之师,由战无不胜的“神话之师”,变成了危机重重的“末路狂兵”。正是因为这样,此后的苏德战争才成为整个欧洲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为什么频频获胜的一方却逐渐地失去胜利女神的青睐?为什么钢铁般的巨大力量改变不了第三帝国军事大厦终将倒塌的宿命?这些疑问,本书将为您一一解答。
  • 目录

    第1章 与恶魔做交易
    大战即将来临之际,社会主义苏联为了给自己换来一点准备的时间,选择了和最危险的对手希特勒签订条约……
    No.1 骄傲的斯大林/ 11
    No.2 “鬼胎”落地终成娃/ 14
    No.3 天生狂魔希特勒/18
    第2章 瞄准苏联
    当希特勒的钢铁军队在欧洲大陆纵横的时候,苏联也在其背后悄悄地扩张着自己的地盘,这让希特勒感到不爽……
    No.1 打不打苏联,这是个问题/ 23
    No.2 将帅之争/ 26
    No.3 “巴巴罗萨”出笼/ 30
    第3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的准备工作,希特勒采取各种方法欺骗舆论,斯大林被完全蒙在了鼓里,殊不知战争一触即发……
    No.1 一次完美的“秀”/ 37
    No.2 瞒天过海的阴谋/ 42
    No.3 对危险浑然不觉的斯大林/ 45
    No.4 最黑暗的黎明/ 48
    第4章 战争一触即发
    苏德战争爆发前夜,德军中有士兵秘密地向苏联投诚,将进攻的消息泄露给了苏联,但斯大林仍在犹豫……
    No.1 盲目自信终酿大错/ 52
    No.2 正中敌人下怀的防御术/ 72
    No.3 饿狼来了!/ 79
    第5章 坦克大战
    战争初期,德军的优势不仅来源于大规模袭击的突然性,以及武器的先进,更来源于闪击战理论的强大力量……

    No.1 孤军深入/ 83
    No.2 以身相博/ 90
    No.3 铁兽之战/ 93
    第6章 惨败明斯克
    政治斗争总是无情地将个人命运卷入其中,然而在历史的安排下一切都变得不可预测……
    No.1 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99
    No.2 两个口袋,一场惨剧/ 101
    No.3 庸才还是替罪羊?/ 109
    第7章 激战斯摩棱斯克
    作为闪击战理论的创始人,古德里安对于装甲兵有着最为深入透彻的了解,他充当了德军的装甲急先锋……
    No.1 装甲急先锋古德里安/ 115
    No.2 嚣张的俘虏/ 120
    No.3 第一次抛锚/ 124
    第8章 包围基辅
    先攻莫斯科还是先打乌克兰?这是当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的争论……
    No.1 瞄准基辅/ 130
    No.2 基辅大屠杀/ 137
    No.3 血色突围/ 141
    第9章 浴血列宁格勒
    相对于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勒布元帅在北方的进展可以说是相当不顺利……
    No.1 四面楚歌的列宁格勒/ 147
    No.2 “救火队员”朱可夫/ 149
    No.3 转战莫斯科/ 157
  • 作者介绍

    作者为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主要从事“二战经典战役”系列图书的编写工作,由十四位国内二战研究专家组成,曾出版关于二战历史的图书十余部。
  • 编辑推荐

    《突袭苏联》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骗局。一纸看似“双赢”的条约蒙蔽了斯大林的双眼,使他对迫在眉睫的危险浑然不顾!1941年6月,当德国军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苏联部队猝不及防全线溃退,很多指战员在睡梦中就死去了……然而,为什么频频获胜的德军却逐渐失去胜利女神的青睐?为什么钢铁般的力量改变不了法西斯终将覆灭的宿命?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