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技术
书 号:9787113311827
丛 书 名: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测量与检测系列
作 者:赵斗,张冠军,王长进,梁永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16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180元
-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之分册,从运营监测内容、技术手段和方法、工程案例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监测的先进技术、成熟方案及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精测网及线形维护、基础设施变形监测(路基、桥梁、隧道、站房、轨道、邻近营业线施工)、外部环境与灾害监测(区域地面沉降、外部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地质灾害变形)等内容,并对运营监测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沿性和前瞻性。 -
前言
本书为“高速铁路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丛书”之分册,按丛书要求,力图体现高速铁路运营监测的先进技术、成熟方案及最新研究成果。
高速铁路要求线路轨道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精度,以保证列车舒适、安全、平稳地运行。高速铁路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子系统和设备设施受自然和人为作用,都可能出现病害或故障,一旦防控环节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对高速铁路运行品质和安全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运营过程中对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监测,也就是开展运营监测,以掌握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服役状态。世界各国均将全天候、全方位、系统性地运营监测,作为高速铁路运营维护的重要工作。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左右。中国高速铁路运营规模不断扩大,而高速铁路运营速度高、天窗时间短、长期露天服役环境差、受周期疲劳荷载作用大,加之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多样,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如何保障高速铁路在良好的服役状态下安全运行是铁路运营管理部门长期面临的挑战,检测和监测作为重要的保障手段显得尤为重要,运营期养护维修测量及监测技术创新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结合既有高速铁路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总结运营监测技术成果:一是运营监测基准控制复测维护。基准控制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监测、高精度快速轨道位置形态检测提供基准和依据,是运营监测和养护维修的基础,是高速铁路运营维护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技术保障。精测网维护方式、方法和周期在不同地区均有所差异,在区域地面沉降等地区,精测网尤其是高程网的复测维护工作量巨大,如何动态维护基准网成为技术难题。二是运营监测的内容、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应用。运营监测是确保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设备及其周边环境等进行全过程、周期性的数据采集、解算分析和评估预警,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而为高速铁路的平稳、舒适、安全运行提供基础保障。中国高速铁路历经十几年的运营实践,监测覆盖范围不断增加,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营监测技术体系和系统方案,包括规程规范、作业标准、特殊装备等技术成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变形监测技术、周边环境与灾害监测技术、轨道变形监测技术、大型构筑物健康监测技术等方面得到许多开创性的应用。
本书的技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全面论述了当今高速铁路运营监测的先进技术、成熟方案及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对世界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最新理论和技术进行介绍,对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以及北斗/GNSS、InSAR、多传感器自动化监测、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等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最前沿的研究与创新成果、最成熟的技术方案与应用案例等进行详细阐述,案例遍及京津城际铁路、哈大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大西高速铁路等全国主要高速铁路线路,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全面总结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监测关键技术及特点。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国高速铁路,不断融入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造出基于“中国制造”的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技术体系,其中基于北斗卫星的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基于我国高分卫星的周边环境变化监测技术、基于我国高精度惯导的轨道平顺性检测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构筑物健康监测技术最具有代表性。这些技术成果在经世界最大高速铁路运营网的测试、迭代和检验后已经成熟,正在依托“走出去”之路,走向全世界。本书列举的部分应用案例为我国首次创新应用,展现的部分技术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提升中国高速铁路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对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世界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技术研究和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及运营时间的增长,需要不断提高监测精度、效率,为运营安全、养护维修提供更便捷、快速、准确的基础性数据,运营监测技术仍需与时俱进开展深入研究,实现持续创新和发展。
本书编著团队是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技术发展的亲历者,既有深入的理论研究经历,更有丰富的监测实战经验,对其具有独到的理解和视角。书中凝聚了该领域包括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铁路勘测设计及运营维护工程技术人员近十年来取得的高速铁路运营监测研究创新工作成果,既有对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技术的总结、最新成果的展现,也有具体的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可供从事高速铁路运营维护以及勘测设计、施工测量等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全书共分14章,其中第1章由赵斗、张冠军、王长进编著,第2、4、5章由梁永、邹鑫、耿螣川编著,第3、6~9章由赵斗、许磊、牟春霖、孟凡超、巩健、李振昌、豆孝磊、张全良、陈伟利编著,第10、11章由王长进、周文明、赵振洋编著,第12、13章由王长进、邓继伟、王凯编著,第14章由梁永、赵斗、张冠军编著,全书由赵斗、张冠军、王长进、梁永统稿。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和部门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著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概述 1.1.1运营监测概念 1.1.2运营监测手段 1.1.3运营监测分类 1.1.4运营监测特点 1.2高速铁路运营监测主要内容 1.2.1控制网复测与维护 1.2.2线路复测 1.2.3基础变形监测 1.2.4结构健康监测 1.2.5轨道几何状态测量 1.2.6外部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 1.2.7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 1.3高速铁路运营监测国内外现状 1.3.1国外工务维修测量现状 1.3.2国内运营监测现状 第2章精密控制网维护技术 2.1概述 2.2平面控制网维护测量技术 2.2.1基础平面控制网测量 2.2.2加密平面控制网测量 2.2.3轨道控制网(CPⅢ)平面测量 2.3高程控制网维护 -
作者介绍
赵斗,1971年生,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从事铁路勘察设计与技术研究30余年,主持40余项重大工程勘察设计工作;主编、参编标准9项;主持参加国家、国铁集团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所主持的项目、科研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0余项。主持的项目开展了大量高速铁路运营监测实践并主编国铁集团标准《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技术指南》。 张冠军,正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天津市轨道交通导航定位及时空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完成京沪高速铁路、泰国高铁等50余项国内外重大铁路测绘工程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测绘工程奖30余项,主编《GPS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一带一路”国际工程测量指南》等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王长进,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正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获全国劳动模范、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成就奖。主持完成50余项国家重点铁 -
编辑推荐
《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技术》是一本全面介绍高速铁路运营监测技术的专业书籍,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和实践指导。本书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运营监测的基本概念、分类方式、技术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技术应用。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