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钢轨典型伤损图谱及案例分析

书      号:9787113311988

丛  书 名:

作      者:黄彩明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10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85

  • 内容简介

    为进一步提高探伤人员的伤损回放分析能力,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对大型钢轨探伤车、双轨式钢轨探伤仪、数字式钢轨探伤仪、涡流探伤仪等检测设备使用以来积累的典型伤损解剖实物照片和B显图进行收集整理,编撰成书。书中每一种伤损类型按伤损的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以及典型伤损实例进行编写,在典型伤损的解剖方面,通过手工解剖的方法对伤损部位进行纵、横断面解剖,以得到伤损在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形态,同时整理多周期A、B显图形和多设备A、B显图形进行对照,方便钢轨探伤人员学习使用。
  • 前言

    当代铁路运输高密度、大运量的现状,给钢轨的安全使用带来了新挑战,铁路工务系统防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钢轨探伤检测是钢轨防断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卡,承担着防断前沿哨兵的职责。随着钢轨探伤检测技术的发展,大型钢轨探伤车、双轨式钢轨探伤仪、数字式钢轨探伤仪、涡流探伤仪等检测设备在钢轨探伤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探伤数据回放分析功能在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预防伤损漏检和监控伤损发展。
    近年来,铁路工务部门在探伤数据回放分析上注重多周期数据对比和伤损复核管理,优化伤损回放分析监控流程,通过大量实际分析验证,不断优化探伤数据回放方法,提炼出“1231探伤数据回放分析法”,即收集来自不同探伤设备的探伤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终端对疑似伤损图形进行多周期和多设备探伤数据对比分析,实现探伤数据“点一线一面”全面分析,同时开展现场复查数据追踪,实现疑似伤损闭环管理。该方法的运用有效地减少伤损漏检概率,在钢轨防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为典型伤损的积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探伤人员的伤损回放分析能力,《钢轨典型伤损图谱及案例分析》对大型钢轨探伤车、双轨式钢轨探伤仪、数字式钢轨探伤仪、涡流探伤仪等检测设备使用以来积累的典型伤损解剖实物照片和B显图进行收集整理,按伤损的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以及典型伤损实例介绍了每一种伤损类型。
    造成钢轨伤损的原因大多是综合性的,全面精辟地反映钢轨伤损原因对编者来说是一项艰巨任务。由于收集的钢轨伤损案例所限,加之编者水平及时间有限,难免存在一些缺点与错误,敬请读者指正。
  • 目录

    1钢轨轨头核伤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伤损案例2钢轨轨面浅表层伤损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伤损案例3钢轨轨腰伤损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伤损案例4钢轨轨底伤损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伤损案例5铝热焊接头典型伤损5.1气孔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5.2缩孔、疏松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5.3夹渣和夹砂基本特征检测方法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 5.4热裂纹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5.5未焊合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5.6伤损案例6闪光焊接头典型伤损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预防措施伤损案例7高速道盆伤损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发展结果预防措施伤损案例8手工
  • 作者介绍

    黄彩明,铁道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国铁集团“百千万”人才,中国铁道学会工务专家,现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铁道工务养修工作,曾获得2018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19年铁路火车头奖章,主持《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线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专项,以及《川藏铁路基础设备运维管理体系及生产力布置研究》《基于BIM的工电供一体化运维及综合检修施工技术研究》等国铁集团重点科研项目,参加的《新建成渝中线铁路新技术勘测与精密控制测量》2023年7月获得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一等奖。
  • 编辑推荐

    《钢轨典型伤损图谱及案例分析》对大型钢轨探伤车、双轨式钢轨探伤仪、数字式钢轨探伤仪、涡流探伤仪等检测设备使用以来积累的典型伤损解剖实物照片和B显图进行收集整理,按伤损的基本特征、检测方法、产生原因以及典型伤损实例介绍了每一种伤损类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探伤人员的伤损回放分析能力。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