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专利创新与转移转化全流程

书      号:9787113310646

丛  书 名:

作      者:魏亮

译      者:

开      本:小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88

  • 内容简介

    第一章,主要探讨创新的方法论,即如何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创新; 第二章,阐述了产品的选品与定位,即如何确定zui佳的产品创新方向,以及在结合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定位; 第三章,通过分享80个有代表性的创新案例,了解背后的选品与定位、专利申请布局等知识; 第四章,围绕99个专利方面的重点知识,帮助创新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专利成果,以及通过专利布局获得竞争优势; 第五章,介绍专利技术的转移转化,这是zui重要的一环。把理论转化为应用,把想法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创新的根本目的。
  • 前言


    众所周知,创新往往是从萌生一个想法开始,然后经过创新主体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对创新目标系统性的权衡和取舍,再经过对技术的攻坚和确定,最终成型。技术成型后,接下来就是专利的申请和专利的转移转化了。
    我在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创新过程中的系统性知识认识不深,导致创新结果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此,为了提高创新者们的认识,也为了让创新者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发明创新过程中每一环节中的要点和技巧,再加上众多朋友的强烈要求,我写了本书。


    本书的内容适合以下四类人群阅读:


    一是创新能力待加强者;


    二是创新能力还可以,但不知道该怎么选品和做产品定位者;


    三是创新能力还不错,选品定位也可以,但专利申请布局环节不擅长者;


    四是创新能力还不错,选品和定位也可以,专利申请布局环节的能力也还行,但后期不知道该怎么做专利转移转化者。


    不管创新主体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企业工程师,还是非职务发明人,主导创新工作的主体其实都是人。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潜力的创新主体无非分成以下两种:


    第一种,创新能力很强,无师自通,具有一定的创新天赋,满脑子都是创意;第二种,天赋一般,但是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创新的技法,从事创新工作时也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不管是通过天赋还是后天的学习,最终都会面对两个问题:创新该如何选择?选品完成后,产品该如何定位?据我观察,绝大部分的创新主体在这两个环节都拿捏不好。


    可以说,在发明创造的整个过程中,思维阶段是创新主体的强项,但是后面的板块就是他们的弱项。选品和定位一旦做错了,再继续做下去是收获不到什么好结果的。即使后面的专利申请布局做得很好也没有太大的作用。选品和定位出现问题的创新,即便做出了产品也不会有什么市场。没有市场的产品是没有人愿意仿效的,而没有模仿者也就谈不上发挥专利的作用了。


    在选品与定位环节做对的前提下,想通过专利转移环节获利的创新主体,在专利申请布局的环节一定不能出现问题。如果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后面的专利转移是否成功。


    专利是否具有强大的排他性是专利转移的根本。专利很容易被绕开或排他性较弱,则专利转移的逻辑就不成立了。对于结构类的专利,专利的排他性尤为重要。而对于工艺方法类的专利,专利背后的技术秘密才是转移的重点。对于这类专利技术的转移,专利大概率只是幌子,因为大部分工艺配方类的专利,仅靠看专利的文本资料是做不出东西的,还是要靠专利权人在背后掌握的关键技术秘密才可以把东西做出来。


    在选品与定位环节都做对的前提下,对通过专利转化环节获利的创新主体来说,专利申请布局这个环节不太重要。也就是说,这些产品专利申请质量的好与坏,甚至不申请专利,都不会给销售获利带来较大的影响。这种类型主要针对的是企业,企业做创新的目的就是产业化后获利,其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和营销体系,就算不申请专利或专利申请得不好,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营销体系来获利。只是当这个产品畅销了以后,没有专利的排他性保护,创新主体的市场份额大概率会受到一定的蚕食。


    在创新能力也具备,选品与定位也没有问题,专利申请布局也过得去的情况下,专利的转移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在整个创新发明的过程中,前面的环节都是在付出,只有这个环节将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才可获利。所以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务必要重视并做对、做好。


    本书按照上述的逻辑分为五章来阐述这些知识点:


    第一章讲述创新与创新方法论;


    第二章讲述产品的选品与定位;


    第三章讲述80个创新的案例;


    第四章讲述99个专利方面的知识;


    第五章讲述专利转移转化系统性知识。


    我初次出书,深感写书不易,经过一年的煎熬和坚持,终于完成了本书的撰写工作。书的内容虽然写完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不知道该给本书起一个什么名字更为合适,也曾经让别人帮忙起名,但总感觉不是很好。后来想想,还是叫《专利创新与转移转化全流程》吧,书名虽不惊艳,但直观明了,读者一看就知道书里讲述什么内容。只是本来想在书名里面表达跟选品与定位相关的意思并没有如愿,不然书名太长,过于烦琐。


    由于我才疏学浅,再加上写书的经验并不丰富,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魏 亮


    2024年5月
  • 目录

    目录 第1章创新与创新方法论 1.1创新之道:定义、分类与重要性2 1.1.1创新的定义2 1.1.2创新的分类2 1.1.3创新的重要性3 1.2创新方法论4 1.2.1矛盾创新法5 1.2.2头脑风暴法11 1.2.3奥斯本检核表法12 1.2.4ESCC广义创新法14 1.3一些创新技巧及建议20 1.3.1给常规产品增加趣味化元素20 1.3.2外观设计合作法20 1.3.3找新产品专利的漏洞玩二次创新21 1.3.4跟在爆品后面做创新22 1.3.5让产品更具话题性23 1.3.6找个榜样学起来23 1.3.7重视产品的包装设计24 1.3.8组合创新技法24 1.3.9从失效专利里面掘金25 1.3.10创新过程中如何避免
  • 作者介绍

    魏 亮 专大师•知识产权全产业链平台创始人 第四届宁波十大“发明之星” ESCC广义创新理论创始人 宁波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创新创业导师 中国发明协会会员 深耕专利行业18年,曾赴日本东京研修知识产权,擅长产品创新、选品与定位、专利申请布局、专利规避设计、专利运营推广等。
  •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源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 无论哪种创新方法论,都可归结为“变”这一个字,这是对所有创新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和总结!


    本书汇集了作者从事专利创新工作以来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创新者系统性了解专利创新的方方面面,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