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实操大全(流程+做账+成本+财报)

书      号:9787113285258

丛  书 名:

作      者:会计真账实操训练营

译      者:

开      本:小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88

  •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编写,共分10章,第1章介绍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科目,以及会计做账流程;第2章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3章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4章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5章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6章费用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7章财务报告编写方法;第8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9章收入费用表的编制;第10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政府会计制度》的难度在于财务会计科目核算范围、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另外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涉及资金科目的平行登记,期末结转及财务报表编制。本书力求避免单一的文字叙述,尽量将业务流程以图表、案例的形式解析,栏目与模块清晰明了。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单位,不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等制度,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 前言

    要想做一名业务型的会计,首先要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其次才是会计日常账务处理,最后还要熟悉法律法规和财务基础工作规范。编写目的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科目、财务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政府会计制度》重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的会计核算体系模式。“双功能”即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重功能;“双基础”即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双报告”即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依据《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全流程介绍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

    编写特色

    ◆ 突出流程。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编写,详解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登记的处理。

    ◆ 实操性强。针对具体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根据日常业务逐笔编制会计分录,使读者正确应用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

    ◆ 图文并茂。本书以大量的案例解析业务,尽量用图、表的形式呈现,适合零基础的读者,实现从“零”到“一”的飞跃。

    章节介绍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和会计科目,以及会计做账流程;第2章介绍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3章介绍负债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4章介绍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5章介绍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6章介绍费用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第7章介绍预算会计科目设置与应用;第8章介绍决算报表编制方法;第9章介绍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净资产变动表的编制。

    读者对象

    本书既可作为会计初学者入门图书,也可作为财税专业教材,以及财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教材。虽然我们力求完美,但由于时间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与遗憾,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编者
  • 目录

    第1章政府会计

    1.1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

    1.1.1政府会计核算新模式

    1.1.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

    1.2政府会计原理

    1.2.1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1.2.2会计核算信息质量的要求

    1.2.3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

    1.3会计要素

    1.3.1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1.3.2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1.3.3会计等式和记账方法

    1.3.4政府会计科目

    1.3.5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第2章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2.1资产概述

    2.1.1资产的计量

    2.1.2资产摊销与折旧



    2.2“库存现金”科目的应用

    2.2.1现金管理

    2.2.2现金科目设置

    2.2.3现金收入的核算

    2.2.4现金支出的核算

    2.2.5现金清查的核算



    2.3“银行存款”科目的应用

    2.3.1“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和管理

    2.3.2“银行存款”科目的设置

    2.3.3银行存款收支的核算

    2.3.4外币业务的核算

    2.3.5银行存款清查的核算



    2.4“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应用

    2.4.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设置

    2.4.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5“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应用

    2.5.1“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设置

    2.5.2“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6“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应用

    2.6.1“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设置

    2.6.2“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7“应收票据”科目的应用

    2.7.1“应收票据”科目的设置

    2.7.2“应收票据”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8“应收账款”科目的应用

    2.8.1“应收账款”科目的设置

    2.8.2“应收账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9“预付账款”科目的应用

    2.9.1“预付账款”科目的设置

    2.9.2“预付账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10“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用

    2.10.1“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设置

    2.10.2“其他应收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11“应收股利 ”科目的运用

    2.11.1“应收股利”科目的设置

    2.11.2“应收股利”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12“应收利息”科目的应用

    2.12.1“应收利息”科目的设置

    2.12.2“应收利息”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13“坏账准备”科目的应用

    2.13.1“坏账准备”科目的设置

    2.13.2“坏账准备”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14存货的核算

    2.14.1存货会计科目的设置

    2.14.2存货的初始计量

    2.14.3期末存货的计量

    2.14.4存货发出成本结转

    2.15“短期投资”科目的应用

    2.15.1“短期投资”科目的设置

    2.15.2“短期投资”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16“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应用

    2.16.1“长期债券投资”科目设置

    2.16.2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与后续计量



    2.17“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应用

    2.17.1“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设置

    2.17.2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

    2.17.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2.17.4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2.17.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2.18“固定资产”科目的应用

    2.18.1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

    2.18.2“固定资产”科目的设置

    2.18.3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18.4“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设置

    2.18.5固定资产的处置



    2.19“无形资产”科目的应用

    2.19.1无形资产的确认

    2.19.2“无形资产”科目设置

    2.19.3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2.19.4无形资产的摊销

    2.19.5无形资产的处置



    2.20“在建工程”科目的应用

    2.20.1在建工程科目的设置与改扩建账务处理

    2.20.2设备安装的账务处理



    2.21“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应用

    2.21.1“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设置

    2.21.2“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22“政府储备物资”科目的应用

    2.22.1“政府储备物资”科目的设置

    2.22.2“政府储备物资”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23“公共基础设施”科目的应用

    2.23.1“公共基础设施”科目的设置

    2.23.2公共基础设施的确认与计量

    2.23.3公共基础设施的后续计量



    2.24“文物文化资产”科目的应用

    2.24.1“文物文化资产”科目的设置

    2.24.2“文物文化资产”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2.25“受托代理资产”科目的应用

    2.25.1“受托代理资产”科目的设置

    2.25.2“受托代理资产”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第3章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3.1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3.1.1负债的分类与确认

    3.1.2负债的计量



    3.2“短期借款”科目的应用

    3.2.1“短期借款”科目的设置

    3.2.2“短期借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3“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应用

    3.3.1“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设置

    3.3.2一般纳税人账务处理

    3.3.3小规模纳税人账务处理

    3.3.4增值税发票的相关规定



    3.4“其他应交税费”科目的应用

    3.4.1“其他应交税费”科目的设置

    3.4.2“其他应交税费”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5“应付财政补贴款” 科目的应用

    3.5.1“应付财政补贴款”科目的设置

    3.5.2“应付财政补贴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6“应缴财政款” 科目的应用

    3.6.1“应缴财政款”科目的设置

    3.6.2“应缴财政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7“应付职工薪酬” 科目的应用

    3.7.1“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设置

    3.7.2“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8“应付票据”科目的应用

    3.8.1“应付票据”科目的设置

    3.8.2“应付票据”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9“应付账款”科目的应用

    3.9.1“应付账款”科目的设置

    3.9.2“应付账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0“应付利息”科目的应用

    3.10.1“应付利息”科目的设置

    3.10.2“应付利息”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1“预收账款”科目的应用

    3.11.1“预收账款”科目的设置

    3.11.2“预收账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2“其他应付款”科目的应用

    3.12.1“其他应付款”科目的设置

    3.12.2“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3“预提费用”科目的应用

    3.13.1“预提费用”科目的设置

    3.13.2“预提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4“长期借款”科目的应用

    3.14.1“长期借款”科目的设置

    3.14.2“长期借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5“长期应付款”科目的应用

    3.15.1“长期应付款”科目的设置

    3.15.2“长期应付款”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6“预计负债”科目的应用

    3.16.1“预计负债”科目的设置

    3.16.2“预计负债”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3.17“受托代理负债”科目的应用

    3.17.1“受托代理负债”科目的设置

    3.17.2“受托代理负债”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第4章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4.1 “累计盈余”科目的应用

    4.1.1“累计盈余”科目的设置

    4.1.2“累计盈余”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4.2“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的应用

    4.2.1“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的设置

    4.2.2“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4.3“专用基金”科目的运用

    4.3.1“专用基金”科目的设置

    4.3.2“专用基金”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4.4“权益法调整”科目的应用

    4.4.1“权益法调整”科目的设置

    4.4.2“权益法调整”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4.5“本期盈余”科目的应用

    4.5.1“本期盈余”科目的设置

    4.5.2“本期盈余”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4.6“本年盈余分配” 科目的应用

    4.6.1“本年盈余分配”科目的设置

    4.6.2“本年盈余分配”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4.7“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的应用

    4.7.1“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的设置

    4.7.2“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第5章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5.1收入概述

    5.1.1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分类

    5.1.2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



    5.2“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应用

    5.2.1“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设置

    5.2.2“财政拨款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3“事业收入”科目的应用

    5.3.1“事业收入”科目的设置

    5.3.2“事业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3.3期末账务结转



    5.4“上级补助收入”科目的应用

    5.4.1“上级补助收入”科目的设置

    5.4.2“上级补助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应用

    5.5.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设置

    5.5.2“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6“经营收入”科目的应用

    5.6.1“经营收入”科目的设置

    5.6.2“经营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7“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科目的应用

    5.7.1“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目的设置

    5.7.2“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8“投资收益”科目的应用

    5.8.1“投资收益”科目的设置

    5.8.2“投资收益”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9“捐赠收入”科目的应用

    5.9.1“捐赠收入”科目的设置

    5.9.2“捐赠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10“利息收入”科目的应用

    5.10.1“利息收入”科目的设置

    5.10.2“利息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11“租金收入”科目的应用

    5.11.1“租金收入”科目的设置

    5.11.2“租金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5.12“其他收入”科目的应用

    5.12.1“其他收入”科目的设置

    5.12.2“其他收入”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第6章行政事业单位费用的核算

    6.1“业务活动费用”科目的应用

    6.1.1“业务活动费用”科目的设置

    6.1.2“业务活动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6.2“单位管理费用”科目的应用

    6.2.1“单位管理费用”科目的设置

    6.2.2“单位管理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6.3“经营费用”科目的应用

    6.3.1“经营费用”科目的设置

    6.3.2“经营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6.4“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应用

    6.4.1“所得税费用”科目的设置

    6.4.2“所得税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6.5“资产处置费用”科目的应用

    6.5.1“资产处置费用”科目的设置

    6.5.2“资产处置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6.6“其他费用”科目的应用

    6.6.1“其他费用”科目的设置

    6.6.2“其他费用”科目主要账务处理



    第7章预算会计科目设置与应用

    7.1预算收入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

    7.1.1“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2“事业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3“上级补助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4“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5“经营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6“债务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7“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1.8“其他预算收入”科目的应用



    7.2预算支出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

    7.2.1“行政支出”科目的应用

    7.2.2“事业支出”科目的应用

    7.2.3“经营支出”科目的应用

    7.2.4“上缴上级支出”科目的应用

    7.2.5“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的应用

    7.2.6“投资支出”科目的应用

    7.2.7“其他支出”科目的应用



    7.3预算结余类科目的设置与应用

    7.3.1“财政拨款结转”科目的应用

    7.3.2“财政拨款结余”科目的应用

    7.3.3“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的应用

    7.3.4“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的应用

    7.3.5“资金结存”科目的应用

    7.3.6“专用结余”科目的应用





    第8章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

    8.1预算收入支出表

    8.1.1预算收入支出表项目填列方法

    8.1.2预算收入支出表编制案例



    8.2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

    8.2.1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项目填列方法

    8.2.2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编制案例



    8.3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8.3.1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项目填列方法

    8.3.2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编制案例





    第9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编制

    9.1政府部门财务报告



    9.2资产负债表

    9.2.1资产负债表项目填列方法

    9.2.2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



    9.3收入费用表

    9.3.1收入费用表项目填列方法

    9.3.2收入费用表编制案例



    9.4现金流量表

    9.4.1现金流量表项目填列方法

    9.4.2现金流量表编制案例



    9.5净资产变动表

    9.5.1净资产变动表项目填列方法

    9.5.2净资产变动表项目编制案例

    9.5.3附注
  • 作者介绍

    会计真账实操训练营 (由多名工作在一线作者组成,基本为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熟悉行业经营流程,精通会计核算与财报编制,熟悉税法及其在实务中的运用)
  • 编辑推荐

    很多人渴望成为一名业务型的会计,尤其是年轻人。业务型会计往往晋升很快,他们是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多元化人才,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献计献策。本书立足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从财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费用与预算会计要素——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涉及的会计科目设置与运用,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整合到具体的业务核算中,最后以“双报告”的形式展现行政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成果。书中共178个案例解析,达到手把手学习的目的。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