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企业信息系统概论

书      号:9787113139131

丛  书 名:高等学校计算机类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作      者:姜同强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8

  • 内容简介

    本书共9章内容,可分为三个模块:信息系统概念基础、典型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信息系统概念基础模块包括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信息技术(IT)和信息系统(IS)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信息系统基本概念、概念和结构。典型的信息系统模块包括第3章至第6章,着重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企业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电子商务(EC)、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模块包括第7章至第9章,介绍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 前言

    为了使高职高专院校更新理念、提升质量、突出特色、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合作共享,由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邓泽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与中国铁道出版社联合开展了“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本书基于汽车专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有自动变速器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优化,对较陈旧的内容予以删减,使之更加适合汽车专业教学。
    自动变速器检修的教学一直是汽车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目前自动挡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维修行业对掌握现代企业的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如果不借助于信息技术是无法付诸实现的。本书围绕信息技术与企业组织的关系,探讨如何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思想,从而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涉及3类人员:管理层人员、业务层人员、技术层人员。
    管理层人员和业务层人员通常是信息系统的用户,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中应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企业中各类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会表达用户的需求,懂得如何与技术人员交流。作为管理层人员,更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战略机会;也可能是一个陷阱、一个“信息化黑洞”。大量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表明,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是社会因素而不单纯是技术因素。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清楚如何面对和处理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深刻领会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双刃剑的作用;应该深刻地领会企业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应该熟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各种类型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应该深入地了解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便更好地为管理、决策服务。
    信息系统技术层人员通常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一方面,必须首先懂得企业。信息技术好比是外科大夫手中的手术设备和工具,要治好病,光靠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大夫必须要知道病人的病因、病理,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庖丁解牛”般的效果。另一方面,从技能角度来看,信息系统技术层人员必须是具备综合技能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这种综合技能并非各单项技能的简单累加,一方面,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从系统(业务系统和技术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设计;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某些环节(如数据库设计、网络设计、程序设计等),又需要掌握一些单项技能。所以,综合技能的培养需要基于各单项技能又要高于各单项技能,是各个单项技能的融合。
    本书共9章内容,可分为3个模块:信息系统概念基础、典型的企业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其中第1个模块——信息系统概念基础,包括第1~2章,首先介绍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和结构,然后介绍了信息技术(IT)和信息系统(IS)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第2个模块——典型的企业信息系统,包括第3~7章,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企业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等。第3个模块——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实施,包括第8~9章,介绍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本书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内同类教材大多数都侧重于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对信息系统理论的介绍相对比较简单,而本教材则更侧重于对信息系统理论的阐述;二是案例贯穿于教材的每个章节,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三是内容新颖,本教材对于信息系统的一些最新发展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物联网、移动电子商务、Web 2.0、企业2.0等。
    由于信息系统概念较多,内容又大都比较抽象,所以建议在使用本教材时要注意:通过案例深刻理解企业信息管理中涉及的丰富的概念;通过大量的实验体会各种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特点;通过具体案例领会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原则、方法,如果有条件,亲自主持或参与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以便对有关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本书主要由北京工商大学姜同强教授编写,赵守香、王雯参与了部分章节的编写。罗晓沛教授自始至终关注本书的编写,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6月于北京






  • 目录




    第1章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
    1.1 数据、信息与知识 2
    1.1.1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概念 2
    1.1.2 信息的价值属性 3
    1.1.3 信息的分类 6
    1.2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7
    1.2.1 数据库技术 7
    1.2.2 计算机网络技术 10
    1.2.3 物联网 14
    1.2.4 云计算 17
    1.3 信息系统概述 18
    1.3.1 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8
    1.3.2 信息系统的功能 19
    1.3.3 信息系统的特征 20
    1.3.4 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 20
    1.3.5 信息系统的维度 20
    1.3.6 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 22
    1.4 信息系统的分类框架及发展趋势 25
    1.4.1 管理活动的分类 25
    1.4.2 决策的过程和分类 26
    1.4.3 信息系统的基本分类框架 26
    1.4.4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7
    1.5 管理信息系统 29
    1.5.1 MIS的定义和特点 29
    1.5.2 MIS的功能 29
    1.5.3 MIS的结构 30
    1.5.4 MIS与TPS的关系 32
    1.5.5 MIS的建设 32
    习题1 34
    第2章 企业战略、信息系统与竞争优势 37
    2.1 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任务 38
    2.1.1 提高生产力 39
    2.1.2 提高决策质量 41
    2.1.3 加强团队合作 43
    2.1.4 建立企业间伙伴关系与企业联盟 44
    2.1.5 实现全球化 44
    2.1.6 推动组织改革 45
    2.2 企业战略决定信息系统结构 46
    2.2.1 波特的理论框架 46
    2.2.2 价值链决定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 51
    2.3 信息系统与竞争优势 52
    2.3.1 战略竞争优势——组织马力 53
    2.3.2 企业如何通过信息系统获得竞争优势 56
    习题2 59
    第3章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62
    3.1 ERP发展历史 64
    3.1.1 MRP 65
    3.1.2 闭环MRP 66
    3.1.3 MRPⅡ 67
    3.1.4 ERP 69
    3.2 ERP的概念及管理思想 69
    3.2.1 ERP的含义 69
    3.2.2 ERP的管理思想 70
    3.2.3 ERP的理论基础 71
    3.3 ERP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71
    3.3.1 生产管理 72
    3.3.2 采购管理 73
    3.3.3 销售管理 73
    3.3.4 库存控制 73
    3.3.5 财务管理 73
    3.3.6 人力资源管理 74
    3.4 ERP系统的实施 75
    习题3 77
    第4章 供应链管理系统 80
    4.1 供应链基本概念 81
    4.1.1 供应链的定义和参与者 81
    4.1.2 供应链的目标 83
    4.1.3 供应链的基本特征 84
    4.1.4 建立供应链的意义 84
    4.1.5 供应链模式 85
    4.1.6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85
    4.2 供应链管理 86
    4.2.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86
    4.2.2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87
    4.2.3 信息技术在SCM中的应用 89
    4.2.4 供应链管理的环节 89
    4.2.5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91
    4.3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92
    4.3.1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93
    4.3.2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93
    4.3.3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方法 94
    习题4 96
    第5章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98
    5.1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99
    5.1.1 客户、关系和管理的基本概念 100
    5.1.2 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 100
    5.1.3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内容 101
    5.1.4 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管理思想 102
    5.1.5 CRM的基本特征 107
    5.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108
    5.2.1 客户服务自动化 108
    5.2.2 销售自动化 109
    5.2.3 营销自动化 110
    5.2.4 共享的客户资料库 111
    5.2.5 分析能力 111
    5.3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类型 112
    5.3.1 操作型CRM 112
    5.3.2 分析型CRM 112
    5.3.3 协作型CRM 112
    5.4 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技术 112
    5.4.1 分析层技术 113
    5.4.2 优化层技术 114
    5.4.3 企业应用系统集成层技术 115
    5.4.4 应用层技术 117
    5.5 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 117
    5.5.1 CRM实施概述 117
    5.5.2 实施原则 117
    5.5.3 实施步骤 117
    5.5.4 配合CRM实施所做的改进 118
    习题5 119
    第6章 电子商务 124
    6.1 电子商务及其类型 126
    6.1.1 电子商务的涵义 126
    6.1.2 电子商务模式 126
    6.2 电子数据交换(EDI) 130
    6.2.1 EDI的概念 130
    6.2.2 EDI的应用 130
    6.2.3 EDI标准体系 131
    6.3 电子支付系统 131
    6.3.1 电子支付技术概述 131
    6.3.2 电子现金 131
    6.3.3 电子支票 132
    6.3.4 在线信用卡系统 133
    6.3.5 其他支付手段 134
    6.4 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 134
    6.4.1 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 134
    6.4.2 电子商务的功能 135
    6.5 电子商务系统框架 136
    6.5.1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 136
    6.5.2 电子商务系统组成 136
    6.5.3 电子商务运作的微观环境 137
    6.5.4 利用电子商务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138
    6.6 移动电子商务 140
    6.6.1 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 140
    6.6.2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140
    6.6.3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 141
    6.6.4 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 141
    6.7 Web 2.0 142
    6.7.1 Web 2.0简介 142
    6.7.2 典型的Web 2.0网站及应用 144
    6.8 企业2.0 147
    6.8.1 企业2.0的定义 147
    6.8.2 企业2.0的特点 148
    6.8.3 企业2.0的架构 149
    6.8.4 企业2.0的基础技术 150
    6.8.5 企业2.0下的商业模式 151
    习题6 154
    第7章 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 157
    7.1 决策支持系统 158
    7.1.1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 159
    7.1.2 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159
    7.1.3 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160
    7.1.4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62
    7.2 商务智能 163
    7.2.1 商务智能的定义 163
    7.2.2 商务智能的技术体系 164
    7.2.3 商务智能的典型应用 165
    7.2.4 商务智能工具 166
    7.3 数据仓库 166
    7.3.1 数据仓库概述 167
    7.3.2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169
    7.4 联机分析处理 171
    7.4.1 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定义 171
    7.4.2 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基本概念 173
    7.4.3 多维分析 174
    7.4.4 OLAP的分类 175
    7.5 数据挖掘 175
    7.5.1 数据挖掘的定义 175
    7.5.2 数据挖掘的类型 176
    7.5.3 数据挖掘的常用技术 178
    7.5.4 数据挖掘的应用 181
    习题7 182
    第8章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 184
    8.1 信息系统开发团队的组成 185
    8.2 首席信息官(CIO) 186
    8.2.1 CIO的职责定位 186
    8.2.2 CIO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188
    8.2.3 CIO的知识体系 189
    8.3 信息系统用户 191
    8.3.1 谁是信息系统的用户 191
    8.3.2 用户的积极参与是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191
    8.3.3 用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义务和权利 192
    8.3.4 用户必须具备的知识 194
    8.3.5 培育良好的客户关系 194
    8.4 系统分析师 194
    8.4.1 系统分析师及其职责 194
    8.4.2 系统分析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94
    8.4.3 系统分析师的权利和义务 196
    习题8 198
    第9章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200
    9.1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概述 201
    9.1.1 基于瀑布模型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201
    9.1.2 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的任务 202
    9.1.3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202
    9.2 系统规划 203
    9.2.1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203
    9.2.2 信息系统规划的条件 204
    9.2.3 信息系统规划的典型方法 205
    9.3 系统分析 208
    9.3.1 系统分析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208
    9.3.2 需求的概念 209
    9.3.3 需求开发 211
    9.3.4 数据流图 214
    9.3.5 数据字典 214
    9.3.6 用例图 215
    9.4 系统设计 215
    9.4.1 系统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215
    9.4.2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16
    9.4.3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16
    9.4.4 系统设计方法 219
    9.4.5 系统设计结果 220
    9.5 系统实施 220
    9.5.1 软硬件选型 220
    9.5.2 系统切换 221
    9.5.3 系统测试 221
    9.6 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 222
    9.6.1 系统维护 222
    9.6.2 信息系统评价 223
    9.6.3 系统管理 225
    9.6.4 信息系统管理部门 226
    习题9 227
    参考文献 228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 姜同强 硕士 副教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工作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18611955866 2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本教材突破现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编写体系,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典型应用系统,通过阅读或学习本教材,清楚信息系统是如何解决企业运营中的管理问题。淡化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强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