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书 号:9787113115425
丛 书 名: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作 者:郭红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34元
-
内容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在目前大学教育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同外语一样,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各个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交叉和渗透,是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的重要方面。加强各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培养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计算机成为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必须熟练掌握的工具。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他们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为了适应计算机基础教学形式的诸多变化,培养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作者从实际角度出发,以应用为目的,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大学计算机教育3个层次中第1层次的要求,有选择地确定了本书的具体内容,以期体现计算机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第2章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发展,以及信息的表示与编码;第3章系统地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第4-6章系统地介绍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的基本功能和应用;第7章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局域网的组成与特点,以及Internet的基础与应用;第8章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和Windows XP中多媒体工具的应用;第9章介绍了实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为了方便广大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本书还提供了配套的电子教案和有关的素材文件。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基于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信息技术的概念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述。在结构上,系统、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内容上,既考虑到初学计算机的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又增加了一些软件使用技巧;在应用方面,加强了网络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内容的介绍。突出了面向应用的教学理念。
本书由郭红任主编,孙改平、时光、杨阳、吴晓丹任编委。第1、5章由时光、吴晓丹编写,第2章、第3章的3.1-3.2节由孙改平编写,第3章的3.3节、第4、6章由郭红、吴晓丹编写,第7、8、9章由杨阳编写,最后由郭红进行统稿,耿子林教授审阅了全书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以及任课教师的帮助,中国铁道出版社的???编辑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努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尽管我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付出了许多劳动,但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书中不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和指正。
编 者
2011年5月 -
目录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1.1.1 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1
1.1.2 信息技术概述 3
1.1.3 信息化与信息化社会 6
1.2 计算机的发展 7
1.2.1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8
1.2.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8
1.2.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9
1.2.4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0
1.3 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 10
1.3.1 计算机的特点 10
1.3.2 计算机的分类 11
1.3.3 计算机的应用 12
1.4 信息安全 13
1.4.1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特征 13
1.4.2 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3
1.4.3 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15
习题 16
第2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7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17
2.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7
2.1.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8
2.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9
2.1.4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4
2.2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25
2.2.1 总线 25
2.2.2 主板 27
2.2.3 中央处理器 30
2.2.4 内存储器 33
2.2.5 外存储器 35
2.2.6 输入设备 38
2.2.7 输出设备 41
2.2.8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44
2.3 信息的表示与编码 45
2.3.1 进位计数制 45
2.3.2 数值信息的表示形式 49
2.3.3 非数值信息的表示形式 50
习题 56
第3章 操作系统 57
3.1 操作系统概述 57
3.1.1 操作系统的发展及作用 57
3.1.2 Windows操作系统概述 60
3.2 Windows XP基本操作 63
3.2.1 Windows XP的启动、退出与注销 63
3.2.2 桌面的组成与操作 64
3.2.3 窗口的组成与操作 68
3.2.4 菜单及其基本操作 71
3.2.5 对话框及其基本操作 73
3.2.6 中文输入法 75
3.2.7 帮助系统的使用 78
3.3 Windows XP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79
3.3.1 文件和文件夹 79
3.3.2 文件管理工具 82
3.3.3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86
3.4 Windows的控制面板与设备管理 93
3.4.1 Windows的控制面板 93
3.4.2 设置显示属性 94
3.4.3 设置键盘和鼠标 99
3.4.4 设置输入法 101
3.4.5 添加/删除程序 102
3.4.6 管理用户账户 103
3.5 Windows XP的磁盘管理 104
3.5.1 磁盘基本操作 104
3.5.2 磁盘清理 105
3.5.3 磁盘碎片整理 105
3.6 Windows XP常用应用程序 106
3.6.1 计算器 106
3.6.2 记事本 107
3.6.3 写字板 108
3.6.4 画图 108
3.7 Windows 7操作系统简介 109
3.7.1 Windows 7家族的成员 109
3.7.2 Windows 7的主要特点 110
习题 110
第4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111
4.1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概述 111
4.1.1 Word 2003的新增功能 111
4.1.2 Word 2003的启动与退出 112
4.1.3 Word 2003的窗口组成 113
4.2 建立文档 115
4.2.1 创建新文档 115
4.2.2 输入文本 116
4.2.3 保存文档 118
4.2.4 关闭文档 119
4.3 编辑文档 120
4.3.1 打开文档 120
4.3.2 文档的基本编辑 121
4.3.3 查找与替换 123
4.3.4 文档的显示 125
4.4 文档的排版 126
4.4.1 字符格式设置 126
4.4.2 设置段落格式 129
4.4.3 页面与版式设置 137
4.4.4 样式与模板 141
4.4.5 预览与打印 145
4.5 图文混排 145
4.5.1 插入图形文件 146
4.5.2 绘制图形 149
4.5.3 插入艺术字 152
4.5.4 插入数学公式 153
4.5.5 插入文本框 154
4.5.6 图文混排 155
4.6 表格处理 157
4.6.1 创建表格 157
4.6.2 编辑表格 159
4.6.3 表格格式化 164
4.6.4 表格处理 166
4.6.5 表格与文本的转换 168
4.7 Word的高级应用 168
4.7.1 邮件合并 168
4.7.2 自动生成目录 170
4.7.3 宏 172
习题 173
第5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174
5.1 Excel 2003概述 174
5.1.1 Excel 2003的主要功能 174
5.1.2 Excel的启动和退出 174
5.1.3 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 175
5.1.4 Excel的基本概念 176
5.2 Excel 2003的基本操作 177
5.2.1 工作簿管理 177
5.2.2 数据的输入 179
5.2.3 数据编辑 183
5.3 公式与函数 186
5.3.1 使用公式 186
5.3.2 使用函数 187
5.3.3 公式的复制与单元格的引用 190
5.3.4 公式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192
5.3.5 应用举例 192
5.4 设置工作表的格式 195
5.4.1 设置单元格的格式 195
5.4.2 设置工作表的行高、列宽 198
5.4.3 自动套用格式 199
5.5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200
5.5.1 选定工作表 200
5.5.2 重命名工作表 201
5.5.3 插入、删除工作表 201
5.5.4 移动、复制工作表 201
5.5.5 隐藏或取消隐藏工作表 202
5.5.6 工作表的拆分与冻结 202
5.5.7 工作表背景的设置 203
5.6 Excel的图表制作 203
5.6.1 创建图表 203
5.6.2 图表的编辑 208
5.7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211
5.7.1 数据清单 211
5.7.2 排序 213
5.7.3 数据筛选 215
5.7.4 分类汇总 218
5.7.5 数据透视表 221
5.8 页面设置与打印 225
5.8.1 打印区域与分页设置 225
5.8.2 页面设置 226
5.8.3 打印预览与打印 227
习题 227
第6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228
6.1 PowerPoint 2003概述 228
6.1.1 PowerPoint 2003的改进和新增功能 228
6.1.2 PowerPoint 2003的常用术语 229
6.1.3 PowerPoint 2003的窗口组成 229
6.2 演示文稿的创建与文本编辑 230
6.2.1 新建演示文稿 230
6.2.2 幻灯片中的文本编辑 234
6.3 编辑演示文稿 235
6.3.1 浏览演示文稿 235
6.3.2 编辑幻灯片 237
6.4 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 239
6.4.1 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 239
6.4.2 插入图表 240
6.4.3 插入组织结构图 240
6.4.4 插入音频和视频 241
6.5 格式化演示文稿 243
6.5.1 PowerPoint母版 243
6.5.2 设计模板 245
6.5.3 配色方案 245
6.5.4 幻灯片背景 246
6.6 设置动画效果 248
6.6.1 设置幻灯片内动画 248
6.6.2 设置切换效果 250
6.6.3 设置超链接 251
6.7 演示文稿的放映与输出 254
6.7.1 演示文稿的放映 254
6.7.2 演示文稿的输出 255
6.7.3 演示文稿的打包与运行 256
习题 257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258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58
7.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258
7.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60
7.1.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60
7.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61
7.1.5 网络分层及传输协议 262
7.2 局域网技术 264
7.2.1 局域网的特点 264
7.2.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265
7.2.3 局域网的组成 266
7.2.4 网络拓扑结构 271
7.2.5 局域网资源访问 272
7.3 Internet概述 278
7.3.1 Internet简介 278
7.3.2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 279
7.3.3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 282
7.3.4 Internet基本技术 282
7.3.5 IP地址与域名 284
7.3.6 Internet接入方法 287
7.4 Internet的信息服务 291
7.4.1 基本概念 291
7.4.2 浏览器的使用 292
7.4.3 信息搜索 298
7.4.4 电子邮件 299
7.4.5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04
习题 305
第8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307
8.1 多媒体技术概述 307
8.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307
8.1.2 多媒体应用中的媒体元素 308
8.1.3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309
8.1.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11
8.2 多媒体计算机 312
8.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 312
8.2.2 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314
8.3 常用的多媒体文件格式 315
8.3.1 图像文件格式 315
8.3.2 音频文件格式 315
8.3.3 视频文件格式 316
8.3.4 动画文件格式 316
8.4 Windows XP中的多媒体应用 317
8.4.1 设置多媒体设备属性 317
8.4.2 Windows Media Player 319
8.4.3 录音机 320
8.4.4 画图工具 322
习题 322
第9章 常用工具软件介绍 323
9.1 系统工具软件 323
9.1.1 文件压缩软件WinRAR 323
9.1.2 系统安全防护软件 327
9.2 网络工具软件 331
9.2.1 迅雷下载软件 331
9.2.2 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333
9.3 多媒体工具软件 337
习题 339
参考文献 340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 郭红 副教授 教研室主任 工作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邮政编码 电话 137226283812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耿子林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