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纵向研发联盟风险控制的黑箱--控制与信任的关系研究
书 号:9787113127756
丛 书 名:
作 者:邱钊
译 者:
开 本:小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18元
-
内容简介
研发联盟控制与信任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人提出控制与信任是相互替代关系,控制不利于信任的构建,频繁地使用正式控制可能引发冲突、机会主义行为等;而Das&Teng(2001)则认为信任与控制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控制机制(如契约/惩罚以及相互的资产质押)能够通过提高关于联盟合作伙伴行为的确定性程度,从而增强联盟信任。本文基于国内汽车产业纵向研发联盟的具体管理情境,通过以定量研究为主、仿真实验为辅助的研究方法,采用结构视角与关系视角整合的观点加强对于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关系研究。 -
前言
全球竞争加剧迫使企业不断追求创新,产品研发活动不再局限于制造商内部,而是扩展到外部供应体系中,并逐步形成纵向研发联盟。但实证研究表明联盟的失败率在50%以上,而且研发联盟的失败率更是较之犹甚,所以面对协同开发战略的流行和研发联盟高风险的两难窘境,研发联盟风险控制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研发联盟控制与信任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有人提出控制与信任是相互替代关系,控制不利于信任的构建,频繁地使用正式控制可能引发冲突、机会主义行为等;而Das & Teng(2001)则认为信任与控制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控制机制(如契约/惩罚以及相互的资产质押)能够通过提高关于联盟合作伙伴行为的确定性程度,从而增强联盟信任。本书基于国内汽车产业纵向研发联盟的具体管理情境,采用以定量研究为主、仿真实验为辅的研究方法,以及结构视角与关系视角整合的观点,进行关于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关系研究。相对于现有的文献资料,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构建了纵向研发联盟风险测度量表,归纳总结了纵向研发联盟风险的来源以及作用机理;构建了纵向研发联盟社会控制测度量表,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纵向研发联盟社会控制的管理实践行为和特征。为拓展联盟控制研究领域,更好地理解联盟风险动态演化过程奠定了经验性研究基础。
②对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与信任对于联盟风险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了具有新意的定量研究。研究发现:联盟社会控制和正式控制均显著负向影响联盟关系风险,信任在联盟控制与风险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③基于多主体建模仿真方法,研究了联盟控制对研发联盟网络演化及联盟总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施加社会控制,能在一定幅度上减少投机者占比,提高互惠者占比,但作用有限;施加冲突控制,可以大幅度减少投机者占比,提高互惠者占比;在施加冲突控制后,联盟总收益与演化初始主体类型比例无关,等等。
本文的研究只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囿于研究行业的局限,尚不能推广至其他行业,其一般性尚需得到验证。由于本人学识有限,而研究领域所跨越的学科和应用是如此广泛,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也恳请同行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邱 钊
2011年2月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3
1.4 创新之处 5
第2章 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6
2.1 联盟控制、信任与风险 6
2.1.1 联盟风险的内涵与维度 6
2.1.2 联盟控制的内涵与维度 8
2.1.3 联盟信任的内涵与维度 10
2.2 联盟控制与联盟风险关系述评 13
2.3 联盟信任与联盟风险关系述评 16
2.4 联盟控制与信任以及联盟风险关系述评 18
2.5 本章小结 21
第3章 纵向研发联盟风险认知调查研究 22
3.1 引言 22
3.2 纵向研发联盟风险认知的调查分析 23
3.2.1 数据观测和收集 23
3.2.2 数据分析及联盟风险认知 24
3.3 纵向研发联盟风险测度量表 27
3.4 纵向研发联盟风险来源与作用机理分析 28
3.4.1 研发联盟外部风险来源及影响 28
3.4.2 研发联盟内部风险来源及影响 30
3.5 本章小结 31
第4章 纵向研发联盟社会控制调查研究 32
4.1 引言 32
4.2 纵向研发联盟社会控制调查研究 32
4.2.1 数据观测和收集 33
4.2.2 数据分析 34
4.3 纵向研发联盟社会控制管理实践分析 36
4.4 本章小结 38
第5章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9
5.1 引言 39
5.2 研究方法 39
5.3 案例描述 41
5.3.1 SSH研发联盟与ESH研发联盟案例描述 41
5.3.2 台湾裕隆纵向研发联盟和东风汽车纵向研发联盟案例描述 44
5.4 案例分析 50
5.4.1 SSH研发联盟与ESH研发联盟案例分析 50
5.4.2 台湾裕隆纵向研发联盟和东风汽车纵向研发联盟案例分析 52
5.4.3 案例分析小结 53
5.5 本章小结 53
第6章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的研究假设 55
6.1 引言 55
6.2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假设 56
6.2.1 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绩效风险研究假设 56
6.2.2 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关系风险研究假设 58
6.3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变量设计 59
6.4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 风险研究样本收集与处理 61
6.5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资料分析方法 62
6.6 本章小结 63
第7章 实证研究及其结果分析 64
7.1 研究样本基本描述 64
7.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果 65
7.3 多元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分析 66
7.3.1 联盟控制、信任与绩效风险多元回归分析及信任中介效应检验 66
7.3.2 联盟控制、信任与关系风险多元回归分析及信任中介效应检验 69
7.4 研究假设验证结论 71
7.5 结论的管理启示 73
7.6 本章小结 76
第8章 纵向研发联盟控制对联盟结构演化影响的仿真 77
8.1 引言 77
8.2 纵向研发联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78
8.3 仿真模型 78
8.3.1 囚徒困境及雪堆博弈 78
8.3.2 纵向研发联盟仿真模型 80
8.4 模型的实现 84
8.4.1 Repast J 3.0的安装及Eclipse的配置 84
8.4.2 程序主要流程 85
8.5 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87
8.5.1 模型参数设定 87
8.5.2 网络展示 87
8.5.3 联盟控制对博弈主体类型进化的影响 88
8.5.4 联盟控制对联盟总收益的影响 93
8.5.5 联盟网络演化结果 95
8.6 本章小结 97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98
9.1 研究结论 98
9.2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99
附录A 研发联盟调查问卷 100
参考文献 104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 邱钊博士 副教授 供应链管理工作单位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570228电话13005092550 2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国内汽车产业纵向研发联盟的具体管理情境,通过以定量研究为主、仿真实验为辅助的研究方法,采用结构视角与关系视角整合的观点加强对于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关系研究。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