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大学信息技术实用教程

书      号:9787113115074

丛  书 名: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

作      者:刘艳菊 李晓晔 主编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7

  •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习篇”,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基础、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常用工具软件等;第二部分为“实验篇”,按照教学大纲提供了16个精心设计的实验。
  •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新世纪中,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大学生毕业后应当成为向全社会推广计算机应用的排头兵。教育部根据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3个教育层次的课程体系。为此组织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了《大学信息技术实用教程》一书,本书的出版推广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的教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由计算机文化基础扩展为信息技术基础。
    本书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审定的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系列教材的相关大纲要求,遵循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应该与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教育模式接轨,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情况及新生对计算机知识储备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教材被列入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与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配套使用。
    本教材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学习篇”,讲述各部分的知识要点,并提供一定量的习题。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各种进制转换、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计算机病毒防治相关知识。第2章介绍了计算机专业基础,主要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基础及数据库技术基础等,准备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同学可以着重学习这部分内容。第3章介绍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安装、启动、常规操作等,同时介绍了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用户账号管理等常用的Windows XP工具。第4章至第6章介绍了Microsoft Office 2003中的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及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包括文字编辑及图文排版、表格绘制、公式编辑器的使用等;电子表格中公式及函数的使用、图表化、数据清单的管理等;幻灯片的制作及美化、放映方法等。第7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功能、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Internet应用等相关基础知识。第8章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第9章介绍了常用的外围设备,如USB存储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第10章介绍了常用工具软件,如系统工具、文件管理工具、翻译软件工具、图像处理工具、光盘刻录工具等软件的信息及应用等。
    第二部分为“实验篇”,按照教学大纲提供了16个精心设计的实验,通过每个实验提供的预习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问题等,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章节知识要点。
    本书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注重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本书由刘艳菊和李晓晔任主编,孙振龙和刘娜娜任副主编,其中刘艳菊编写了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及实验五至实验八,并负责全书的统稿;李晓晔编写了第1章、第8章和第9章及实验九至实验十一和实验十四,孙振龙编写第2章、第7章和第10章及实验十二、实验十三、实验十五和实验十六,刘娜娜编写第3章及实验一至实验四。齐齐哈尔大学计算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邓文新教授审阅了全书,并对本书的编写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对所有给予本书编写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尽管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但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目录

    第一部分 学习篇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
    1.1 计算机概述 1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1
    1.1.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2
    1.1.3 计算机的应用 3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向 4
    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5
    1.2.1 计算机中的数制 5
    1.2.2 各种进制间的转换 6
    1.2.3 数值的表示与运算 7
    1.2.4 信息编码 8
    1.3 计算机系统简介 11
    1.3.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1
    1.3.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1
    1.3.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2
    1.4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3
    1.4.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13
    1.4.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3
    1.4.3 流行病毒简介 14
    1.4.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14
    1.4.5 杀毒软件 15
    1.4.6 防火墙 15
    1.5 网络社会责任与计算机职业
    1.5 道德规范 17
    1.5.1 网络社会责任 17
    1.5.2 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 17
    习题一 17
    第2章 计算机专业基础 27
    2.1 算法 27
    2.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27
    2.1.2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27
    2.1.3 算法设计基本方法 28
    2.2 基本数据结构 28
    2.2.1 基本概念 28
    2.2.2 线性表 29
    2.2.3 栈和队列 31
    2.2.4 树和二叉树 32
    2.2.5 图 35
    2.2.6 排序与查找 35
    2.3 程序设计方法 38
    2.3.1 结构化程序设计 38
    2.3.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38
    2.4 软件工程基础 39
    2.4.1 软件工程概述 39
    2.4.2 软件生命周期 40
    2.4.3 软件开发方法 43
    2.5 数据库技术基础 44
    2.5.1 数据管理技术的
    2.5.1 发展历程 44
    2.5.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44
    2.5.3 数据模型 45
    2.5.4 关系代数运算 46
    2.5.5 关系数据库标准
    2.5.5 语言SQL 47
    2.5.6 数据库设计 48
    习题二 48
    第3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52
    3.1 Windows XP概述 52
    3.1.1 Windows XP的启动、
    3.1.1 注销与退出 52
    3.1.2 Windows XP的桌面 53
    3.2 Windows XP基本操作 55
    3.2.1 鼠标与键盘的操作 55
    3.2.2 Windows XP的窗口 56
    3.2.3 Windows XP的菜单 58
    3.2.4 Windows XP的对话框 58
    3.2.5 Windows XP桌面管理 59
    3.2.6 记事本与画图程序的
    3.2.6 使用 62
    3.3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64
    3.3.1 文件与文件夹 64
    3.3.2 资源管理器 64
    3.3.3 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65
    3.3.4 文件与文件夹的搜索 67
    3.3.5 更改文件和文件夹的
    3.3.5 属性 68
    3.3.6 管理压缩文件 69
    3.4 Windows XP控制面板 70
    3.4.1 控制面板介绍 70
    3.4.2 显示属性的设置 71
    3.4.3 鼠标与键盘的设置 72
    3.4.4 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72
    3.4.5 汉字输入法的添加与
    3.4.5 删除 73
    3.4.6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 74
    3.4.7 新硬件的添加 75
    3.5 系统管理与维护 75
    3.5.1 磁盘格式化 75
    3.5.2 磁盘清理 76
    3.5.3 磁盘碎片整理 76
    3.5.4 磁盘维护 77
    3.5.5 “磁盘管理”工具介绍 78
    3.5.6 用户账户的管理 78
    习题三 82
    第4章 Word文字处理 88
    4.1 Word简介 88
    4.1.1 Word的启动与退出 88
    4.1.2 Word的工作窗口 88
    4.1.3 Word的视图 88
    4.1.4 Word文档 89
    4.2 文档的管理 89
    4.2.1 建立新文档 89
    4.2.2 打开文档 90
    4.2.3 保存文档 90
    4.2.4 关闭文档 91
    4.3 文档的输入 91
    4.3.1 输入文档内容时中英文
    4.3.1 转换的方法 91
    4.3.2 直接通过键盘输入文档 92
    4.3.3 插入日期和时间 92
    4.3.4 符号的输入 92
    4.3.5 插入图片 92
    4.3.6 插入和设置艺术字 93
    4.3.7 插入数学公式 94
    4.3.8 插入超链接 95
    4.4 文档的编辑 96
    4.4.1 在文档中移动插入点 96
    4.4.2 选择文本 96
    4.4.3 删除文本 97
    4.4.4 复制和移动文本 97
    4.4.5 将文档的部分或全部
    4.4.5 内容插入新文档 98
    4.4.6 恢复误操作 98
    4.4.7 文档内容的查找/替换 98
    4.5 文档的美化 98
    4.5.1 字符的格式化 98
    4.5.2 段落的格式化 100
    4.5.3 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 102
    4.5.4 设置边框和底纹 102
    4.5.5 设置首字下沉 103
    4.5.6 整篇文档的样式和
    4.5.6 格式应用 103
    4.6 表格的使用 104
    4.6.1 建立表格 104
    4.6.2 编辑表格 105
    4.6.3 美化表格 107
    4.7 文档排版 108
    4.7.1 文档的页面设置 108
    4.7.2 页眉和页脚设置 110
    4.7.3 分页、分节设置 110
    4.7.4 多栏的设置 111
    4.8 Word其他功能 111
    4.8.1 文档的打印 111
    4.8.2 拼写和语法检查 112
    4.8.3 生成目录 113
    习题四 113
    第5章 Excel电子表格 117
    5.1 Excel简介 117
    5.1.1 Excel的启动与退出 117
    5.1.2 Excel的工作窗口 117
    5.1.3 视图方式 118
    5.1.4 工作簿、工作表与
    5.1.4 单元格 118
    5.2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18
    5.2.1 创建工作簿 118
    5.2.2 打开工作簿 119
    5.2.3 保存工作簿 119
    5.2.4 关闭工作簿 119
    5.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20
    5.3.1 工作表的选取与取消 120
    5.3.2 工作表的插入 120
    5.3.3 工作表的删除 120
    5.3.4 工作表的重命名 120
    5.3.5 工作表的移动 121
    5.3.6 工作表的复制 121
    5.4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121
    5.4.1 单元格的选定 121
    5.4.2 单元格中数据的输入 122
    5.4.3 单元格中数据的自动
    5.4.3 填充 123
    5.4.4 单元格中数据的编辑
    5.4.4 与清除 125
    5.4.5 单元格的复制和移动 126
    5.4.6 插入、删除及清除
    5.4.6 单元格 126
    5.4.7 单元格合并与取消 127
    5.4.8 单元格撤销与恢复操作 128
    5.5 工作表格式化 128
    5.5.1 工作表的自动格式化 128
    5.5.2 设置字符格式 129
    5.5.3 设置行高与列宽 130
    5.5.4 设置对齐格式 130
    5.5.5 设置边框和背景 131
    5.5.6 设置条件格式 132
    5.5.7 格式的复制与删除 132
    5.6 公式和函数 133
    5.6.1 公式的使用 133
    5.6.2 函数的使用 135
    5.6.3 公式和函数的区别 135
    5.6.4 单元格的引用 138
    5.7 数据管理 139
    5.7.1 数据清单 139
    5.7.2 数据排序 140
    5.7.3 数据筛选 141
    5.7.4 分类汇总 141
    5.8 数据图表 142
    5.8.1 初识图表 142
    5.8.2 图表的基本操作 143
    5.9 页面设置与打印 144
    习题五 144
    第6章 PowerPoint演示文稿 147
    6.1 PowerPoint简介 147
    6.1.1 PowerPoint的启动和
    6.1.1 退出 147
    6.1.2 PowerPoint的工作窗口 147
    6.1.3 PowerPoint的视图 148
    6.1.4 演示文稿与幻灯片 150
    6.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50
    6.2.1 演示文稿的新建 150
    6.2.2 已有演示文稿的打开 151
    6.2.3 演示文稿的保存、关闭
    6.2.3 和退出 151
    6.3 演示文稿的编辑 152
    6.3.1 在幻灯片中输入信息 152
    6.3.2 幻灯片的选定、插入、
    6.3.2 复制、移动、删除 153
    6.3.3 幻灯片版式的应用 155
    6.3.4 幻灯片设计模板的应用 155
    6.3.5 幻灯片背景和配色方案
    6.3.5 的应用 155
    6.3.6 幻灯片母版的应用 156
    6.4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 157
    6.4.1 自定义动画效果 157
    6.4.2 设置放映效果 158
    6.5 幻灯片的放映 159
    6.5.1 幻灯片放映方式 159
    6.5.2 排练计时 160
    6.5.3 启动幻灯片放映 160
    6.6 演示文稿的打印和打包 161
    6.6.1 演示文稿的打印 161
    6.6.2 演示文稿的打包 161
    习题六 161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64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64
    7.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64
    7.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7.1.2 与发展 164
    7.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64
    7.1.4 网络传输介质 165
    7.1.5 网络互连设备 165
    7.1.6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66
    7.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7
    7.2.1 参考模型 167
    7.2.2 网络协议 168
    7.2.3 IP地址 168
    7.3 Internet应用 170
    7.3.1 Internet简介 170
    7.3.2 Internet主要服务 170
    7.3.3 Internet接入方式 171
    习题七 172
    第8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177
    8.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77
    8.1.1 多媒体技术的形成和
    8.1.1 发展 177
    8.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77
    8.1.3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性 178
    8.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179
    8.3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与编码 179
    8.3.1 多媒体数据中的冗余 180
    8.3.2 多媒体数据的编码方法 181
    8.3.3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标准 181
    8.4 网络多媒体技术 182
    8.4.1 服务质量 182
    8.4.2 超文本技术 183
    8.4.3 流媒体技术 184
    8.4.4 网络多媒体的应用 185
    8.5 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 186
    8.6 多媒体应用系统制作 187
    习题八 188
    第9章 常用外围设备 192
    9.1 USB存储设备 192
    9.1.1 闪存 192
    9.1.2 移动硬盘 193
    9.2 打印机 193
    9.2.1 针式打印机 194
    9.2.2 喷墨打印机 194
    9.2.3 激光打印机 195
    9.3 复印机 196
    9.4 传真机 196
    9.5 扫描仪 197
    9.6 一体机 198
    9.7 数码照相机 198
    9.8 数码摄像机 199
    第10章 常用工具软件 200
    10.1 系统工具 200
    10.1.1 系统备份与恢复工具 200
    10.1.2 系统优化工具 201
    10.2 文件管理工具 202
    10.2.1 文件压缩工具 202
    10.2.2 文件阅读工具 204
    10.2.3 文件转换工具 204
    10.2.4 文件下载工具 205
    10.3 翻译软件工具 206
    10.4 图像处理工具 207
    10.5 光盘刻录工具 208
    第二部分 实验篇
    实验一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键盘操作 209
    实验二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212
    实验三 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 214
    实验四 控制面板的使用 216
    实验五 《公牛和狮子》文档编辑 217
    实验六 《公牛和狮子》文档的美化 219
    实验七 个人简历的制作 220
    实验八 Word文档的综合应用 222
    实验九 工作簿的建立及保存 224
    实验十 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 225
    实验十一 数据清单的管理与图表化 226
    实验十二 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 228
    实验十三 演示文稿的动画设置及放映 229
    实验十四 Windows网络环境设置
    实验十四 及Internet应用 230
    实验十五 综合实验(一) 231
    实验十六 综合实验(二) 232
    参考答案 234
  • 作者介绍

    主要著译者顺序姓名学历职称学科专长通讯地址1邓文新 教授 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邮政编码 电话04528637881 2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3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审校者(主审者) 学历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电话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