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ket Tracer的园区网络构建
书 号:9787113264857
丛 书 名:“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规划教材
作 者:陈小中,冒志建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8元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网络基础平台构建和网络服务系统部署两大部分。第1~9章主要讲述网络基础平台构建,第10~13章讲述网络服务系统部署内容。第1章简要介绍网络实践平台,重点展示Packet Tracer软件界面与主要功能。第2章讲解以太网构建与网络基础知识,为后续章节内容学习打下基础。第3章介绍网络设备访问与管理方法。第4章主要讲解虚拟局域网技术与部署方法。第5章介绍生成树冗余网络的部署与实践,并讲解链路聚合技术。第6章讲解IP地址与路由原理基础。第7章介绍静态路由和动态OSPF路由部署方法。第8章介绍访问控制列表原理及其部署。第9章讲解外网接入中PPP认证和地址转换技术部署技术。第10~13章分别介绍园区网典型业务系统部署方法,即Web、FTP、DNS和DHCP系统部署。全书首尾呼应,从引入到总结,着重讲述了园区网建设的全过程和关键技术。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相关课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以供网络工程师参考使用。 -
前言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通信已成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ICT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国内外众多高校都已开设相关课程。纵观国内计算机网络基础相关教材和精品课程,教材定位和体例格式差异较大,许多精品教材往往是世界名著翻译而成,部分精品课程中尚存在项目缺乏有机集成性等不足。贴合工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项目化”体系教材备受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者关注,然而,如何基于项目贯穿理念编写出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仅需要考虑体例格式问题,更重要的是注重教材内涵建设。能帮助读者在阅读中快速提升技能、加深理论理解的书才是好书。
编写思想
近二十年计算机网络项目实践与教学中,编者深切体会到学生在学完后,对相关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过于片面,缺乏网络全局构建与管理思想,难以解决实际网络项目中方案设计、平台构建与应用管理中的典型问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教材内容缺乏集成性,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弱;二是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系统化实践资源与之配套;三是实践条件资源缺乏。借助于教学模拟软件和实践项目资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书基于思科公司Packet Tracer 6.2软件平台,以“园区网”项目建设为主线,提炼并细化各个阶段典型任务,依据学习认知和项目建设规范,重点介绍园区网络平台构建与典型应用服务系统部署,有机融入常规网络技术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计算机网络构建与服务部署能力。
本书在出版前以校内讲义的形式在教学中进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明显。本次出版在对部分环节进行了优化的同时,重点强化项目的可操作性,希望高职高专学生能看懂、能掌握。
本书特色
项目贯穿全书。以“典型园区网建设项目建设”贯穿全书,主要包括网络平台构建、网络服务部署两个关键环节,采用“滚雪球”方式,基于“由局部到全局、由简单到复杂”的思想,明确项目建设阶段性任务与成果,帮助读者逐步学会园区网系统集成知识和技能。
实战任务丰富。针对园区网建设过程与规范,书中设计大量典型实战案例,按照实战描述、所需资源、操作步骤、提示等组织。在操作步骤中,采用流程分析、问题提出,帮助读者直观分析相关基本原理、通信流程,进而深入理解不同阶段典型需求和网络状态。
实战操作便捷。本书结合实际网络应用和模拟仿真软件,依据项目建设和认知特征,开发整体项目和任务。共设计开发实践配套仿真资源30余套,主要包括项目初始化文档、配置脚本、实战结果文档,为读者独立实践操作提供有效模拟环境和资源。
致谢
编者由衷地感谢思科、H3C等厂商工程师对本书编写提供的指导与支持。编者还要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们的鼎力相助。本书由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计算教学团队组织编写,由陈小中、冒志建编著。其中,陈小中负责整体设计、执笔,冒志建负责部分实验设计,蒋熹、黄晋、邵姣等参与编写;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思科、H3C等厂商工程师,他们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本书内容增色不少,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专家的辛勤付出。感谢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资助。zui后,编者还要对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所参考的国内外文献的诸多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编著者
2019年12月 -
目录
第一部分 网络基础平台构建 1
第1章 Packet Tracer软件简介 2
1.1 软件界面 2
1.2 逻辑拓扑构建 3
1.2.1 设备添加 3
1.2.2 线缆连接 4
1.2.3 模块扩展 4
1.3 物理结构部署 6
1.3.1 物理视图 6
1.3.2 物理布局 6
1.4 网络设备配置 7
1.4.1 终端设备配置 7
1.4.2 网络设备配置 9
1.5 网络通信测试 10
1.5.1 逻辑模式测试 10
1.5.2 仿真模式测试 11
小结 12
第2章 构建简单以太网络 13
2.1 认识网络组成 13
2.1.1 终端设备 13
2.1.2 网络设备 14
2.1.3 传输介质 14
2.2 网络模型简介 15
2.3 以太网技术 17
2.3.1 以太网标准 17
2.3.2 MAC地址 17
2.3.3 以太网卡管理 18
2.4 TCP/IP协议 18
2.4.1 TCP与UDP 20
2.4.2 IPv4编址 20
2.4.3 IPv4地址配置 22
2.4.4 IPv6编址 24
2.4.5 ARP协议 24
2.4.6 DHCP协议 25
2.4.7 ICMP协议 26
实战1 小型局域网拓扑设计 28
实战2 以太网UTP直通线缆制作 29
实战3 构建小型办公局域网 31
实战4 基于DHCP部署主机地址 33
实战5 分析局域网ARP协议 37
实战6 测试网络性能 40
小结 41
第3章 网络设备访问与管理 42
3.1 网络设备访问 42
3.1.1 认识网络设备 42
3.1.2 本地CTY管理 43
3.1.3 远程VTY管理 44
3.2 IOS基本命令 44
3.2.1 IOS模式 44
3.2.2 交换机基本命令 45
3.2.3 路由器基本命令 46
3.3 配置文件管理 47
实战7 本地登录设备 47
实战8 配置Telnet登录 50
实战9 网络设备加固 53
实战10 配置SSH登录 54
实战11 IOS系统升级 57
实战12 配置文件管理 59
实战13 设备密码恢复 61
实战14 设备系统恢复 63
小结 64
第4章 虚拟局域网部署 65
4.1 虚拟局域网 65
4.1.1 VLAN的分类 66
4.1.2 创建VLAN 66
4.2 交换端口管理 67
4.2.1 access模式 67
4.2.2 trunk模式 68
实战15 VLAN基本部署 69
实战16 跨交换机VLAN部署 72
小结 76
第5章 冗余网络与链路聚合 77
5.1 冗余网络 77
5.1.1 生成树 77
5.1.2 快速生成树 79
5.1.3 多生成树 79
5.2 链路聚合 79
5.2.1 聚合协议 79
5.2.2 LACP配置 80
5.2.3 部署注意事项 81
实战17 交换机PVST部署 81
实战18 PVST负载均衡部署 92
实战19 基于端口的链路调整 103
实战20 生成树优化配置 108
实战21 链路聚合部署 120
小结 123
第6章 路由原理基础 124
6.1 IP编址 124
6.2 IP子网划分 125
6.3 路由基础 127
6.3.1 基于路由器物理口互联 127
6.3.2 基于三层交换互联 129
6.3.3 基于路由器子接口互联 130
6.4 有类与无类路由 130
6.5 热备份路由 130
实战22 分支机构直连路由部署 131
实战23 单臂路由部署 135
实战24 单汇聚网络部署 138
实战25 双汇聚网络部署 142
小结 148
第7章 路由规划与部署 149
7.1 静态路由 149
7.1.1 语法规则 149
7.1.2 默认路由 149
7.1.3 路由的特点 150
7.1.4 配置案例 150
7.2 OSPF路由 150
7.2.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51
7.2.2 OSPF工作过程 151
7.2.3 OSPF基本概念 151
7.2.4 报文类型 153
7.2.5 建立邻接 153
7.2.6 双向通信 154
7.2.7 交换链路状态 154
7.2.8 路由更新 155
7.2.9 配置命令 155
实战26 静态路由连通园区网络 156
实战27 OSPF单区域路由连通园区
网络 183
实战28 OSPF多区域路由连通园区
网络 199
小结 216
第8章 网络访问控制 217
8.1 基本概念 217
8.2 ACL分类 217
8.3 端口号 217
8.4 工作原理 218
8.5 应用规则 220
8.6 标准ACL 220
8.7 扩展ACL 221
实战29 标准ACL部署 221
实战30 扩展ACL部署 228
小结 233
第9章 外网接入 234
9.1 广域网接入 234
9.1.1 广域网基础 234
9.1.2 广域网接入 235
9.1.3 点到点网络 237
9.1.4 PPP配置 237
9.2 地址转换 238
9.2.1 地址转换 238
9.2.2 端口转换 239
9.2.3 配置命令 240
实战31 采用PPP连接外网 241
实战32 部署网络地址转换 248
小结 256
第二部分 网络服务系统部署 257
第10章 Web系统部署 258
实战33 WWW服务部署 259
小结 265
第11章 FTP系统部署 266
实战34 FTP服务部署 266
小结 269
第12章 DNS系统部署 270
实战35 DNS服务部署 271
小结 274
第13章 DHCP系统部署 275
实战36 DHCP服务部署 276
小结 281
参考文献 282
-
作者介绍
陈小中、冒志建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思科公司Packet Tracer 6.2软件平台,以“园区网”项目建设为主线,提炼并细化各个阶段典型任务,依据学习认知和项目建设规范,重点介绍园区网络平台构建与典型应用服务系统部署,有机融入常规网络技术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计算机网络构建与服务部署能力。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