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
书 号:9787113274320
丛 书 名:
作 者:刘超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56元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部分(十五章)。第一部分之前为绪论,介绍了国内外宏观金融、经济、资本运营及财富管理过程;第一部分为资本运营导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资本运营概述和资本运营的本质;第二部分为资本运营方式与实务,包括第三~十一章,分别阐述了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债券回购、信托、融资融券、私募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企业兼并与收购,以及企业重组,以认识资本运营的内在规律;第三部分为财富管理,包括第十二~十五章,主要对财务报表优化、企业税收筹划、企业风险管理以及企业资产配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前言
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工具多样性加快了稀缺资源的跨时空流动,不仅助推了社会经济发展,也为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便利性。
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的本质就是运用信用工具的不同属性与特点,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空配置,从而使实施主体实现效用最大化。回顾中国股份制改革,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瞩目成就。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同志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19日开始营业时,随同上海“老八股”的其他7只股票一同上市交易,上证指数即日开始发布,基点100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并存,上市公司数量也接近4000家,市值达到70万亿人民币。上市公司主题也由过去的“国企改革”深化为“科技金融”;证券也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国库券,发展为股票、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期货、期权、回购等多种信用工具并存;金融机构也由过去大一统的“中国人民银行”,发展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类并存的多元化中介;人们交易、支付手段也从传统的现场交易,发展为电子交易与支付;交易边界也由过去仅仅国内交易,转化为“港股通”“ADR”等跨市场交易,使得跨市场、跨国界、跨行业交易成为现实。这些都为在时空转换中的稀缺资源效用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从事资本运营近30年,从事科研教学也已17年,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与金融发展历程,因此颇有些感悟。这里结合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实践,以《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为切入点,谈几点看法。
水,普遍存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中,人类每天都需要,极具普遍性,但是水的稀缺性常常不被人们重视。社会经济发展至今,资金、土地、信息、企业家、人力、技术普遍地存在于每个社会人的生活之中,但是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跨时空配置,实现效用最大化,在当下似乎只有上市公司才能集中体现稀缺资源的跨时空配置效用。我们常说,稀缺资源总是流向洼地,正如水的特性一般,或许正因如此,人们常常将水视作财富。
居善地,意为择良地而居。对于资本运营者来说意味着要选择好的行业,选择行业中的领航者,选择领航者中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选择稀缺资源时要甄别稀缺资源的“善地”,只有“善地”,才能安心而栖。
心善渊,意为心要沉静。“渊”即深,内含博大、沉静、深邃之意,资本运营者应该不为小事、小利所动,容天下能用稀缺资源,厚积薄发。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利能与众人分享,才能拥有天下,所谓的流动性创造财富,即是这个道理。“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只有胸怀天下才有自我,唯有自我才无自我。
与善仁,意为与人交往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修养,是历练,对于资本运营者来说要友爱、和善,尽管商场如战场,但凡事应有度。不唯利是图,仁爱与正义才能持久。德不配位,得也将失。
言善信,意为说话要讲诚信。诚信是上市公司整合稀缺资源时的底线,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报表造假、合同造假等问题屡见不鲜,不仅会招致以“脚”投票,还会因此阶段性或永久性丧失在资本市场整合稀缺资源的机会,这也是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的大忌。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失去了信用,那么其他人就不会信任他)。连接货币与经济的关键桥梁,就是信用,有了信用,才有信用工具,才会有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信用是根基。
政善治,意为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资本运营和财富管理者,应该将稀缺资源物用所值,才尽其用,这就要求资本运营者对行业发展、财务报表结构、现金流、人才、技术、法律、国家产业政策、国际国内经济运行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拥有德、信、仁、善、勤、慎、独的品德,知行合一,才能有所治。
事善能,意为处事时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解决问题。作为资本运营者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不要盲目进入不熟悉的领域。人的认知有限性,决定着人非理性的客观存在。同时,还要把专业的事情,转给专业人士去做,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贤士也是稀缺资源,善于整合,则无忧。
动善时,意为行动时把握有利时机。我们常说基本面决定选择何种行业和品种(居善地),何时买卖,何时行动,是由技术决定(择时而动)。时间的稀缺性、空间的多维性、数据的记忆性、认知的有限性、人的非理性,决定着动必择时。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根据多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的最新理论与实务知识,各章提炼了摘要、关键词、知识点、思维导图、小结及思考题,便于读者更加系统地理解和学习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并深入思考。该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每章后安排了案例与分析,把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的理论同现实经济社会企业的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本书的编写离不开所有参编人员的努力,感谢为本书提出诸多指导性意见的专家,感谢马玉洁老师(山东财经大学)、谢启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张梦婉博士后(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团队研究生在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参与编写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有汤国林、高凤凤、陈维国、孙晓鹏、郑莹、李江源、王淑娇、郭亚东、张心怡、李云海、刘彬彬、张瑞雪、钱存、黄霞、赵昆、范艺心)。正是所有参与人员的辛勤付出,使得本书能够按时完成并得以顺利出版,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的研究成果,已在参考文献中列明,在此对有关作者深表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超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0月于北京 -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资本运营与财富管理的宏观经济背景2
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资本运营9
第三节 企业运营与财富管理13
第一部 分资本运营导论第一章资本运营概述18
第一节 资本概述19
第二节 资本运营的概念与特征24
第三节 资本运营的系统环境27
第四节 资本运营的风险与防范32
案例分析36
本章小结37
思考题37
第二章 资本运营的本质38
第一节 资本筹集39
第二节 资本投放44
第三节 资本周转46
第四节 资本积累49
案例分析50
本章小结52
思考题52
第二部 分资本运营方式与实务
第三章 股票市场融资54
第一节 股票市场55
第二节 主板市场融资58
第三节 创业板市场融资61
第四节 新三板市场融资64
第五节 科创板市场融资67
案例分析71
本章小结73
思考题73
第四章 债券市场融资74
第一节 国债75
第二节 企业债与公司债融资81
第三节 可转换债券91
第四节 中小企业债券95
案例分析101
本章小结102
思考题103
第五章 债券回购104
第一节 债券回购概述105
第二节 质押式回购与买断式回购110
第三节 新型债券回购116
案例分析119
本章小结120
思考题120
第六章 信托121
第一节 信托概述122
第二节 私人股权投资信托126
案例分析130
本章小结131
思考题132
第七章 融资融券133
第一节 融资融券概述134
第二节 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及要求141
第三节 融资融券保证金和担保物的要求143
第四节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流程147
第五节 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151
案例分析152
本章小结153
思考题153
第八章 私募股权投资154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概述155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流程157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过程159
案例分析161
本章小结162
思考题162
第九章 资产证券化163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概述164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及特点170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175
案例分析178
本章小结179
思考题179
第十章 企业兼并与收购180
第一节 并购的内涵和发展181
第二节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188
第三节 并购的程序189
第四节 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194
案例分析199
本章小结201
思考题201
第十一章 企业重组202
第一节 企业重组概述203
第二节 资产重组209
第三节 债务重组213
案例分析216 -
作者介绍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