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应用开发:基础知识
书 号:9787113275129
丛 书 名:
作 者:智酷道捷内容与产品中心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39.8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Java初级读者的入门图书,详细介绍了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开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本书共10章,第1章是Java基础入门,概述了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和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不同性能;第2章讲解了Java中类型转换和运算符的应用;第3章主要介绍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三目运算符及流程控制语句的相关知识;第4章主要介绍数组的定义和格式、数组的初始化、数组操作的常见问题及二维数组等内容,还介绍了Java方法的概述、定义、调用、重载和参数传递,以及void修饰的方法和递归等知识;第5章和第6章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的使用及其三大特征,包括封装、继承和多态,然后介绍了Java常用的一些关键字及接口、内部类等知识;第7章对Object类和String类进行了详细介绍;第8章深入讲解了异常、集合和映射等知识;第9章主要介绍了Java语言的IO流和线程的相关知识;第10章主要介绍Java语言的网络编程和反射技术。
本书通俗易懂,案例丰富,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程序设计教材,也可作为Java技术的培训用书。 -
前言
-
目录
第1章? Java基础入门1
1.1?Java语言概述1
1.1.1?Java语言发展史1
1.1.2?Java语言平台概述2
1.1.3?JRE和JDK3
1.1.4?JRE和JDK的关系3
1.1.5?Java语言跨平台原理3
1.2?HelloWorld案例4
1.2.1?常用的dos命令4
1.2.2?JDK的安装7
1.2.3?HelloWorld案例的编写12
1.2.4?HelloWorld案例常见问题13
1.2.5?注释14
1.2.6?配置环境变量15
1.2.7?关键字16
1.2.8?公共类和普通类18
1.2.9?包18
1.3?常量19
1.4?变量20
1.4.1?变量内存示意图20
1.4.2?标识符21
1.4.3?计算机的存储单元21
1.4.4?数据类型22
小结22
习题23
?第2章? 类型转换和运算符25
2.1?类型转换25
2.1.1?变量注意事项25
2.1.2?舍入误差26
2.1.3?类型转换分类27
2.1.4?精度损失28
2.1.5?编码29
2.1.6?类型转换扩展29
2.1.7?进制31
2.1.8?进制转换31
2.1.9?原码、补码和反码32
2.2?运算符(一)33
2.2.1?运算符分类33
2.2.2?运算符的使用33
小结37
习题37
?第3章? 运算符和流程控制语句39
3.1?运算符(二)39
3.1.1?逻辑运算符39
3.1.2?位运算符41
3.1.3?三目(三元)运算符44
3.2?流程控制语句45
3.2.1?顺序结构45
3.2.2?选择结构45
3.2.3?循环结构50
3.2.4?三种循环的区别52
3.2.5?跳转控制语句53
小结54
习题55
?第4章? 数组和方法56
4.1?数组56
4.1.1?数组的定义和格式56
4.1.2?数组的初始化56
4.1.3?数组操作的常见问题59
4.1.4?二维数组60
4.2?方法61
4.2.1?方法概述61
4.2.2?方法的定义格式62
4.2.3?方法的调用62
4.2.4?void修饰的方法63
4.2.5?方法的重载63
4.2.6?方法的参数传递64
4.2.7?递归65
小结65
习题66
?第5章? 面向对象(一)67
5.1?IDE67
5.1.1?Eclipse67
5.1.2?Eclipse的快捷键72
5.1.3?项目的删除和导入73
5.2?面向对象的使用75
5.2.1?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75
5.2.2?面向对象的思想75
5.2.3?类与对象的关系76
5.2.4?创建对象77
5.2.5?对象的内存77
5.3?封装78
5.3.1?封装的概述和原则78
5.3.2?this关键字79
5.3.3?构造方法80
5.3.4?构造代码块和局部
代码块81
5.3.5?权限修饰符83
5.4?继承84
5.4.1?继承的概述和使用格式84
5.4.2?继承的特点85
5.4.3?super关键字86
5.4.4?重写(Override)86
5.5?多态87
5.5.1?多态概述87
5.5.2?多态的体现87
小结88
习题88
?第6章? 面向对象(二)89
6.1?static关键字89
6.1.1?static关键字概述89
6.1.2?static关键字的使用91
6.2?final关键字92
6.3?abstract关键字93
6.3.1?抽象概述94
6.3.2?抽象类的产生94
6.3.3?抽象类&抽象方法的
定义94
6.3.4?抽象类和抽象方法的
特性95
6.4?接口96
6.4.1?接口概述96
6.4.2?接口的定义96
6.4.3?类实现接口97
6.4.4?接口中成员的特点97
6.4.5?接口的特点98
6.4.6?JDK 1.8接口的特性99
6.5?内部类101
6.5.1?内部类概述101
6.5.2?方法内部类101
6.5.3?成员内部类102
6.5.4?静态内部类103
6.5.5?匿名内部类103
小结104
习题104
?第7章? 常用API105
7.1?Object类105
7.1.1?API概述105
7.1.2?Object类概述106
7.2?String类109
7.2.1?String类概述109
7.2.2?String类的特点110
7.2.3?String判断功能方法111
7.2.4?String获取功能方法112
7.2.5?String转换功能方法113
7.2.6?去除空格和分割功能方法114
7.2.7?替换功能方法114
7.3?包装类115
7.3.1?包装类概述115
7.3.2?自动装箱和拆箱115
7.3.3?包装类特性116
7.4?数学类117
7.4.1?数学类概述117
7.4.2?数学类常用方法117
7.5?日期日历类119
7.5.1?Date类119
7.5.2?DateFormat类概述119
7.5.3?Calendar类概述120
小结121
习题122
?第8章? 异常&集合&映射123
8.1?异常123
8.1.1?异常概述123
8.1.2?异常的分类124
8.1.3?抛出异常throw124
8.1.4?声明异常throws125
8.1.5?自定义异常126
8.1.6?捕获异常127
8.1.7?捕获异常的特点128
8.2?集合129
8.2.1?集合概述129
8.2.2?Collection常用方法130
8.2.3?集合的子接口List131
8.2.4?ArrayList类133
8.2.5?LinkedList类133
8.2.6?Vector类134
8.2.7?迭代器135
8.2.8?Stack类136
8.2.9?Set接口138
8.2.10?Queue接口138
8.2.11?泛型概述139
8.2.12?泛型的定义和使用140
8.3?映射142
8.3.1?映射概述142
8.3.2?Map接口的常用
方法142
8.3.3?HashMap类144
8.3.4?LinkedHashMap类145
8.3.5?Hashtable145
小结145
习题145
?第9章? IO流&线程146
9.1?IO流146
9.1.1?IO流概述146
9.1.2?File类概述146
9.1.3?File类的获取方法147
9.1.4?IO流分类150
9.1.5?字符缓冲流152
9.1.6?字节流概述153
9.1.7?系统流155
9.1.8?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流156
9.2?线程158
9.2.1?线程概述158
9.2.2?创建线程的方式158
9.2.3?线程安全161
9.2.4?线程同步162
9.2.5?死锁163
9.2.6?线程的等待唤醒165
小结165
习题165
?第10章? 网络编程&反射166
10.1?网络编程166
10.1.1?网络编程概述166
10.1.2?TCP/IP网络模型166
10.1.3?IP地址概述167
10.1.4?端口号概述167
10.1.5?InetAddress类168
10.1.6?UDP协议168
10.1.7?DatagramPacket类的
?常用方法169
10.1.8?DatagramSocket类的
?常用方法169
10.1.9?TCP协议170
10.1.10?ServerSocket常用
?方法170
10.2?反射171
10.2.1?反射概述171
10.2.2?Class类的获取方式171
10.2.3?获取构造方法172
10.2.4?暴力破解175
10.2.5?获取Field175
10.2.6?获取Method176
10.2.7?Class常用获取方法177
10.2.8?Method常用方法178
10.2.9?反射的劣势179
小结180
习题180
?附录A? Notepad++的安装和使用181 -
作者介绍
智酷道捷是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高科技教育企业。旨在打造“产、学、研、用”双创一 体化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泛 IT 产教综合服务平台。是一家专注于面向 高校提供“产、学、研、用”一体化双创实践性教学解决方案,面向 高新技术职业技能持续培育的创新型科技教育企业。公司专注于前沿 技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化控制等高新技术开发的全新资源与服务平台。公司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应用教学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创新提出“双创双元、双元双通”理论模型,通过“工程实践中心”这一创新载体,整合高校教育与产业实践应用,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反馈和自适应机制,打造形成以产业应用需求为引领,以岗位技能能力图表为核心线索的智能化课程研发体系,将产业应用需求、高校教育过程以及课程研发机制、产教协同育人进行一体化联动和融合,实现双创实践性应用人才智能化、生态化、个性化、本地化培育,为地方企业和高校提供优质的实践性课程与人才服务。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