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通道集装箱联运组织理论
书 号:9787113259617
丛 书 名:
作 者:张琦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精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5元
-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对中欧班列运营情况的研究,阐述了中欧通道集装箱联运组织理论问题,同时在分析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特征、分类、运输能力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RHCTS的概念,重点研究阐述了基于RHCTS的中欧通道集装箱海铁联运组织的方法与技术。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主要包括中欧国际铁路通道的定义、组成要素、节点布局及通道能力分析、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RHCTS的概念和分类、基于内陆中转型RHCTS以及港口中转型的中欧通道海铁联运港口选择、运输组织关键问题以及中欧通道海铁联运综合运输成本分析等。 -
前言
-
目录
1 绪 论 12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概述 5 2.1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规划 5 2.1.1 定 义5 2.1.2 通道规划 7 2.2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发展现状 7 2.2.1 亚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现状 7 2.2.2 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现状与发展 17 2.2.3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铁路发展21 2.3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组成要素及特征 25 2.3.1 物理通道 25 2.3.2 参与主体 26 2.3.4 外部环境 272.4 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中欧班列运营现状 28 2.4.1 中欧班列(成都) 33 2.4.2 中欧班列(重庆) 34 2.4.3 中欧班列(郑州) 35 2.4.4中欧班列(营口) 36 2.4.5 中欧班列(义乌) 37 2.4.6 中欧班列(连云港) 373 中欧班列通道节点布局和通道能力 41 3.1 西通道北线节点研究41 3.1.1 西通道北线概述 41 3.1.2 西通道北线节点类型分析 42 3.1.3 西通道北线集装箱枢纽节点的设置 43 3.2 西通道中线节点研究 43 3.2.1 西通道中线概述43 3.2.2 西通道中线节点类型分析 43 3.2.3 西通道中线集装箱枢纽节点的设置 44 3.3 西通道北线线路条件及通道能力分析 45 3.3.1 西通道北线线路基础条件分析 45 3.3.2 西通道北线通道能力分析46 3.4 西通道南线线路条件及通道能力分析 47 3.4.1 西通道南线线路基础条件分析 47 3.4.2 西通道南线通道能力分析 474 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概述 51 4.1 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概念和构成51 4.2 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含义 54 4.2.1 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RHCTS)的概念 54 4.2.2 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结构分析 55 4.2.3 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特性分析 585 铁路枢纽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类型与特征62 5.1 RHCTS类型划分的理论依据 62 5.1.1 RHCTS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62 5.1.2 RHCTS类型划分方法的选择 62 5.2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RHCTS的类型划分 63 5.2.1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概述63 5.2.2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RHCTS的类型划分 65 5.2.3 RHCTS类型划分聚类结果分析 66 5.3 RHCTS的类型与特征分析 67 5.3.1 国际港综合型RHCTS 67 5.3.2 国内海铁联运型RHCTS 69 5.3.3 国内水陆联运型RHCTS 70 5.3.4 边境腹地吸引型RHCTS 71 5.3.5 内陆中转型RHCTS 726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组织关键问题75 6.1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组织的复杂性 76 6.1.1 内陆中转型RHCTS海铁联运组织的复杂性 76 6.1.2 港口中转型RHCTS海铁联运组织的复杂性 77 6.2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组织的特点 78 6.3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组织的区位因素 826.3.1 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决定适箱货源流量和流向 82 6.3.2 区域运输网络结构—决定运输方式和服务形式 83 6.3.3 站点属性和箱流需求—决定集装箱列车组织形式 84 6.4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网络结构 85 6.4.1 集装箱海铁联运网络结构的形式 856.4.2 集装箱海铁联运网络结构的特征 86 6.4.3 基于RHCTS系统海铁联运组织的网络描述 88 6.5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的箱流特性 91 6.5.1 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箱流构成 91 6.5.2 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箱流组织特点937 基于内陆中转型RHCTS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港铁衔接问题 94 7.1 海铁联运出境港口的选择及中心站吸引范围的确定 95 7.1.1 海铁联运出境港口的选择 96 7.1.2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吸引范围的确定 101 7.2 海铁联运列车的组织形式104 7.2.1 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组织的概述 105 7.2.2 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的组织形式 105 7.2.3 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的组织特点 111 7.3 海铁联运车船衔接时间的确定 112 7.3.1 基于响应式运输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衔接时间问题描述112 7.3.2 基于响应式运输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衔接时间的确定 1138 基于港口中转型RHCTS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港铁衔接问题 115 8.1 基于中欧班列通道的海铁联运入境过境港口选择 116 8.1.1 海铁联运入境过境港口的选择 116 8.1.2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集装箱单位时间价值计算 1198.1.3 不同时间价值集装箱货物对中欧班列通道入境过境港口的选择分析 122 8.2 基于港口中转型RHCTS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列车组织形式 125 8.3 基于港口中转型RHCTS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车船衔接组织 126 8.3.1 基于港口中转型RHCTS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箱流箱量衔接问题 126 8.3.2 基于港口型RHCTS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列车衔接时间的确定1279 基于RHCTS系统的中欧班列通道海铁联运综合运输成本问题 129 9.1 中欧班列通道集装箱运输时间因素 129 9.1.1 新亚欧大陆桥通道运输时间的构成 129 9.1.2 西伯利亚大陆桥通道运输时间的构成 130 9.1.3 中欧海上丝绸之路通道运输时间的构成130 9.2 中欧班列通道集装箱运输时间的对比分析 131 9.2.1 新亚欧大陆桥通道运输时间优势Δt12 131 9.2.2 新亚欧大陆桥通道运输时间优势Δt13 132 9.2.3 三条中欧运输通道全程运输时间对比分析 133 9.3 中欧班列通道集装箱综合运输成本与通道费用的构成133 9.3.1 新亚欧大陆桥通道综合运输成本与通道费用的构成 133 9.3.2 西伯利亚大陆桥通道综合运输成本与通道费用的构成 134 9.3.3 中欧海上丝绸之路通道综合运输成本与通道费用的构成 134 9.3.4 基于货物价值的中欧班列通道运输方式的选择 135 9.4 基于影响因子波动的中欧班列通道竞争力动态变化分析 137 9.4.1 中欧班列通道集装箱综合运输成本与通道费用影响因素137 9.4.2 运输成本波动对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竞争力的影响 137 9.4.3 运输时间波动对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竞争力的影响 138 9.2.4 中欧班列运营风险基金波动对新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竞争力的影响 139 9.5 基于影响因子波动的两条陆桥运输通道动态对比分析 140 9.5.1 运输费用与运营风险基金波动下两条通道的动态变化141 9.5.2 运输时间与运营风险基金波动下两条通道的动态变化 142参考文献 145 -
作者介绍
张琦,女,1973年9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特别是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铁路联运等。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作为副主编及主要参与者完成其他专著和教材5部。 -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了综合运输和外贸运输两个领域,是复合型运输组织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有益尝试,为从事该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有关人员提供了有一定科学依据和实用价值的理论和方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希望有更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在本书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际集装箱运输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创新.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