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大学语文

书      号:9787113313289

丛  书 名:“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

作      者:薛桂英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39.8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侧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沟通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设计了五个项目,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日常事务与科技文书写作”“经济与公关礼仪文书写作”“沟通语言艺术”“文学欣赏”等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分为“任务目标”“任务情景”“任务驱动”“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等部分,构成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 本书是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信息化资源丰富;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本书还是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教材,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编写,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写作与沟通”“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文员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信息社会和职场越来越看重个人的写作和沟通能力。事实证明,写作和沟通能力是成才的基本能力之一,更是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学生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在今后工作及学习中必备的技能之一。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本书以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职业教育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针对高职高专生源的特点,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编写了本书。


    本书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编写体例模式独特。本书侧重于应用文写作水平、沟通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的培养和提高,设计了五个项目,包括“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日常事务与科技文书写作”“经济与公关礼仪文书写作”“沟通语言艺术”“文学欣赏”;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分为“任务目标”“任务情景”“任务驱动”“相关知识”“任务实施”“技能训练”等部分,构成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


    第二,选材注重与专业结合。本着贴近学生、联系实际的原则,精心设计各模块。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场景、学习和工作中所需的题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写作具有实际针对性,注重案例的代表性。本书中应用文写作所拟定的每个任务,就是1 ~ 2 个文种的写作;所精选的文种,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经常使用的应用文文种。在案例的选取上,不求“高大上”,力求案例的代表性、评析的朴实性,易于学生接受,避免“遥不可及”。


    第四,体现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时代特色。注重对最新知识和成果的吸收,努力体现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时代特色。


    第五,融入思政元素。尽量选取具有思政元素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案例,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第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的写作部分拟定的每一个任务均先列出“任务情景”,然后由此引出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即 1 ~ 2 个文种的写作,再列出本文种的“相关知识”,之后根据其提供的写作理论知识进行“任务实施”,即完成文种的写作。每个任务的后面都安排了“技能训练”,大多数包括两项训练:一项是“病文改错”,另一项是“材料写作”。“病文改错”中的“病”,都是在应用文写作中最容易犯的错误,训练目的是通过对病文的剖析和改正,加深学生对相关文种写作的理解和把握;“材料写作”中的材料,都从实际工作中选取,有明确的写作目标,旨在通过贴近实际需要的写作,培养学生适应将来实际工作需要的写作能力。本书的沟通和文学欣赏部分拟定的每一个任务也先列出“任务情景”,然后由此引出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再列出沟通和文学欣赏的具体“相关知识”,之后根据其提供的沟通和文学理论知识进行“任务实施”,即完成前面的“任务驱动”提出的要求。每个任务的“技能训练”都有两项训练:一项是“阅读思考”,旨在通过此项练习,让学生了解本项沟通容易犯的错误或者了解和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相关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沟通能力和文学欣赏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另一项是“模拟训练”,就是从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中选取任务,旨在通过模拟实际情景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和文学欣赏水平。

    第七,本书是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信息化资源丰富,在每个项目的每个任务,都设计了“扫一扫 测一测”的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相关的练习,检测自己学习掌握应用文写作、沟通和文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在写作部分,设计有“文种的结构和写法视频”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了解相关文种的结构和写法,从而掌握应用文文种的写作;在沟通部分,设计了“沟通内容视频”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了解和掌握沟通的有关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文学欣赏部分,设计了“文学欣赏内容视频”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了解和掌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欣赏的有关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


    第八,本书是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教材。本书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教材。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是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单位之一。我们把学生将来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写作和沟通的知识和技能编写到教材当中,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薛桂英副教授进行整体设计并任主编,负责拟定全书的内容框架和体例要求及统稿定稿,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研室教师宁丹丹讲师、郭珊珊副教授,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处副主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韩亮,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龙平教授,原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黄略昭副教授任副主编,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研


    室教师周柳波副教授、陈乐祥讲师、叶柳凤副教授、覃妮妮副教授、冼莹讲师参与编写。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概述由薛桂英编写;项目一的任务一至任务三由薛桂英编写,任务四由薛桂英、韩亮编写,任务五由薛桂英、黄略昭编写,任务六由薛桂英、杨龙平编写;项目二的任务一至任务二由薛桂英编写,任务三由薛桂英、覃妮妮编写,任务四由薛桂英、韩亮编写,任务五至任务六由薛桂英编写;项目三的任务一由宁丹丹、薛桂英编写,任务二至任务三由叶柳凤编写,任务四至任务五由郭珊珊编写;项目四的任务一由薛桂英编写,任务二由薛桂英、黄略昭编写,任务三由薛桂英、杨龙平编写,任务四由薛桂英、韩亮编写,任务五由郭珊珊、宁丹丹、薛桂英编写;项目五的任务一由郭珊珊编写,任务二由周柳波编写,任务三由郭珊珊编写,任务四由薛桂英、宁丹丹编写,任务五由陈乐祥编写,任务六由叶柳凤、郭珊珊编写,任务七由郭珊珊、薛桂英、冼莹编写。本书的视频制作由宁丹丹、薛桂英、冼莹、郭珊珊完成。全书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汉强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周群教授,原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邓礼胜,运输管理学院前院长彭进教授、现院长奉毅教授,原社会科学部主任王国珍教授,原建筑工程系副主任贾明非,通识教育学院书记麦秋玲教授,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柳乡以及广西民族大学马来西亚语系主任岑雨洋博士,柳州裕信方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薛兆华、产品工程师李韬远的关心、指点和支持;得到了语文教研室原教师李幼平、张锦田、韦娟、余业平、杨逸云等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书中借鉴、援引了国内教材、网站的一些有益资料,由于时间仓促,未能一一与各位作者联系,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编写的过程中,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 者


    2024 年 2 月

  • 目录

    概述.1应用文写作概述1沟通概述9文学欣赏概述13项目一党政机关公文写作24任务一党政机关公文写作知识24任务二通告的写作39任务三通知的写作44任务四报告的写作56任务五请示的写作62任务六函的写作68项目二日常事务与科技文书写作.74任务一计划的写作74任务二总结的写作83任务三调查报告的写作92任务四求职信和求职材料的写作100任务五毕业论文的写作.105任务六毕业设计报告的写作113项目三经济和公关礼仪文书写作122任务一合同的写作122任务二邀请函的写作134任务三感谢信的写作138任务四欢迎词和欢送词的写作.142任务五开幕词和闭幕词的写作.148项目四沟通语言艺术154任务一称呼和招呼的语言艺术.154任务二介绍和交谈的语言艺术.158任务三赞美和批评的语言艺术.163任务四求职应聘的语言艺术168任务五演讲与辩论的语言艺术.175项目五文学欣赏
  • 作者介绍

    薛桂英,女,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自任教以来,先后承担了《语文》《应用文写作》《公文写作》《秘书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文学欣赏》《汉语言文学》《文书与档案实训》《秘书考证专项训练》《导游考证专项训练》《写作与沟通》《大学语文》等1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最近20年,一直承担高职《应用文写作》《秘书写作》《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写作与沟通》《大学语文》等的教学任务,平均每年承担的教学任务都在580学时以上,20年共承担了11600学时的教学任务。科研成果:1.2012~2021年主编《应用文写作》《写作与沟通》《写作与沟通》(第二版)等3本教材(均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曾参编了《读写指要》(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曾参编了校内使用教材《阅读与写作》(上下册);2.主持校级课题结题2项,参与(排二)校级结题课题1项,主持校级在研课题1项,主持市厅级在研课题1项,参与市厅级在研课题1项,参与省级在研课题1项;发表和获奖论文15篇;3.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区级二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1项,市级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1项,校级三等奖1项;4.指
  • 编辑推荐

    本书为校企合作新形态教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