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书 号:9787113313753
丛 书 名:
作 者:林秀翠,姚政来,杨常秀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汉文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 价:45元
-
内容简介
本书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进行模块化、任务化教学,本书共4个模块16个任务,主要内容有:PLC基础知识、PLC基本指令、顺序控制设计法及指令应用、功能指令应用。每个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衔接学习,同时项目中还设计了学习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巩固、任务训练等环节,既适用于教学也适用于自学。 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自学的参考书。 -
前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快构建校企协同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加强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培养,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机电自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企业生产真实任务为引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满足社会对机电自动化行业优秀人才的需求,我们精心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校企合作,对接岗位。本书采用大量来源于机电自动化相关企业的真实任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本书编者由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组成,根据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对接企业真实岗位。
(2)实用性强,易教易学。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企业实践经验,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原则,采用生产、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在每个任务前设置了“任务描述”,提供对应的任务资源,设置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将工作任务分步骤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同时,方便教师授课。
(3)配套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本书融入“互联网+”思维,书中每个任务都提供了教学视频、PPT等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
(4)坚持科学评价。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职业标准,创新评价方式,规范评价流程。
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和自学的参考书。
本书由林秀翠、姚政来、杨常秀担任主编,罗君锲、刘琛森、汤芳芳、谢爱梅、陈燕莲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岑军、潘志锋、陈信访、毛丹玲、黄丽明、谢胜慰、李善钦、蒋勇辉等。具体分工如下:模块一任务1~任务3由姚政来负责编写;模块二任务1~任务3由林秀翠负责编写;模块二任务4、任务5,模块三任务1、任务2由罗君锲、刘琛森、汤芳芳、谢爱梅、陈燕莲负责编写;模块三任务3、任务4,模块四任务1由岑军、潘志锋、陈信访、毛丹玲、黄丽明、谢胜慰、李善钦、蒋勇辉负责编写;模块四任务2~任务4由杨常秀负责编写,全书由杨常秀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东诚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也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书中所有企业名称和品牌商标,仅做学习参考使用,不用于商业用途。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年1月
-
目录
模块1PLC基础知识任务1认识PLC1任务2三菱FX3UPLC接线9任务3编程软件使用19模块2PLC基本指令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行控制电路51任务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电路64任务3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控制电路75任务4自动洗衣机系统设计与装调86任务5多种液体混合设计与装调94模块3顺序控制设计法及指令应用任务1自动冲压机系统设计与装调104任务2邮件自动分拣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115任务3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121任务4自动喷漆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129模块4功能指令应用任务1音乐喷泉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136任务2自动售货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148任务3机械手控制161任务4碳酸钙粉体加工生产线设计173 -
作者介绍
林秀翠,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 -
编辑推荐
(1)校企合作,对接岗位。本书采用大量来源于机电自动化相关企业的真实任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本书编者由高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组成,根据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对接企业真实岗位。
(2)实用性强,易教易学。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企业实践经验,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原则,采用生产、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在每个任务前设置了“任务描述”,提供对应的任务资源,设置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将工作任务分步骤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同时,方便教师授课。
(3)配套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本书融入“互联网+”思维,书中每个任务都提供了教学视频、PPT等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
(4)坚持科学评价。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职业标准,创新评价方式,规范评价流程。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