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IPv6技术与实践

书      号:9787113299224

丛  书 名:普通高等院校新形态一体化“十四五”规划教材

作      者:桂学勤,汪蓉,钟良骥,贺頔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5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5部分,共10章:第1部分为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绍IPv6协议、IPv6地址结构、IPv6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Pv6邻居发现协议等IPv6网络基本知识;第2部分为第6章和第7章,主要介绍基于IPv6的重要应用层协议,第6章介绍DHCPv6协议及其应用,第7章介绍IPv6域名系统及其实现;第3部分为第8章,主要介绍RIPng、OSPFv3、IPv6IS-IS、BGP4+等IPv6的路由技术及其实现;第4部分为第9章,主要介绍双栈技术,以及隧道和翻译类型等IPv6过渡技术;第5部分为第10章,主要介绍分段路由SRv6、新型多播BIE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IFIT、智能感知网络APN6等IPv6+网络新技术。本书理论结合实践,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用价值,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IPv6技术及IPv6+网络新技术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适合作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的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
  • 前言

    被全球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已经

    有 40 多年的历史。尽管 IPv4 网络具有辉煌的业绩,但是现有的 IPv4 协议不能满足互联网市

    场对地址空间、差异化服务、网络安全、移动性能,以及万物互联等方面的要求。因此人们希

    望新一代的 IPng 协议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IPv6 协议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IPv6 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的缩写。研究人员在设计 IPv6 协议时针对 IPv4 协议存在的问题做了大量改进,除了增

    加地址标识的位数,解决互联网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外,还简化报头并引入了多种扩展报头,

    在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增强了 IPv6 网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随着 5G 和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万物互联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互联网接入

    智能设备越来越多,网络流量越来越大,网络访问方式越来越灵活,互联网进入了万物互联的

    时代。万物互联一定要基于 IPv6 技术,IPv6 技术是万物互联的技术底座,这是当前已经达成

    的产业共识。

    互联网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安全

    格局。为建设网络强国,加快推进 IPv6 规模部署,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和健康创新发展,实

    现万物互联,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

    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专门成立了推进 IPv6 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作为顶层设计的指导,明确

    提出用 5 ~ 10 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规模的 IPv6 商

    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整合应用,并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联网发

    展的主导力量。在此前提下,近年来,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大力建设下,

    我国的IPv6规模部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IPv6网络改造全面完成,IPv6网络流量显著增长,

    我国的 IPv6 网络“高速公路”已经全面建成。

    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需要更多的掌握 IPv6 技术的网络工程人才,高校的

    网络工程专业应大力培养掌握 IPv6 技术的网络工程人才。为此,我们对 IPv6 技术以及 IPv6+

    网络新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并编写了本书。

    本书重点介绍 IPv6 相关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分为 5 部分,共 10 章:第 1 部分为第 1 章至

    第 5 章,主要介绍 IPv6 协议、IPv6 地址结构、IPv6 控制报文协议,以及 IPv6 邻居发现协议

    等 IPv6 网络基本知识。第 2 部分为第 6 章和第 7 章,主要介绍基于 IPv6 的重要应用层协议,

    第 6 章介绍 DHCPv6 协议及其应用,第 7 章介绍 IPv6 域名系统及其实现。第 3 部分为第 8 章,

    主要介绍 RIPng、OSPFv3、IPv6 IS-IS、BGP4+ 等 IPv6 的路由技术及其实现。第 4 部分为第

    9 章,主要介绍双栈技术,以及隧道和翻译类型等 IPv6 过渡技术。第 5 部分为第 10 章,主要

    介绍包括分段路由 SRv6、新型多播 BIE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 IFIT、智能感知网络 APN6

    等 IPv6+ 网络新技术。

    本书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教材实践内容丰富,在第 2 章

    至第 9 章,每章都配备有相关技术对应实践。同时,为便于读者学习 IPv6 技术以及培养实践

    能力,完整录制了以上实践示例的操作视频,读者可以扫描书中二维码学习,对读者具有很强

    的学习指导作用。

    本书由桂学勤、汪蓉、钟良骥、贺頔编著。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希望

    本书的出版能够为更多对 IPv6 技术和 IPv6+ 网络新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 目录

    第1章IPv6技术概述11.1TCP/IP的定义11.2TCP/IPv4协议诞生与发展21.3IPv6协议诞生与发展31.4IPv6网络的发展51.5IPv6协议主要特性71.5.1IPv4地址现状71.5.2IPv4协议存在的问题81.5.3IPv6协议主要特征和优势91.6IPv6网络的困境与前景101.6.1IP网络核心设计理念101.6.2IP网络核心设计理念面临的挑战111.6.3IPv6网络的困境111.6.4IPv6网络的发展前景12小结
  • 作者介绍

    桂学勤,男,生于1969年11月。湖北科技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网络工程专业负责人。一直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编教材10部,主持教育bu高等教育司校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项。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李永逵,男,生于1984年1月。湖北科技学院教师,博士,副研究员。2019年9月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一项,发表SCI研究论文数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信息网络安全、密码学、大数据等。
  • 编辑推荐

    本书配有丰富的微课视频。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