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书 号:9787113272753
丛 书 名:先进复合材料丛书
作 者: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精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128元
-
内容简介
“先进复合材料丛书”围绕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贯彻落实新材料《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在中国科协指导下制订的“复合材料学科方向预测及技术路线图(2016)”为框架,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组织编写。各分册按全新研究进展评述、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应用前瞻、未来预测、制订技术路线图的编写思路,分析复合材料前沿若干学术热点,论述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装备、设计、分析、检测与评价,并详细论述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等。丛书体现了科学性、前瞻性和战略指导性,填补了国内复合材料发展方向预测的空白。本分册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系统介绍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技术现状、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降解吸收、靶向缓(控)释药用、外用医辅等五类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成型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 -
前言
“先进复合材料丛书”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组织编写,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丛书共12册,围绕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促进我国复合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发展与相互转化,按全新研究进展、国内外研究及应用对比分析、未来研究及产业发展方向预测的思路,论述各种先进复合材料。本丛书力图传播我国“产学研”全新成果,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需求之间建立技术发展路径,对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出指导。丛书体现了技术前沿性、应用性、战略指导性。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复合而成的,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进而增进其功能的一类先进材料。它是人造组织、器官和医疗器械研发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寿命的持续延长和健康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这类先进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基础理论、加工技术、性能评价和临床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和药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于2018年将编著《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列为新一届分会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成立了由沈健、万怡灶任主任,陈晓峰、冯庆玲、王勤、王士斌、徐可为、尹光福、郑裕东任副主任,刘平生、胡剑、李利、梁春永、潘浩波、王小祥、于振涛、张灿、章培标、陈爱政、牛旭锋、施燕平、余森、袁江、张天柱为委员的编委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于2019年4月27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先进复合材料丛书”评审会,对丛书进行了调整。正式将《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列入“先进复合材料丛书”。2020年3月国家出版基金办公室经过严格评审,将“先进复合材料丛书”列入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可供从事该学科领域的教师、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生参考,希望其出版发行对我国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发展既能尽些微薄之力,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先进复合材料”丛书编委会主任兼丛书主编杜善义院士的领导下,《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册在系统论述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技术现状、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降解吸收、靶向/缓控释药用、医辅等五类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成型技术和测试评价方法。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由沈健、万怡灶担任主编,各章编著者分工如下:第1章:沈健(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刘平生(南京师范大学)、万怡灶;第2章:潘浩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胡剑(华东交通大学);第3章:沈健(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袁江(南京师范大学);第4章:章培标(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振涛(暨南大学)、余森(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第5章:尹光福(四川大学)、王士斌(华侨大学)、张灿(中国药科大学)、陈爱政(华侨大学);第6章:李利(南京师范大学)、张天柱(东南大学)、胡政芳(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第7章:郑裕东(北京科技大学)、梁春永(河北工业大学)、牛旭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8章:陈晓峰(华南理工大学)、王勤(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施燕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书最后由沈健、袁江负责统稿。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各章编著人员都是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编著时尽力吸取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全新成果,并融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心得体会。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1.2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应用 1.3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发展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组织相容性复合材料 2.1骨组织修复重建用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2.2软骨修复用生物医用复合支架 2.3牙科修复用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2.4心血管修复用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2.5其他组织工程修复用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参考文献第 3章血液相容性复合材料 3.1血液相容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3.2血液相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3.3血液相容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3.4改善血液相容性的策略 3.5血液接触类材料或制品 3.6血液相容性复合材料的复合技术 3.7与血液相互作用的评价与检测 3.8血液相容性材料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章可降解吸收复合材料 4.1人工合成可降解聚合物/生物陶瓷复合材 -
作者介绍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于1989年1月,由王俊奎、宋焕成、吴人洁等7名教授的倡导发起成立,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历经七届理事会,现任理事长为陈祥宝院士。目前学会拥有个人会员15000余名,单位会员150家,下设35个分支机构,主办学术期刊《复合材料学报》及全英文期刊《CompositesCommunications》。近年来学会年均开展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对接等各类活动近百场次,参与专业人员近万人次。学会代表中国加入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并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复合材料专业组织及机构建立了联系与合作。 -
编辑推荐
本书为 “先进复合材料丛书”《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册,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开发成果的基础上, 系统论述了组织相容性复合材料、血液相容性复合材料、可降解吸收复合材料、靶向/缓控释药用复合材料、医辅类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加工成型、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测试评价等内容。 本书内容先进, 适合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也可供新材料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新材料产业界、政府相关部门、新材料咨询机构等领域的人员参考。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