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程
书 号:9787113259730
丛 书 名:
作 者:周兆欣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9.8元
-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运动与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的安全与卫生、体育锻炼的营养与保健、田径、蓝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身运动、体育比赛的欣赏与重大体育比赛简介等。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集知识、健身、娱乐、科学、实用为一体的体育教科书。教材内容充实、文笔流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层次,具有观念新、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简便易学、技能性强、易于掌握、易于操作的特色。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体育爱好者的参考读物。 -
前言
为了更好地加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紧紧把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统领,总结我们多年的职业教育研究和体育教育研究经验,编写了本教程。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
本教材共分15章。内容包括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运动与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的安全与卫生、体育锻炼的营养与保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身运动、体育比赛欣赏与重大体育比赛简介。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适应性强。本教材的编写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介绍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操作性强。本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教材具有较高的课后实际指导意义。
(3)阅读性强。教材内容丰富,图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使教材具有较强的阅读性,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此外,本教程在内容设计上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外展性,使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持续性学习。
全书由周兆欣任主编,周学刚、田东民、李玮宁、马麟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宋旭敏、张云龙、韩雪、张涵、王玲、赵楠、周锦、刘颖、李风荣。
限于编者水平及时间仓促,书中如有疏漏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9年5月 -
目录
目 录
第1章 体育基本理论 1
1.1 体育概述 1
1.1.1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1
1.1.2 体育的概念与分类 1
1.1.3 体育的功能 2
1.2 现代社会与体育 2
1.2.1 现代人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2
1.2.2 生命在于运动 3
1.3 高校体育 4
1.3.1 高校体育的地位 4
1.3.2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和任务 5
1.3.3 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6
1.3.4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7
第2章 体育运动与健康 8
2.1 健康概述 8
2.1.1 健康的概念 8
2.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9
2.1.3 亚健康 9
2.1.4 影响健康的因素 10
2.2 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2.2.1 合理的生活制度 12
2.2.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
危害 13
2.2.3 现代生活方式病 14
2.3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16
2.3.1 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
作用 16
2.3.2 体育运动对心肺功能的
影响 16
2.3.3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调节
作用 17
2.3.4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身心
发展 18
第3章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9
3.1 认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9
3.1.1 什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 19
3.1.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发展 19
3.1.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评分 20
3.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
部分) 20
3.3 提高测试成绩的方法 27
第4章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9
4.1 身体素质运动应遵循的原则 29
4.2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9
4.2.1 力量素质 30
4.2.2 耐力素质 31
4.2.3 速度素质 31
4.2.4 柔韧素质 32
4.2.5 灵敏素质 32
第5章 体育锻炼的安全与卫生 34
5.1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34
5.2 科学体育锻炼 35
5.2.1 体育锻炼的准备 35
5.2.2 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 35
5.2.3 体育锻炼时间、地点的
选择 36
5.2.4 体育锻炼中运动量的
控制 37
5.2.5 体育锻炼合理的呼吸
方法 37
5.3 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38
5.3.1 冬夏季锻炼注意事项 38
5.3.2 体育锻炼的禁忌症 39
5.4 体育锻炼卫生常识 39
5.5 女子体育运动卫生 40
5.5.1 女子体育运动的意义 40
5.5.2 女子发育的一般特点 40
5.5.3 女子的生理特点 40
5.5.4 女子体育卫生要求 41
第6章 体育锻炼的营养与保健 42
6.1 体育锻炼与营养 42
6.1.1 营养与健康 42
6.1.2 营养与体育锻炼 42
6.1.3 不同锻炼项目的营养
特点 43
6.1.4 不同季节锻炼的营养
特点 43
6.2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4
6.2.1 运动损伤的原因 44
6.2.2 运动损伤的预防 44
6.2.3 常见运动损伤及简易处理
方法 45
第7章 田 径 47
7.1 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47
7.2 田径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48
7.2.1 田径运动项目的分类 48
7.2.2 田径运动的特点 48
7.2.3 田径运动的价值 48
7.3 田径运动基本技术 49
7.3.1 跑 49
7.3.2 跳跃 51
7.3.3 投掷 53
7.3.4 跨栏跑 56
第8章 篮 球 57
8.1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57
8.2 篮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57
8.2.1 篮球运动的特点 57
8.2.2 篮球运动的价值 58
8.3 篮球基本技术 58
8.3.1 移动技术 59
8.3.2 传、接球技术 60
8.3.3 投篮技术 62
8.3.4 运球技术 65
8.3.5 持球突破技术 67
8.3.6 抢篮板球技术 67
8.3.7 防守对手技术 68
8.3.8 抢、打、断球技术 68
8.4 篮球基本战术 69
8.4.1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69
8.4.2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70
8.4.3 快攻 70
8.4.4 区域联防 71
8.4.5 半场人盯人防守 71
8.5 简单规则 72
8.5.1 比赛的通则及一般规定 72
8.5.2 常见违例 72
8.5.3 常见犯规 73
第9章 排 球 74
9.1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74
9.2 排球运动的特点与锻炼价值 74
9.2.1 排球运动的特点 74
9.2.2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75
9.3 排球的基本技术 75
9.3.1 准备姿势与移动 75
9.3.2 垫球技术 76
9.3.3 发球技术 78
9.3.4 传球技术 79
9.3.5 扣球技术 81
9.3.6 拦网技术 81
9.4 排球的基本战术 82
9.4.1 阵容配备 82
9.4.2 交换位置 83
9.4.3 接发球站位阵型 83
9.4.4 进攻战术 84
9.4.5 防守战术 85
9.5 排球竞赛规则简介 85
9.5.1 场地、器械、设备 85
9.5.2 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85
第10章 足 球 87
10.1 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87
10.2 足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88
10.2.1 足球运动的特点 88
10.2.2 足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88
10.3 足球基本技术 88
10.3.1 踢球 89
10.3.2 停球 91
10.3.3 运球 93
10.3.4 头顶球 94
10.3.5 掷界外球 95
10.3.6 抢截球 95
10.3.7 假动作 95
10.3.8 守门员技术 96
10.4 足球的基本战术 96
10.4.1 进攻战术 97
10.4.2 防守战术 98
10.4.3 定位球战术 98
10.4.4 比赛阵型 99
10.5 足球规则简介 99
10.5.1 场地 99
10.5.2 队员人数 100
10.5.3 比赛时间 100
10.5.4 决胜方法 101
10.5.5 越位 101
10.5.6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101
第11章 乒 乓 球 103
11.1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03
11.2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
价值 103
11.2.1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103
11.2.2 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103
11.3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104
11.3.1 基本站位与准备姿势 104
11.3.2 握拍法 105
11.3.3 基本步法 107
11.3.4 发球和接发球 108
11.3.5 挡球和推挡球 110
11.3.6 攻球 111
11.3.7 搓球 112
11.3.8 削球 112
11.4 乒乓球的基本战术 113
11.4.1 发球抢攻战术 114
11.4.2 对攻战术 114
11.5 乒乓球运动规则简介 115
11.5.1 场地与器材 115
11.5.2 乒乓球比赛的主要规则 116
第12章 羽 毛 球 118
12.1 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18
12.2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
价值 118
12.2.1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118
12.2.2 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119
12.3 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119
12.3.1 握拍技术 119
12.3.2 发球技术 120
12.3.3 接发球技术 122
12.3.4 基本步法 122
12.4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 123
12.4.1 单打战术 123
12.4.2 双打战术 124
12.5 羽毛球运动的比赛规则简介 125
12.5.1 场地与器材 125
12.5.2 羽毛球比赛的方法 126
第13章 武 术 128
13.1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128
13.2 武术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128
13.2.1 武术的特点 128
13.2.2 武术的健身价值 129
13.3 武术的基本技术 129
13.3.1 武术基本功 129
13.3.2 武术基本套路组合 134
第14章 健身运动 147
14.1 健身运动的方式 147
14.2 常用健身器械的功能及用法 147
14.3 体操运动 157
14.3.1 体操运动的技巧 157
14.3.2 单杠 159
14.3.3 双杠 160
14.4 健美操 162
14.4.1 健美操的分类与特点 162
14.4.2 健身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163
14.5 游泳 165
14.5.1 游泳的主要分类 165
14.5.2 常见泳姿及场地装备 166
14.5.3 游泳基本技术 168
第15章 体育比赛欣赏与重大体育比赛
简介 172
15.1 体育比赛欣赏 172
15.1.1 欣赏体育比赛的角度 172
15.1.2 体育比赛的分类及欣赏 173
15.1.3 体育比赛欣赏前的准备 173
15.2 重大体育比赛简介 174
15.2.1 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简介 174
15.2.2 国际重大体育比赛简介 175
参考文献 180 -
作者介绍
周兆欣,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主任,从事体育教育20多年,多次带队参加省级体育活动,并荣获省级奖项,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