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用教程
书 号:9787113254117
丛 书 名:移动应用系列丛书
作 者:印润远,王传东,李斌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8元
-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方向展开编写,详细介绍了
移动互联网技术原理,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出发,编写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
指导部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原理。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1~7章是第一部分,第8章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移动
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原理,包括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移动终端、
移动操作系统、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感知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移动互联网实训指导,包括无线网络的接入、无线网络互联和访问Internet、
无线路由器的桥接和MAC地址过滤、建立ArduinoIDE开发环境、PWM调光与流水灯实
验、Android蓝牙助手控制点亮LED灯、交通灯交互设计实验、温度计设计实验和Arduino
Wi-Fi通信等实验内容。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识课程的教材,亦可
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爱好者的阅读材料。 -
前言
移动互联网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的思想,它所改变的不仅是
接入手段,也不仅是对桌面互联网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
并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业务形态、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移动互联网使人们可以
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获
取互联网服务。
移动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大数据三个明显特性,并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无
线资源,二是智能手机,三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正是这三大要素支撑起了移动互
联网的繁荣,打车、代驾、家政服务等基于人、基于位置、基于明确需求的各类服务应用
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业务最基本的形态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以及基于客户端的大
数据产品。
中国移动互联网正在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
也体现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应用服务类型的不断丰富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
行各业都面临着挑战,企业转型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许多学生虽然能较熟练地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网购、网游、网聊”,但对于移动互联
网技术知识知之甚少,对于各行业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的发展趋势鲜有了解。为提
升学生现代信息素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生涯可持续发展,本书是围绕移动互联网
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方向展开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掌握“云技术、物联网、
大数据、智能技术”时代的理念及思维和基本技术技能。
本书对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
想出发,编制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实训指导,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原
理。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1 ~ 7 章是第一部分,第8 章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移动
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技术原理,包括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移动终端、移
动操作系统、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感知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等内容;第二
部分为移动互联网实训指导,包括无线网络的接入、无线网络互联和访问Internet、无线
路由器的桥接和MAC 地址过滤、建立Arduino IDE 开发环境、PWM 调光与流水灯实验、
Android 蓝牙助手控制点亮LED 灯、交通灯交互设计实验、温度计设计实验和Arduino
Wi-Fi 通信等实验内容。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顺应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率先提出在全校各专业学生中
开展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于2016 年开始将其列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
案,本书是在前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整理编写而成的。
前言
P R E F A C E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识课程的教材,亦可作
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爱好者的阅读材料。
本书提供教学用电子教案,读者可到中国铁道出版社网站www.tdpress.com/51eds/ 免费
下载。
感谢中国铁道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和发行给予的支持,感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皋玉蒂校长、张学龙副校长对于本书编写提出的指导意见,也感谢给予我们支持的朋友、
同仁和学生们。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教师、同行、专家以及
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 年10 月 -
目录
第 一 部 分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 / 1
1.1 移动互联网简介 / 2
1.1.1 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 2
1.1.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3
1.1.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 / 4
1.2 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 / 7
1.2.1 移动互联网架构 / 7
1.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 9
1.3 移动互联网技术 / 11
1.3.1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发展
概述 / 11
1.3.2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
系统 / 17
1.3.3 LTE 移动通信系统
及其演进 / 21
1.3.4 移动IP 技术 / 23
第2章 移动终端 / 28
2.1 移动终端概述 / 29
2.2 移动终端发展过程 / 29
2.1.1 智能手机 / 29
2.2.2 平板电脑 / 34
2.3 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 / 37
第3章 移动操作系统 / 39
3.1 移动操作系统概述 / 40
3.1.1 移动操作系统发展
过程 / 41
3.1.2 移动操作系统的
发展趋势 / 46
3.2 移动操作系统架构 / 48
3.2.1 iOS 架构 / 48
3.2.2 Android 架构 / 52
3.2.3 Windows Phone 架构 / 54
3.2.4 Symbian 架构 / 55
3.3 主流移动操作系统 / 56
3.3.1 iOS / 56
3.3.2 Android / 57
3.3.3 Windows Phone / 57
3.3.4 BlackBerry / 58
第4章 物联网技术基本概念 / 59
4.1 初识物联网 / 60
4.1.1 物联网的定义 / 61
4.1.2 物联网的特点 / 63
4.2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 65
4.2.1 感知层 / 67
4.2.2 传输层 / 67
4.2.3 应用层 / 68
4.3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 / 69
4.4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 72
4.4.1 工业控制 / 72
4.4.2 精细农牧业 / 73
4.4.3 仓储物流 / 74
4.4.4 交通运输 / 75
4.4.5 医疗健康 / 76
4.4.6 环境监测 / 76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II
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用教程
4.4.7 安全监控 / 77
4.4.8 网上支付 / 77
4.4.9 智能家居 / 78
4.4.10 国防军事 / 78
4.5 物联网的发展与未来 / 79
第5章 感知技术 / 82
5.1 RFID 技术 / 84
5.1.1 RFID 射频卡的分类 / 84
5.1.2 RFID 的主要应用
领域 / 85
5.1.3 射频识别系统 / 85
5.1.4 条形码 / 90
5.1.5 磁条卡 / 92
5.1.6 IC 卡 / 93
5.2 传感器技术 / 94
5.2.1 温度传感器 / 95
5.2.2 湿度传感器 / 98
5.2.3 压力传感器 / 99
5.2.4 光敏传感器 / 102
5.2.5 气体传感器 / 103
5.2.6 智能传感器 / 106
5.3 视频监控技术 / 110
5.3.1 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
原理 / 111
5.3.2 摄像头 / 111
5.3.3 监控中心 / 112
5.3.4 视频监控中的主要设备
与器材介绍 / 113
5.4 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 / 115
5.4.1 GPS 系统的构成 / 116
5.4.2 GPS 的应用 / 118
5.4.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119
5.5 激光技术 / 119
5.5.1 激光基本信息 / 119
5.5.2 激光特性 / 120
5.6 红外技术 / 121
5.6.1 红外热像仪 / 121
5.6.2 红外摄像机 / 122
5.6.3 红外通信 / 122
5.6.4 红外光谱仪 / 122
5.6.5 红外传感器 / 122
5.7 生物识别 / 123
5.7.1 指纹识别 / 123
5.7.2 掌纹识别 / 124
5.7.3 视网膜识别 / 124
5.7.4 虹膜识别 / 124
5.7.5 签名识别 / 124
5.7.6 面部识别 / 125
5.7.7 基因识别 / 125
5.8 语音识别 / 125
5.8.1 语音识别的原理 / 126
5.8.2 语音识别的主要
技术 / 127
5.8.3 语音识别的应用
领域 / 128
第6章 智能技术 / 130
6.1 人工智能的概念 / 131
6.1.1 人工智能的基本
特点 / 132
6.1.2 人工智能的研究
与应用 / 132
6.2 云计算技术 / 133
6.2.1 云计算的诞生 / 134
6.2.2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 135
6.2.3 云计算与相关技术的
关系 / 136
6.2.4 云计算工作原理 / 138
6.2.5 云计算体系结构 / 139
6.2.6 云计算服务层次 / 140
6.2.7 云计算关键技术 / 141
6.2.8 选择云计算平台 / 142
6.3 大数据技术 / 144
6.3.1 大数据技术概述 / 145
6.3.2 大数据技术架构 / 151
III
目 录
6.3.3 大数据的整体技术和
关键技术 / 152
6.3.4 大数据分析的五种典型
工具 / 155
6.3.5 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 / 157
6.4 M2M 技术 / 160
6.4.1 M2M 概述 / 160
6.4.2 M2M 对通信系统的优化
需求 / 162
6.4.3 M2M 模型及系统架构 / 163
6.4.4 M2M 的应用 / 167
6.4.5 M2M 技术的发展趋势 / 173
第7章 电子商务技术 / 175
7.1 电子商务的机理与模式 / 176
7.1.1 电子商务的通用模型 / 176
7.1.2 电子商务的分类 / 183
7.1.3 电子商务的赢利模式 / 186
7.2 电子商务的技术体系 / 188
7.2.1 电子商务系统的框架
结构 / 188
7.2.2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
体系结构 / 189
7.2.3 电子商务系统的实现
要素 / 190
7.3 电子支付与支付体系 / 191
7.3.1 电子支付系统概述 / 191
7.3.2 基于Internet 的网络
支付体系 / 192
7.3.3 典型的网络支付方式
介绍 / 196
第 二 部 分
第8章 移动互联网实训指导 / 205
8.1 实训一:无线网络的接入 / 206
8.2 实训二:无线网络互联和访问
Internet / 210
8.3 实训三:无线路由器的桥接
和MAC 地址过滤 / 217
8.4 实训四:建立Arduino IDE
开发环境 / 223
8.5 实训五:外接LED 灯实验 / 233
8.6 实验六:PWM 调光与流水灯
实验 / 236
8.7 实训七:Android 蓝牙助手
控制点亮LED 灯 / 240
8.8 实训八:交通灯交互设计
实验 / 249
8.9 实训九:温度计设计
实验 / 255
8.10 实训十:Arduino Wi-Fi 通信
实验 / 262
参考文献 / 277 -
作者介绍
印润远,上海电力学院督导,兼任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主任,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与制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原理。曾主编《信息安全》等教材6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三十余篇。 王传东,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学科带头人,曾任潍坊市计算机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和北大青鸟潍坊华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2008年至2016年任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系统维护教研室主任、物联网应用技术教研室主任等 李斌,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专业讲师,主讲计算机网络技术、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