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书 号:9787113245993
丛 书 名: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 者:郭晶晶,饶彬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8元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和相互转化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Windows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Office2013系列软件中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计算思维的基本知识,以及当前比较热门和前沿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介绍计算机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读者学以致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
前言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
本书以知识性、实用性、实时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复合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有关要求为指南进行编写,介绍了计算机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特别是在最后两章介绍了计算思维的相关理论和当今比较热门的计算机领域前沿知识,让读者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开阔眼界,提升学习兴趣,激发读者进一步探索计算机领域更深层次的知识和奥秘的热情。
全书共分为8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多媒体技术,以及病毒的相关概念和防治方法等;第2章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使学生从基本原理到操作实践对操作系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第3~5章分别介绍了Office 2013系列软件中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文稿演示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第6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分类,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和通信方式以及Internet的基础知识;第7章介绍了计算思维的基本知识,让读者了解如何从计算机的角度进行“思维”;第8章介绍了当前比较热门和前沿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
本书在介绍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读者学以致用。本书还配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通过具体的实例操作加深学生对课堂基本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教材或各类计算机初学者的自学参考用书。
本书由郭晶晶、饶彬任主编,田凤霞、江伟任副主编。其中:郭晶晶负责编写第2章和第4章,饶彬负责编写第1章和第8章,田凤霞负责编写第3章和第7章,江伟负责编写第5章和第6章。戴文华、李继军、桂学勤对本书的编写和出版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尽管编者力求精益求精,但由于水平有限,仍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年5月 -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1
1.1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概述 1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
1.1.2 计算机的特点 4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5
1.1.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5
1.2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6
1.2.1 冯·诺依曼计算机简介 6
1.2.2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9
1.2.3 计算机软件系统 9
1.2.4 计算机硬件系统 12
1.2.5 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 23
1.3 数制及不同进制的数之间的转换 24
1.3.1 进位计数制 24
1.3.2 不同进制数之间的互相转换 26
1.3.3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27
1.4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 28
1.4.1 数值信息的表示 28
1.4.2 非数值数据的编码 30
1.5 多媒体技术基础 32
1.5.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33
1.5.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38
1.5.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9
1.6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39
1.6.1 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 39
1.6.2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和类型 41
1.6.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42
第2章 操作系统 43
2.1 操作系统概述 43
2.2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44
2.2.1 手工操作阶段 44
2.2.2 批处理系统 44
2.2.3 分时操作系统 45
2.2.4 实时操作系统 46
2.2.5 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 46
2.2.6 网络操作系统 49
2.2.7 分布式操作系统 49
2.2.8 嵌入式操作系统 49
2.2.9 操作系统的分类 50
2.3 操作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50
2.4 Windows 7操作技巧 51
2.4.1 Windows 7简介 51
2.4.2 Windows 7桌面管理 51
2.4.3 Windows 7文件管理 59
2.4.4 Windows 7“控制面板”的设置 63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3 73
3.1 Word 2013文档与窗口操作 73
3.1.1 Word 2013的窗口介绍 73
3.1.2 Word 2013的视图模式介绍 77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 77
3.2.1 Word 2013文档的创建 77
3.2.2 Word 2013文档编辑 78
3.2.3 查找与替换 80
3.2.4 显示和隐藏格式标记 81
3.3 文档排版 81
3.3.1 字体格式化 81
3.3.2 段落格式化 83
3.3.3 创建目录 86
3.3.4 边框和底纹 87
3.3.5 三分栏设置 88
3.3.6 格式刷的使用 88
3.4 表格 88
3.4.1 插入表格 89
3.4.2 表格编辑 90
3.5 图形图片的编辑与处理 95
3.5.1 插入图片 95
3.5.2 图片处理 96
3.5.3 插入文本框 99
3.5.4 插入艺术字 99
3.5.5 插入自选图形 99
3.5.6 SmartArt图形功能 100
3.5.7 图表 101
3.5.8 插入公式与符号 103
3.6 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104
3.6.1 页面设置 104
3.6.2 页眉页脚 106
3.6.3 分节符和分页符 107
3.6.4 打印文档 109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3 110
4.1 Excel 2013的基本知识 110
4.1.1 Excel 2013窗口的组成 110
4.1.2 Excel 2013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111
4.2 Excel 2013的基本操作 112
4.2.1 工作簿的操作 112
4.2.2 工作表的操作 114
4.2.3 单元格的操作 115
4.3 数据的输入 118
4.3.1 输入方法 118
4.3.2 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技巧及其格式设置 118
4.3.3 自动填充 121
4.3.4 快速填充(智能填充) 125
4.4 美化制作的表格 126
4.4.1 设置“单元格”格式 126
4.4.2 应用“单元格样式” 132
4.4.3 套用“表格样式” 133
4.4.4 设置“条件格式” 134
4.4.5 设置“工作表”标签颜色 136
4.4.6 应用“格式刷” 137
4.5 公式与函数 137
4.5.1 公式 137
4.5.2 函数 143
4.6 数据的管理 148
4.6.1 数据的排序 148
4.6.2 数据的筛选 151
4.6.3 数据的分类汇总 154
4.6.4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视图 155
第5章 文稿演示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3 158
5.1 PowerPoint 2013概述 158
5.1.1 PowerPoint 2013的启动与退出 158
5.1.2 PowerPoint 2013界面组成 159
5.1.3 PowerPoint 2013的主要视图方式 160
5.1.4 新建演示文稿 162
5.1.5 保存演示文稿 163
5.2 PowerPoint 2013演示文稿的设置 163
5.2.1 编辑幻灯片 163
5.2.2 文本编辑 164
5.2.3 应用版式 166
5.2.4 应用母版 167
5.2.5 插入对象 168
5.2.6 编辑图形 175
5.2.7 编辑图片 179
5.3 演示文稿的美化 180
5.3.1 设置幻灯片背景 180
5.3.2 设置主题 182
5.4 演示文稿的动画功能 184
5.4.1 幻灯片切换 184
5.4.2 幻灯片动画效果 184
5.5 演示文稿的放映 187
5.5.1 放映方式 187
5.5.2 放映设置 188
5.5.3 交互式放映 189
5.6 演示文稿的打印和输出 191
5.6.1 设置页面 191
5.6.2 打印演示文稿 191
5.6.3 输出演示文稿 192
第6章 计算机网络 194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94
6.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94
6.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195
6.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96
6.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97
6.1.5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98
6.1.6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200
6.2 数据通信基础 201
6.2.1 基本概念 202
6.2.2 通信传播介质 202
6.2.3 数据通信方式 203
6.3 计算机局域网 203
6.3.1 局域网概述 204
6.3.2 局域网的信道访问控制方法 204
6.4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05
6.4.1 常用网络术语 205
6.4.2 Internet的基本服务 208
第7章 计算思维 210
7.1 计算思维概述 210
7.1.1 计算和计算思维 210
7.1.2 计算思维的特征 211
7.1.3 计算思维的本质 212
7.2 计算思维方法 213
7.2.1 问题求解过程 213
7.2.2 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 214
7.2.3 算法的描述方法 216
7.2.4 计算思维应用举例 220
7.3 计算思维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221
7.3.1 计算思维对理工科的影响 221
7.3.2 计算思维对文科的影响 224
7.3.3 计算思维对医科的影响 225
7.4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过程 226
第8章 计算机前沿技术简介 228
8.1 云计算 228
8.1.1 云计算的定义 228
8.1.2 云计算的发展历程 229
8.1.3 云计算的分类 229
8.1.4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230
8.1.5 云计算的应用 231
8.2 大数据 232
8.2.1 大数据的定义 233
8.2.2 大数据的研究现状 233
8.2.3 大数据的特点 234
8.2.4 大数据的关键技术 234
8.2.5 大数据与云计算相结合的研究 236
8.3 物联网 236
8.3.1 物联网概述 236
8.3.2 物联网的特征 237
8.3.3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237
8.3.4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38
8.3.5 物联网的应用 240
8.3.6 物联网的发展 241
8.4 移动互联网 242
8.4.1 移动互联网简介 242
8.4.2 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243
8.4.3 移动互联网的前景 243
8.5 虚拟现实技术 244
8.5.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244
8.5.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245
8.5.3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245
8.5.4 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技术 246
8.5.5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246
8.6 人工智能 247
8.6.1 人工智能的概念 247
8.6.2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247
8.6.3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248
参考文献 250 -
作者介绍
郭晶晶,女,湖北咸宁人,湖北科技学院讲师,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科研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及应用;发表论文8篇,主编教材2本。 饶彬,男,湖北咸宁人,湖北科技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与科研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4本,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与校级教科研项目十余项。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