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计算机基础

书      号:9787113247188

丛  书 名: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      者:廖海红,李熹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3.8

  •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及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编写,并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最新教学改革思想融入教材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利用计算思维和计算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检索与发布等。本书与《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贺忠华、卢凤兰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和继续教育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还适用于其他读者自学。
  •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上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加速。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是培养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以及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编写,以Windows 7和Office 2010为教学平台,共分9章,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检索与发布等。
    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提出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计算思维,被认为是近些年来产生的最具基础性、长期性的学术思想,必须思考如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2010年7月,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9所我国一流高校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2013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新老两届主任和副主任共聚深圳,就进一步推动项目进展、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加强计算思维的研究和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发表了旨在大力推进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宣言。本书的编写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体现计算思维的两个核心要素:计算环境和问题求解,努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利用计算思维和计算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本书内容新颖,层次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和继续教育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还适用于其他读者自学。
    本书由廖海红、李熹任主编,葛丽娜、李永胜、贺忠华、卢凤兰任副主编。参与本书编写和审校工作的还有黄勇、曲良东、莫愿斌、陆培汶等老师。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中国铁道出版社的编辑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此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参阅了大量的教材和文献,借此机会向这些教材和文献的作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便于教学,本书与《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贺忠华、卢凤兰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另外,本书提供了一个配套资源包(包括PPT课件和相关素材),读者可以通过http://www.tdpress.com/51eds/免费下载。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年5月
  •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1
    1.1 计算机的发展 1
    1.1.1 计算机的产生 1
    1.1.2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2
    1.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
    1.1.4 未来新型计算机 4
    1.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5
    1.3 计算机的特点 6
    1.4 计算机的分类 7
    1.5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8
    1.6 数制与编码 10
    1.6.1 计算机为什么采用
    二进制编码 10
    1.6.2 数制的概念 11
    1.6.3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
    转换 11
    1.6.4 字符数据的编码 12
    1.7 计算机的基本运算 16
    1.7.1 四则运算 16
    1.7.2 逻辑运算 16
    1.8 计算思维 17
    1.8.1 计算的概念和模式 17
    1.8.2 思维的概念和类型 19
    1.8.3 计算思维的概念 19
    1.8.4 计算思维的方法 20
    1.8.5 计算思维在中国 20
    1.8.6 计算思维与科学发现和
    技术创新 21
    思考与练习 22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 23
    2.1 计算机系统组成概述 23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 24
    2.3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25
    2.3.1 中央处理器 26
    2.3.2 存储器 27
    2.3.3 主板 32
    2.3.4 总线与接口 32
    2.3.5 输入设备 35
    2.3.6 输出设备 36
    2.4 计算机软件系统 37
    2.4.1 软件的分类 37
    2.4.2 指令与指令系统 38
    2.4.3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
    处理程序 38
    2.4.4 程序设计 39
    2.5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和
    基本配置 41
    2.5.1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41
    2.5.2 微型计算机基本配置 41
    思考与练习 42
    第3章 操作系统 43
    3.1 操作系统概述 43
    3.1.1 操作系统的
    定义与功能 43
    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 44
    3.1.3 常见操作系统 45
    3.2 Windows 7系统的基本操作 46
    3.2.1 Windows 7的安装、
    启动及退出 46
    3.2.2 Windows 7系统的
    桌面 48
    3.2.3 桌面图标 48
    3.2.4 任务栏 49
    3.2.5 “开始”菜单 49
    3.2.6 窗口、对话框及菜单的
    基本操作 50
    3.2.7 应用程序的运行和
    退出 52
    3.2.8 帮助功能 53
    3.3 控制面板的应用 55
    3.3.1 添加桌面小工具 56
    3.3.2 应用程序的安装
    与卸载 56
    3.3.3 输入法的设置 57
    3.3.4 外观和个性化设置 58
    3.3.5 系统属性设置 59
    3.3.6 账户管理 60
    3.4 Windows 7文件管理 62
    3.4.1 文件的基本概念 62
    3.4.2 文件目录结构和路径 64
    3.4.3 资源管理器基本操作 65
    3.4.4 库 69
    3.4.5 文件与文件夹的
    基本操作 70
    3.5 常用工具的使用 74
    3.5.1 任务管理器 74
    3.5.2 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 75
    3.5.3 整理自启动程序 76
    3.5.4 磁盘分区和管理 77
    3.5.5 Windows 7常用的
    附件 79
    3.6 Windows操作系统的维护 82
    思考与练习 84
    第4章 文字处理 85
    4.1 文字处理过程 85
    4.2 Word 2010基本知识 86
    4.2.1 Word 2010的主要
    功能和特点 86
    4.2.2 Word 2010的启动和
    退出 86
    4.2.3 Word 2010的工作
    界面 87
    4.2.4 Word 2010的视图 88
    4.3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 89
    4.3.1 新建文档 89
    4.3.2 保存文档 90
    4.3.3 打开与关闭文档 92
    4.3.4 输入文本和符号 93
    4.3.5 选定文本 94
    4.3.6 文本的编辑 95
    4.3.7 查找与替换文本 96
    4.4 Word 2010的格式编排 98
    4.4.1 文本的格式化 98
    4.4.2 段落的格式化 99
    4.4.3 边框和底纹 101
    4.4.4 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 102
    4.4.5 设置样式 103
    4.4.6 格式刷 105
    4.5 表格制作 106
    4.5.1 创建表格 106
    4.5.2 编辑表格 107
    4.5.3 表格的格式化 109
    4.5.4 表格的计算 112
    4.6 图文混排 112
    4.6.1 插入剪贴画及
    图片文件 112
    4.6.2 插入文本框 114
    4.6.3 插入自选图形 115
    4.6.4 插入SmartArt图形 116
    4.6.5 插入艺术字 117
    4.7 页面设置与打印 117
    4.7.1 页面设置 117
    4.7.2 设置页眉、
    页脚和页码 118
    4.7.3 分栏排版 120
    4.7.4 分节与分页 121
    4.7.5 预览与打印 121
    4.8 Word 2010的高级编辑技巧 122
    4.8.1 插入目录 122
    4.8.2 插入数学公式 123
    4.8.3 插入批注 124
    思考与练习 124
    第5章 电子表格处理 125
    5.1 电子表格的基础知识 125
    5.1.1 Excel 2010的
    主要功能 125
    5.1.2 Excel 2010的
    新增功能 126
    5.1.3 Excel 2010的
    窗口组成 126
    5.2 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128
    5.2.1 工作簿的新建与保存 128
    5.2.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29
    5.2.3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132
    5.2.4 数据输入 133
    5.2.5 工作表的美化 136
    5.2.6 数据计算 141
    5.3 数据图表化 145
    5.3.1 图表简介 145
    5.3.2 图表的组成 145
    5.3.3 创建图表 146
    5.3.4 图表的编辑 146
    5.3.5 迷你图 148
    5.4 数据管理和分析 149
    5.4.1 数据清单 149
    5.4.2 排序 149
    5.4.3 数据筛选 150
    5.4.4 分类汇总 152
    5.4.5 数据透视表 153
    思考与练习 154
    第6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155
    6.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55
    6.1.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55
    6.1.2 数据模型和
    数据库分类 156
    6.1.3 数据库技术的
    新进展 158
    6.2 关系数据库系统 159
    6.2.1 关系的规范化 159
    6.2.2 关系运算 161
    6.2.3 关系完整性约束 162
    6.2.4 关系数据库设计 163
    6.3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63
    6.3.1 SQL的特点 164
    6.3.2 SQL基本语句的功能 164
    6.4 Access 2010数据库管理
    系统简介 166
    6.4.1 Access 2010用户界面 166
    6.4.2 创建数据库 167
    6.4.3 创建表和表间关系 169
    6.4.4 创建查询 173
    6.4.5 创建窗体和报表 177
    思考与练习 182
    第7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183
    7.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83
    7.1.1 多媒体技术的
    基本概念及特征 183
    7.1.2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
    关键技术 184
    7.2 多媒体信息处理 186
    7.2.1 音频处理 186
    7.2.2 视频处理 190
    7.2.3 图形/图像处理 192
    7.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193
    7.3.1 多媒体计算机
    硬件系统 193
    7.3.2 多媒体计算机
    软件系统 194
    7.4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10 195
    7.4.1 PowerPoint 2010窗口
    组成 195
    7.4.2 PowerPoint 2010的
    视图模式 197
    7.4.3 PowerPoint 2010的
    基本操作 197
    7.4.4 美化幻灯片 203
    7.4.5 演示文稿的放映 212
    7.4.6 演示文稿的打印 214
    7.4.7 演示文稿的打包与
    网上发布 215
    思考与练习 217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219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 219
    8.1.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
    发展 219
    8.1.2 计算机网络的
    基本功能 220
    8.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21
    8.1.4 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 222
    8.2 计算机网络组成 224
    8.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组成 224
    8.2.2 网络硬件 224
    8.2.3 网络软件 227
    8.3 局域网 228
    8.3.1 局域网概述 228
    8.3.2 网络的拓扑结构 231
    8.3.3 局域网使用 232
    8.4 因特网应用 234
    8.4.1 因特网概述 235
    8.4.2 TCP/IP协议与
    网络地址 237
    8.4.3 因特网服务 240
    8.4.4 网络应用软件 241
    8.5 计算机信息安全 249
    8.5.1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
    重要性 249
    8.5.2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250
    8.5.3 网络黑客及防范 252
    8.5.4 计算机信息安全
    道德规范与法规 253
    8.6 计算机病毒 255
    8.6.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255
    8.6.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256
    8.6.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57

    思考与练习 259
    第9章 网络信息检索与发布 260
    9.1 信息概述 260
    9.1.1 信息的定义和
    主要特征 260
    9.1.2 信息素质 261
    9.1.3 信息获取 262
    9.1.4 信息发布 263
    9.2 网络信息资源获取 264
    9.2.1 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
    途径和检索方式 264
    9.2.2 WWW搜索引擎的
    分类与关键技术 267
    9.2.3 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 268
    9.2.4 科技查新与专业学术
    资源检索 273
    9.3 网页设计基础 275
    9.3.1 网页、站点与网站 275
    9.3.2 HTML与可视化
    网页设计工具 277
    9.4 Dreamweaver入门 279
    9.4.1 Dreamweaver的
    工作环境 279
    9.4.2 网页文档操作 280
    9.4.3 CSS 281
    9.4.4 网页元素的编辑 283
    9.4.5 网页布局 288
    9.4.6 网站测试与发布 292
    思考与练习 294
    附录A 7位ASCII代码表 295
    参考文献 296
  • 作者介绍

    廖海红,女,硕士,副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部老师,有10余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主编计算机基础等教材。李熹,女,任职于广西民族大学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先后承担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原理》、《Visual Basic》、《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课程,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