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书 号:9787113245634
丛 书 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 者:邱炳城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49元
-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Windows7+Office2010进行编写,根据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CCT)“计算机应用”的考核内容和要求,以“章”→“节”→“点”的目录树结构形式将课程内容细分成知识点。
全书内容包括6章:计算机概论、Windows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应用。
本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既可单独学习,也可结合“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高校版”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本书,可使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运用能力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CCT)的参考用书。 -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文化已经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考方式、知识获取途径、信息传播形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化、办公管理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成为对公务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无论是人员择业、人才流动,还是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都需要对应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操作能力水平进行认定和评价。
目前,各高等院校均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文档的编辑、数据的处理、网上信息的搜索和资源利用,以及幻灯片制作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时,为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具备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书根据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CCT)“计算机应用”的考核内容和要求,采用Windows 7 + Office 2010 进行编写,以“章”→“节”→“点”的目录树结构形式将课程内容细分成知识点。由于教材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高校版”知识结构,因此可结合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全书在对应的知识点提供了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取学习视频。同时,本书有丰富的配套学习资料和测试素材等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点学习→单元测试→强化训练→综合测试”的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地进行学习:先浏览相应知识点的学习视频,然后通过下载“知识点测试”→“媒体信息”中习题素材和答案压缩包进行学习;也可以单击“闯关学习”菜单直接进行操作测试,检验是否已掌握了该知识点的操作;如果对某知识点很熟悉,可跳过该知识点的视频学习直接进行操作测试。每道题做完后可打开答案文档进行参照比PREFACE
对,如果不正确,可反复重做;“闯关学习”时,每道题做完后可单击“预改该题”按钮进行预改,如果没达到满分,可反复重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再浏览视频。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还可利用平台的“学习答疑”功能与同学进行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本书中第3、4、5 章配有综合应用案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Office 的应用能力。
本书由邱炳城任主编,郭洪涛、郝红旗、赵斌任副主编,陈亚芝、李小雨、陈文辉参与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了很多中肯、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2018 年4 月 -
目录
第1 章 计算机概论............................1
1.1 计算机概述................................ 1
1.1.1 计算机发展史................ 1
1.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
1.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5
1.2 数制和信息编码......................... 6
1.2.1 数制的概念.................... 6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7
1.2.3 信息存储单位.............. 10
1.2.4 常见的信息编码.......... 10
1.3 个人计算机.............................. 13
1.3.1 个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3
1.3.2 个人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1.3.3 个人计算机的选购....... 15
1.3.4 台式计算机的组装....... 17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19
1.4.1 计算机网络简述.......... 19
1.4.2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22
1.4.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23
1.4.4 C/S 结构与B/S 结构..... 25
1.4.5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27
1.5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31
1.5.1 数据与数据处理.......... 31
1.5.2 数据的组织级别.......... 32
1.5.3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33
1.5.4 数据库管理系统.......... 33
1.6 程序设计基础.......................... 34
1.6.1 程序设计的概念.......... 35
1.6.2 程序设计方法.............. 35
1.6.3 程序设计语言.............. 37
1.6.4 软件开发过程.............. 37
1.7 多媒体技术基础....................... 38
1.7.1 多媒体技术概述.......... 38
1.7.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9
1.7.3 流媒体技术概述.......... 40
1.8 计算机安全...............................41
1.8.1 计算机病毒..................41
1.8.2 网络黑客......................42
1.8.3 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防范..............................43
习题...................................................44
第2 章 Windows 7 操作系统............ 47
2.1 Windows 7 基本概念.................47
2.1.1 操作系统及其作用.......47
2.1.2 Windows 7 的窗口和对话框..........................48
2.2 Windows 7 基本操作.................50
2.2.1 操作系统的安装...........50
2.2.2 Windows 7 的启动和退出..............................51
2.2.3 桌面和桌面调整操作...52
2.2.4 控制面板操作...............56
2.3 Windows 7 的资源管理.............57
2.3.1 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57
2.3.2 库的概念......................58
2.3.3 计算机和资源管理器...59
2.3.4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60
2.3.5 压缩文件......................66
2.4 Windows 7 系统优化.................69
2.4.1 清理磁盘......................70
2.4.2 整理磁盘碎片...............71
2.4.3 使用系统优化工具.......71
2.5 常用应用软件、设备操作.......73
2.5.1 虚拟光驱......................73
2.5.2 多媒体播放中心...........74
2.5.3 Flash 播放器.................75
2.5.4 PDF 阅读器..................75
2.5.5 图片处理/截图工具......77
2.5.6 闪存盘的使用...............78
2.5.7 刻录机的使用...............79
习题...................................................82
第3 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84
3.1 Word 2010 概述........................ 84
3.2 Word 文稿输入......................... 85
3.2.1 页面设置...................... 85
3.2.2 使用模板或样式建立
文档格式...................... 88
3.2.3 输入特殊符号.............. 88
3.2.4 输入项目符号和编号... 89
3.2.5 邮件合并应用.............. 91
3.3 文档编辑.................................. 93
3.3.1 编辑对象的选定.......... 93
3.3.2 查找与替换.................. 93
3.3.3 文档复制和移动.......... 94
3.3.4 分栏操作...................... 95
3.3.5 首字下沉/悬挂操作..... 95
3.3.6 分隔符.......................... 96
3.3.7 修订与批注.................. 97
3.3.8 中/英文在线翻译......... 98
3.4 文档格式化.............................. 98
3.4.1 字体格式化.................. 98
3.4.2 段落格式化.................. 99
3.4.3 应用“样式” ............ 100
3.4.4 设置图片格式............ 102
3.4.5 底纹与边框设置........ 102
3.4.6 页面格式化设置........ 104
3.5 在文档中插入元素................. 106
3.5.1 插入文本框................ 106
3.5.2 插入图片.................... 107
3.5.3 插入SmartArt 图形.... 108
3.5.4 插入公式.................... 109
3.5.5 插入艺术字................ 110
3.5.6 插入超链接................ 111
3.5.7 插入书签.................... 112
3.5.8 插入表格.................... 112
3.5.9 插入图表.................... 114
3.6 长文档编辑............................ 116
3.6.1 文档应用主题效果..... 116
3.6.2 页码设置.................... 116
3.6.3 页眉与页脚设置........ 117
3.6.4 脚注与尾注设置........ 118
3.6.5 目录与索引................ 119
3.7 综合案例:毕业设计论文
排版........................................ 120
3.7.1 设置版面.................... 120
3.7.2 应用样式.................... 121
3.7.3 文档结构的整体布局(分节、分页)......... 123
3.7.4 添加页眉和页脚......... 125
3.7.5 添加目录和索引......... 129
习题................................................. 130
第4 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 ....................... 132
4.1 Excel 2010 基础...................... 132
4.1.1 Excel 2010 工作表...... 132
4.1.2 Excel 2010 的用户界面............................ 133
4.1.3 Excel 2010基本操作.... 134
4.2 工作表数据输入与工作表格式化.................................... 137
4.2.1 工作表数据输入
基础............................ 137
4.2.2 文本输入.................... 138
4.2.3 数字输入.................... 139
4.2.4 公式输入.................... 140
4.2.5 函数输入.................... 140
4.2.6 单元格公式引用......... 141
4.2.7 创建迷你图................ 142
4.2.8 提高数据输入正确性和效率的方法................ 143
4.3 工作表格式化操作................. 143
4.3.1 单元格内的字体、字形、字号和颜色................ 143
4.3.2 单元格内字符的对齐方式............................ 144
4.3.3 表格边框线和线型设置............................ 145
4.3.4 表格底纹和图案设置............................ 146
4.3.5 表格列宽和行高的设置............................ 146
4.3.6 数字格式的设置........ 147
4.3.7 单元格可见性设置..... 148
4.3.8 单元格内容的保护..... 149
4.3.9 单元格样式的设置..... 149
4.3.10 条件格式设置.......... 150
4.3.11 套用表格格式.......... 152
4.4 基础函数................................ 153
4.4.1 求和函数SUM............ 153
4.4.2 平均值函数AVERAGE.................. 153
4.4.3 最大/最小值函数MAX/MIN ................... 154
4.4.4 逻辑条件函数IF........ 155
4.4.5 日期时间函数YEAR、NOW........................... 156
4.4.6 统计函数COUNT ....... 157
4.5 专业函数................................ 158
4.5.1 财务函数FV、PMT ... 158
4.5.2 排名函数RANK......... 160
4.5.3 搜索元素函数VLOOKUP .................. 160
4.5.4 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 161
4.6 Excel 图表应用....................... 162
4.6.1 图表概述.................... 162
4.6.2 建立图表.................... 162
4.6.3 图表编辑和格式化..... 163
4.7 Excel 数据应用与分析........... 164
4.7.1 数据排序.................... 164
4.7.2 数据筛选.................... 165
4.7.3 数据分类汇总............ 167
4.7.4 数据透视表/图........... 168
4.7.5 数据有效性................ 169
4.7.6 模拟运算表................ 171
4.7.7 数据合并计算............ 172
4.7.8 数据统计分析............ 173
4.8 综合案例:学生成绩数据分析
处理....................................... 173
4.8.1 自动筛选.................... 174
4.8.2 高级筛选.................... 177
习题................................................. 178
第5 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10 .............. 180
5.1 PowerPoint 2010 概述............. 180
5.1.1 PowerPoint 2010 常用术语............................ 180
5.1.2 PowerPoint 2010 窗口界面............................ 181
5.1.3 Powerpoint 2010 视图方式............................ 183
5.1.4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86
5.2 演示文稿的插入元素操作..... 188
5.2.1 输入文本.................... 188
5.2.2 插入剪贴画................ 189
5.2.3 插入绘制图形............. 190
5.2.4 插入SmartArt 图形..... 194
5.2.5 插入艺术字................ 195
5.2.6 插入图表.................... 196
5.2.7 插入表格.................... 198
5.2.8 插入多媒体信息......... 201
5.2.9 插入其他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 203
5.2.10 插入页眉和页脚....... 203
5.2.11 插入公式.................. 204
5.2.12 插入批注.................. 205
5.3 演示文稿的编辑..................... 206
5.3.1 幻灯片格式的编辑..... 206
5.3.2 插入与删除................ 211
5.3.3 复制和移动................ 212
5.3.4 改变版式.................... 213
5.3.5 修改主题样式............. 214
5.3.6 更改背景.................... 215
5.4 PowerPoint 2010 演示文稿的放映........................................ 216
5.4.1 演示文稿放映概述..... 216
5.4.2 设置幻灯片放映的切换方式............................ 218
5.4.3 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219
5.4.4 设置幻灯片的超链接效果............................ 220
5.4.5 幻灯片的放映控制..... 222
5.5 幻灯片制作的高级技巧......... 223
5.5.1 利用幻灯片母版制作公共元素.................... 223
5.5.2 将多个主题应用于演示文稿............................ 225
5.5.3 在幻灯片中插入Flash文件............................ 225
5.5.4 “节”的应用............ 226
5.6 综合实例:广告创意原理..... 226
5.6.1 设计幻灯片母版........ 227
5.6.2 制作演示文稿的内容............................ 234
5.6.3 设置幻灯片动画........ 244
5.6.4 设置幻灯片的超链接及交互............................ 246
5.6.5 插入多媒体素材........ 250
5.6.6 保存演示文稿............ 252
习题................................................. 253
第6 章 信息检索和网络信息应用...254
6.1 信息和信息能力..................... 254
6.1.1 信息和信息能力的定义............................ 254
6.1.2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255
6.2 认识与接入Internet ............... 256
6.2.1 Internet 的基本概念... 256
6.2.2 ADSL 方式接入Internet ....................... 257
6.2.3 多用户共享宽带上网... 258
6.3 浏览Internet ........................... 258
6.3.1 IE 浏览器.................... 258
6.3.2 使用Internet 信息检索............................ 265
6.3.3 优化Internet Explorer ...................... 266
6.4 文件的下载与上传................. 267
6.4.1 认识不同的下载方式............................ 267
6.4.2 使用迅雷工具下载文件............................ 268
6.5 即时通信与网络交流............. 268
6.5.1 电子邮件通信............. 268
6.5.2 电子邮件的使用......... 270
6.5.3 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 270
6.5.4 BBS——网上讨论区... 271
6.5.5 博客............................ 271
6.5.6 微博............................ 272
6.5.7 微信............................ 273
习题................................................. 273
习题参考答案................................... 275
附录A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试行)Windows 7+Office 2010 版.... ............... 276
参考文献.......................................... 286 -
作者介绍
邱炳城,男,1984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7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4年7月到现在,从事计算机类相关课程教学。开发完成项目主要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自动阅卷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应用技能鉴定系统;《Java语言与WWW技术》多媒体资源、计算机操作员题库系统等。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