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书      号:9787113239145

丛  书 名:

作      者:丁锋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28

  •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探寻切实可行的高校培养模式,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提供突破口。本书提出了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构建了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采用回归及相关性分析法,探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得出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分别从家庭、学校、企业、政府四个维度提出实现大学生职业成功的支持策略。
    本书是开展就业能力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的一本优秀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针对各个专业开展就业教育的理论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
  • 前言

    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社会已步入知识型经济、信息化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这一要求反映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则体现为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逐年提高,企业对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大关,达到727万,2015年达到749万,2016年高达765万,创历史新高。大量毕业生涌向劳动力市场使得大学生开始呈现严重的“溢出”现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问题凸显、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除经济形势变化、产业结构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因素外,大学生就业心态与职业价值观等因素也影响大学生就业。研究发现,真正影响大学生就业和长期职业发展水平的是大学生就业能力。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研究”及“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3〕14号)中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为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提供了理论来源和指导方向。
    虽然我国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程度很高,但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脱离企业实际需求,以致达不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求职竞争的日渐激烈,更是对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所需要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持续吸收新知识以及适应快速变迁的产业结构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满足整个新环境、新经济所要求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成功就业以及在职场上获得持续发展,这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要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高校应当努力培养与企业接轨的人才,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突破口,积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那么什么是就业能力、拥有什么样的就业能力才能让大学生在求职中占优势,以及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其职业成功是本书探讨的议题。本书作者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深入实地调研,全面构建了符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就业能力模型,并通过探究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提出了以大学生职业成功为导向的就业能力提升策略,为大学生的培养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以期为突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重要思路与途径。

    编 者
    2017年9月
  • 目录

    目 录


    第1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框架 1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1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框架 15
    第2章 就业能力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8
    第一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及其特点 18
    第二节 就业能力理论及相关研究 22
    第三节 职业成功相关理论 28
    第四节 就业能力和职业成功的关系研究 33
    第五节 就业能力研究评述 34
    第3章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设计 35
    第一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框架 35
    第二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机理分析 43
    第三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设计 48
    小结 52
    第4章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 53
    第一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思路 53
    第二节 初始就业能力指标分析 55
    第三节 调查问卷编制与发放 59
    第四节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67
    小结 69
    第5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成功关系分析 71
    第一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职业成功评价 71
    第二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成功相关性 73
    第三节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职业成功与就业能力回归分析 74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对职业成功影响路径分析 76
    小结 78
    第6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对职业成功的中介效应分析 79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研究 79
    第二节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调节效应研究 87
    小结 91
    第7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策略及课题展望 93
    第一节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93
    第二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成功观的策略 97
    第三节 实现大学生职业成功的策略 98
    第四节 课题的结论与展望 101
    附录A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104
    附录B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初始就业能力调查问卷 106
    附录C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 108
    附录D 无边界职业生涯下大学生自我效能调查问卷 110
    参考文献 112
  • 作者介绍

    丁锋 女,安徽亳州人。博士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