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官网!
$itImage.title$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及应用

书      号:9787113235970

丛  书 名: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及机电类规划教材

作      者:潘海军,潘学文,李文

译      者: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正文语种: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定      价:54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湖南科技学院课程建设教材之一,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汲取国内外优秀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优点编写而成的。本书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注重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与应用的阐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波形发生电路及应用、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和机电类等专业的模拟电子电路相关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也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使用,还可以作为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 前言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校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信息社会中,电子技术已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尽管数字化已然是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重点,但是电子元器件和基本电路仍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它们在电子设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主要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及机电类专业而编写,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依据“基础理论适用,分析设计方法够用,实践应用实用”的写作原则,即做到对公式、定理的推导及证明从简,知识深入浅出,原理简洁易懂;做到重点介绍典型、常用应用电子电路的适用范围及分析、设计和调试方法;做到更加注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特色,综合型实例贯穿全书各个章节,使学生通过本书的学习,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本书按照工程教育理念,突出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各章节单元电路在电子电路系统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合理安排内容,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强化知识应用和仿真实现,淡化技巧性解题训练。本书主要特点如下:(1)精选内容,强化基础,突出工程应用,采用理论结合典型工程应用实例的方式编写。(2)减少了理论推导,加强了应用及Multisim仿真。(3)为便于读者学习,每章设有小结、习题与思考题。全书共9章,各章内容及教学学时安排如下(建议教学学时为64学时):
    各章内容教学学时第1章绪论2学时第2章半导体器件8学时第3章基本放大电路10学时第4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学时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电路10学时第6章负反馈放大电路8学时第7章波形发生电路及应用10学时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6学时第9章直流稳压电源6学时本书以综合型应用实例为线索,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计划,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的顺序。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均为湖南科技学院的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本书由潘海军、潘学文、李文任主编,负责全书策划;周鹏、贾竹君、陈泽顺任副主编。全书的统稿由潘海军和潘学文完成,审稿由贾竹君、陈泽顺完成。具体分工如下:第1、2、3章由潘海军编写,第4、5、8、9章由潘学文编写,第6章由李文编写,第7章由周鹏编写。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通信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和机电类等专业的模拟电子电路相关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使用,还可以作为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校内外相关教师和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虽经过多次讨论及反复修改,但因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请将您在阅读本书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反馈至71430221@qqcom。 编者2017年7月

  •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子技术概念
    12电子信息系统
    13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介绍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半导体器件
    21半导体的特性
    211本征半导体
    212杂质半导体
    22半导体二极管
    221PN结
    22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2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24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225稳压管
    23双极结型三极管
    231三极管的结构及类型
    232三极管中载流子的运动和电流分配关系
    23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234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4场效应三极管
    241结型场效应管
    242绝缘栅型效应管
    243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25二极管特性研究的Multisim仿真实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基本放大电路
    31放大的概念
    32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33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31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332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4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41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342静态工作点的近似估算
    343图解法
    344微变等效电路法
    35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35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52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36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3种基本组态
    36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62共基极放大电路
    3633种基本组态的比较
    37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71共源极放大电路
    372分压自偏压式共源极放大电路
    373共漏极放大电路
    38多级放大电路
    38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382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
    39基本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实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目录
    第4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1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411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412下限频率、上限频率和通频带
    413频率失真
    414波特图
    415高通电路和低通电路
    42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421共射截止频率
    422特征频率
    423共基截止频率
    43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31三极管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
    432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33直接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4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41多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442多级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45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Multisim仿真实例
    451RC低通电路Multisim仿真
    452RC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电路
    51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52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53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531偏置电路
    532差分放大输入级
    533中间级
    534输出级
    54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541双极型集成运放F007
    542CMOS集成运放C14573
    55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及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551各类集成运放的性能特点
    552集成运放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56理想运放的概念
    561什么是理想运放
    562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的特点
    563理想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的特点
    57比例运算电路及求和电路
    57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57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573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58求和电路
    581反相输入求和电路
    582同相输入求和电路
    59积分和微分电路
    591积分电路
    592微分电路
    510有源滤波器
    5101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
    5102低通滤波器(LPF)
    5103高通滤波器(HPF)
    5104带通滤波器(BPF)
    5105带阻滤波器(BEF)
    511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5111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112比例运算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113二阶低通滤波器Multisim仿真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6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11反馈的基本概念
    612反馈的判断
    62负反馈的4种组态和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621负反馈的4种组态
    622负反馈的框图和一般表达式
    6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31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632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抑制干扰
    633展宽频带
    634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6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
    641深度负反馈的实质
    642反馈网络的分析
    643基于反馈系数的放大倍数分析
    644基于理想运放的放大倍数分析
    6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651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
    652常用的校正措施
    66放大电路中其他形式的反馈
    661放大电路中的正反馈
    662电流反馈运算放大电路
    67实用反馈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波形发生电路及应用
    7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72RC正弦波振荡电路
    73LC正弦波振荡电路
    731LC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732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
    733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
    734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
    735电容三点式改进型LC振荡电路
    74电压比较器
    75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751矩形波发生电路
    752三角波发生电路
    753锯齿波发生电路
    76波形发生电路及应用的Multisim仿真实例
    761RC串并联正弦波发生电路Multisim仿真
    762占空比可调矩形波发生电路Multisim仿真
    763声光报警电路Multisim仿真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
    8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8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21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引出
    822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4集成功率放大器
    841LM386集成功率放大器
    842高功率集成功率放大器TDA2006
    85功率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实例
    851OTL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52OTL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的Multisim仿真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第9章直流稳压电源
    9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92整流电路
    92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92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93滤波电路
    931电容滤波电路
    932电感滤波电路
    933复式滤波电路
    934各种滤波电路的比较
    94稳压电路
    941稳压电路的技术指标
    942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5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951基本调整管电路
    952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96集成稳压电路
    961集成稳压电路的外观和参数
    96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963三端可调集成稳压器
    97开关型稳压电路
    971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特点和分类
    972开关型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8直流稳压电源Multisim仿真实例
    981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82三端集成稳压器LM7805CT电路的Multisim仿真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附录A常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参数资料
    附录B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
    附录CMultisim 10基本操作
    附录D习题与思考题答案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潘海军,男,湖南零陵人,高级实验师,湖南大学工学硕士,湖南省高等院校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了《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电路理论及实验》、《模拟电路及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实验(实训)教师”,2014年被评为湖南科技学院“教书育人好教师”,同年被评为湖南科技学院“优秀班主任”。潘学文,湖南科技学院副教授,湖先后承担了《物理教学论》《大学物理电路理论及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李文,男,湖南祁阳人,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自参加工作以来,对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先后承担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2013年获全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2013年获全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14、2015年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评选的优秀论文三等奖、一等奖;2014年获湖南科技学院“教书育人好教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湖南科技学院“优秀班主任。
  • 编辑推荐

  • 书评书荐

  • 附件下载

图书推荐